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录: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分论坛实录(6)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19:59  新浪财经

  所以,对中国来讲,现在探讨金融业崛起是十分有益的。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一千多年一直是全球主要的地位。西汉丝绸之路以后也是贸易大国,我们一直是重财政轻金融,我们不是像有的国家把举债作为一种信用来对待,国家以此来融资,有钱人无此来获利,我们国家到现在还发展不起来,跟股票市场比还非常滞后。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今年大概经济总量成为全球第二,但是我们金融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应该说跟我们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不相称的。人民币在资本下还不能自由兑换,我们资本帐户还是管制的。我们股票市场还是有限开放,对外只能买H股,我们债权市场是完全隔离的,银行市场跟证券市场没有打通,我们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虽然规模大,但是国际竞争力应该还是有差距的。我们高端的金融人才差距就更大了,尽管现在经过全球金融危机的打击,美国金融业也受到很多的影响,但是美国一批一批金融业人才到中国来访问,但是我们派出一些高端金融人才到美国去讲课,这方面还差距很大。所以,金融崛起对中国进入金融业末期这么一个阶段非常重要。

  我们现在面临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日本类似的机遇和挑战。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和上个世纪80年代,都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和贸易逆差国,全球主要制造业中心。美国尽管经历30年代大箫条,但是他抓住了二战以来的机会,通过布林顿森林体系上升到霸主,日本也经过了泡沫的危机,从此一蹶不振。中国跟日本接近,我们改革开放30年,在接受封建统治100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跟日本比较接近。但是我们经营的模式是以美国为思的,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重要战略拐点上,在这部分需要大的金融战略崛起相配合。这方面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提高金融市场的活力,渗透力,很多地方都享受不到金融服务。还有要提高金融资源配置和运行的效率。第三还要增强金融环境竞争力,这个包括法律环境,税收环境,最后核心一条是建立人民币核心地位。现在正在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高端人才的培养,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所以,总的来讲金融崛起是大国崛起的主要部分,但是大国崛起不一定促进金融崛起,在这个拐点上需要有大国的金融战略。

   主持人:刚才特别强调中国金融的发展要为实体服务,刚才谈到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当中,最重要会遇到哪些障碍?没有人民币国际化,中国金融很难崛起。

  陈雨露:我们对十四年中国金融的发展,十四年的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我觉得判断、选题都非常准,观点体现了晓求教授一贯的风格,一贯的乐观。我们六位可能都是属于非常理性派,因为战略问题最终要分成乐观和理智派,我们正好组成非常6+1。

  一个国家的崛起,货币的崛起肯定是核心组成部分,而货币崛起肯定是金融崛起的终极表现,人民币的崛起当然是中国金融崛起和国家复兴,国家崛起的核心标志,人民币要崛起在这个报告里面体现的是,按照晓求的报告2020年差不多了。2004年财经学院组织中外经济学家的战略对话,黄达老师跟迈金龙对话,人民币会成为世界第三大货币吗?迈金龙老师是乐观派,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黄达教授讲的时候,核心的观点,他觉得我们国家要避免超车心态,金融崛起必须有坚强的产业竞争力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才有可能。

  后来反复研究美元兑英镑替代的5012问题,因为1894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但是直到1944年美元才替代了英镑,中间经历了50年的时间,为什么有50年的之后呢?在这中间还遇到一次百年未遇的经济危机,而且还遇到第一次,第二次有利于美国不利于其他国家的世界大战的冲击。经过反复的折腾,对原来英国和英镑体系的冲击,才完成美元对英镑的替代,只是维持1944到1974年的30年,又进入了多元的货币阶段。我们国家核心的问题,如果到2020年,或者到2039年之前,当中国经济崛起的时候,要实现货币的同步崛起,还不滞后50年,这中间加速机制是什么?同时这中间不打世界大战的和平机制是什么?英美靠战争的冲击实现了替代,还要经过那么长时间,西欧国家崛起的时候,英国崛起的时候,是大国无交流的状态下崛起的,现在无压力崛起是不可能的,我们靠什么时候无压力的机制,靠什么实现和平崛起的机制,这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核心战略问题。

  主持人吴晓求:记得我在1999年写了一个研究报告,当时说有十大预言,到2010年,一定会实现股票全流通,当时说根本不可能,不实现全流通中国资本市场没有未来,果然从2005年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包括指数,说到2010年之前某个时候上证指数一定可以到6000点。这个是资本市场,大国的金融市场的谋划的确需要理性的思考,未来可以远一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种种风险和困难,这需要我们论证。

  施炜:最近我们和研究所几个同事做了研究,研究一个大国金融崛起的内在机理,我们提取了一个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个金融体系本身的发展,还有制度和文化的背景,这三个构成了大国金融崛起的图景。    

   从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本身来说,保守来说,实体经济本身是目的,金融体系是手段,这种观点是大家一般可以接受的,这次金融危机也说明离开实体经济,纯粹的金融自我循环是没有出路的。实体经济和金融,这两个因素有哪些因素制约影响中国金融崛起。

    实体经济有乐观的地方也有悲观的地方,从乐观的地方来说,华为这样企业到俄罗斯、印度、非洲甚至到欧洲去替代过去贝尔、西门子那些企业的市场,一次是国内替代,一次替代到国外替代,这个过程正在发生,过去替代是低层次替代,是家电、组装行业,现在高层次替代了,从传统产业来看,产业竞争力问题不大,随着结构的调整,所谓新能源,第四次浪潮到来,中国人好像还有点准备不够,弄不好这一轮竞争中如果被甩掉,大国也崛起不了,金融也崛起不了,这可能是一次隐患。

    一般学者认为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个是需求反映,从英国国际贸易中心到金融中心。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供给引导,率先提供金融的供给来引导金融的发展。这两方面的故事同时在上演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认为中国的金融体系对于实体经济的关系,严重的需求滞后,需求反映不够,需求的跟随不够,本身连需求的跟进都不够,一个金融的发展要从需求的跟进过渡到供给的先导。    

   我讲一个微观的养猪的故事,看一下养猪行业产生哪些金融需求,农民现在养猪基本上不用钱,或者相当一部分不要钱。因为它需要的饲料乃至于小猪都是别人赊给他的,是农村的乡镇经销商,乡镇经销商把饲料赊给农民的时候是要加利息的,现金买饲料和赊帐买饲料利息不同,这产生两个信贷需求。

    一个养殖户信贷需求,完全可以借钱,可以不用去经销商赊帐,经销商也有,现在很多制约经商商发展,他也借不到钱,他靠自己一点资本,最多赊50万、100万。经销商最担心什么?为什么敢借钱,因为他觉得不要紧,实在还不起把农民家的猪牵走就可以了,最担心的是猪病或死,这样对于经销商来说就存在对猪保险的需求,农民也存在对猪保险的需求。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