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对全球经济重构区域经济利益协调与合作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20:05  新浪财经

  殷醒民:下面有请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吴缚龙先生。

  吴缚龙:大家都知道国内的很多学者对区域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海外对中国的区域的研究还是刚刚起步,我也是一个初学者,把我的心得体会向他们汇报一下。

  城市的很多土地发展或者是住房、或者是迁居,国内学者对区域做了很大的研究,由于缺少了框架就很难跟国际的研究进行对话。对西欧、北美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在这里想对中国城市区治理变迁来做我的解读。

  首先想介绍一下我的基本观点,这样在我展开的时候,就不至于失掉我的线索。在改革开放是以放权为线索的,这样的经济改革塑造了企业的政府。就是刚才大家强调的征地,企业政府就像一个企业,在西方也有学者讲到这个事。经济放权就讲到导致城市之间的过度竞争,出现了一种企业化的治理,出现了一系列治理危机、出现了问题。为了应付危机,在中国治理的重心出现了新一轮的发展,大家最近感受到的新一轮政府的调控手段进行加强了。在西方研究中国的时候,多数的强调分权,强调财政政策的分权制,比较少研究新一轮的产业的调整。如果回顾治理的政策或者区域政策,出现了这样一个变迁,首先是从国家的再分配的情况下,现在很多问题,实际上怎么样重塑在区域上的治理。如果要认识到中国治理模式的话,首先要认识中国模式的问题,全球下的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很容易借用一些概念,一种概念中国是做四小龙错轴导向的模式,错轴导向在中国是很明显的,是发展型政府。

  西方老讲中国是计划经济,政府很强权,其实两方面都存在,这两个是同时并存的。在地方的层面上,非常的市场化。所以,也不是一个由国家层面上控制的这种政府模式。也不是西方这种伏特经济或者政府推出新自由主义,实际上政府还是有很大的干预。

  中国的模式实际上是一种世界工厂的模式。他把计划经济的遗产,转化为一种竞争力。农民对土地产权控制能力比较弱,政府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进而,通过这样一种竞争力把外资、农民工和土地运作结合在一起,这个运作是通过企业型的政府来运作的。这个模式是这样的过程?在国家尺度上放权,在城市尺度上建立了激励机制,形成了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我们想要解说中国地理变迁的情况,可以借鉴西方的概念。西方的一个学者做了这样的解释,凯迪恩斯主义、伏特式的危机,到了伏特革危机以后,最后形成的问题就是财政危机和政治冲突。这个时候就开始新自由主义化,强调地方主义,结果是不平衡发展。

  在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种发展,在大局上面形成一种新的管制,而不是单单的一个城市。就是在国家的一种管制能力的区域化,而不是单单的城市化,强调的是区域的竞争能力,而不是单个城市竞争能力,实际上一种危机处理,但是城市的问题并没解决。我想就这个概念来回顾一下中国的城市化的情况,那个时候治理模式是条块分割体系为特征的管理。出现的结果大家都提到了城乡管理和二元,后果是区域不平衡发展,虽然那个时候是强调区域平衡发展,但是它的结果是区域不平衡发展。在市场改革的初期,出现了企业型的政府,最近有一个动态城市区域的再兴起,在区域上面立种新的机制,出现了使用空间规划。刚才叶教授提到空间规划的想法,从中建立一些协调机制,建立一些软性的机制等等。他的问题是说,在区域城市上面到底有一个共同的利益体,它可能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利益体,但不是真正的公共利益体。

  当年是一种垂直的系统,条块、分割是一个计划分配。那个时候也是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区域的内部分工,资源丰富的地方产出资源,放到上海这些地方来进行加工。但是国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矛盾,国家也产生了再分配的区域政策来尽量平衡。实际上出现了一个在概念上要平衡,但是建设上这个区域的差异很大,所以毛泽东主席在十大会议上再三提到这个问题。在改革开放之后,又出现了企业性的治理,城镇分界。所以,要随时管理弱化地方经济的强化。长三角的经济可以看出来,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从一个农村的县变为个县级市,从自费办开发区起家,到建立世界工厂的模式,40%都在昆山组装。最近昆山又建一个上海新的大的国际城,昆山是得益于上海的区域,不是一个单独的发展。所以,在这个地区它全球化的过程带来的是一个区域化。大家老是说它区域同质化,它既在上海又不在上海的位置,出现了外商投资的区域。

  这是建立服务基地、外包基地等等区域总部。这个问题是什么呢?随着企业城市的建立以后,出现了过度的竟争,产业结构同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等这样的例子已经非常多了。在太湖周边的城市用地迅速扩张,实际上用土地换产值通过这样的模式迅速扩张,出现了环境的污染等等。

  我们最近看出来一个动向,是为了应对治理危机出现了新一轮的机制建立。现在我们发现,现在有一种趋势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再度显现,前面强调企业化,但是现在出现了这样的,不是做区域平衡建设,不是出现这个原因,危机是一种可持续议程下面新一轮的想法。而且在宏观政治的上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邓小平的硬道理,到胡锦涛的新发展等等。因为规划是企业型政府的工具,以便为城市发展改变空间。做规划的时候很有意思的是,规划产品本身也商品化,以前是政府规划局、规划院来编制,现在找规划境外的设计公司,找国内的明星教授来做规划,规划高价钱还要营销,规划的产品本身也企业化。

  这个是广州的概念规划,中科院产生一种大的区域规划。广州跟深圳竞争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土地,规划涉及到城市医生,英国有一系列电视剧叫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就是住房医生,他到你这个房子来看一看,你的房子装修不好,建议你的房子涂料换一下,现在的规划试成了城市医生,他就告诉你就要为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服务,既然广州常年是围绕周长三角的一条线,干脆就把城市中心放在番禺。它有一个背后的利益机制在里面,到处都是城市群。这种规划的工具现在也变了,在上一层的政府可以利用规划的工具把它转换一下,变为一个协调工具,出现了一大堆的协调规划等等。比如说除了经济、长三角区域规划等等。

  这是中科院编的国家体系规划,这时候不是要为政府出谋划策,而是要想到怎么样整治了。还把治理的功能进行了一些分析,分成了哪些区域级的,哪些是协调的、哪些是指引的等等。实际上现在发现,规划的功能拓展了,大家都是搞规划,住房部、发改委等等都搞,尤其是李市长带头,计划的空间化,现在要搞空间发展战略,而且现在又搞出一个新的主题功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再展开讲了。

  这个时候我发现做规划就有一个主导权,抓住治理中语言的发言权,一旦这个发言权掌握了以后,你所在的部门肯定是权利很大。还有一种中心城市把周围的城市扩张,当年也是企业化治理的工具,为中心城市打开他的发展空间,现在突然间变化了,现在不光是把它纳入到中间来,现在想要区域之间的协调,避免它们冲突,区域化调整的后果,就出现了都市的区域化。在区域上来建立制度,以前在企业治理中心下移的时候,要建立区域型的机构肯定是不行的,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区域中心的上移,形成了区域的协调机制。比如要搞一些高层的协调会议等等,他们这些东西都是松散的,没有什么一个机制来协调他们的,没有一个再分配的权利。因为讲的比较匆忙,结论再讲一下,分权导致了企业型的政府,这种形态的政府必然是世界工厂模式的管理形态。而世界工厂导致了转变,事实上在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形成了,区域实实在在形成了,在这个同时国家层面的治理也逐步下放到城市区域。

  什么要素在城市形成了资源整合?是劳动力还是资本、还是土地设施?我的结论就是说,怎么样从软性的制度再建立一个区域上面的职能委员会,这个要真正解决区域治理,一体化等等,实际上是要获得企业型政府,把企业型政府机制破解了,区域治理就形成了。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