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跨国公司总裁激情对话:发展30年经验与成就(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11:49  新浪财经

  所以,很多公司理解可持续性和企业社会责任不仅仅是遵守法律的问题,同时也意味着商业机会。我也确信中国本土公司在这方面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进展,也会从中获益。

  现场观众提问:现在中国的企业家都在争论企业社会责任,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一种观点认为按公司法来定,我把企业做好、有利润、能够不裁员、给工人按时开工资,就已经做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养了那么多人,给国家缴税了。另外一种观点,跨国公司理解,我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多参与社会的一些公益活动,请问几位总裁,你们对这两个观点有什么样的看法?

  兰珍珍:你的第一种观点是最基本的,就是把自己的企业做好,遵纪守法地做好自己的企业是最基本的,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服务好相关行业,包括员工、消费者、政府各个机构、供应商、供货商、自己服务的社区、自己所牵连的环境,当然还会有你最直接的股东方。此外,企业社会责任除了做好自己的企业、服务好利益相关方,还要为社会做好事,要根据企业的能力、根据企业的专长、自己所选择的市场需求,来做一些工作。欧莱雅就非常关注科研、女性和年轻人、贫困学生、环保等等事业。

  高瑞彬:我想补充一下,我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前提条件,我很赞赏温总理讲的一句话,企业和企业家都需要道德血液,最近看到的金融风暴,事实上这些金融银行都赚了很多钱,但并没有按照道德规范去做,造成这样的金融风暴。如果企业没有把社会责任作为前提条件,而仅仅是短视的话,会造成各种方面的负作用问题。我认为,关键是要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理中,融入到企业战略执行中,这样企业才能长期生存,在不断发展企业的同时,也考虑到周遭的生态环境。惟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好,有很好的道德规范,才可以进行持续的发展,否则壮大以后,会把周围的东西都破坏,就像有人说环保不做好,很可能人类自己就把自己灭亡掉了。

  未来30年———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投资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经济实力大大提高;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利用外资战略和政策发生了转型,由过去的制造业开放带动了现在的服务业,由过去追求数量型、粗放式的增长方式转为质量型和强调可持续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可能有挑战。这些机遇和挑战到底在哪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请问董瑞萍女士,ITT公司是一个高新技术、领先的技术型公司。现在中国的外资政策已经发生了变化,既强调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也强调发挥外资在推动中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作用。ITT作为国际领先的技术企业,怎样把企业发展战略与中国宏观经济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未来一段时间有什么很好的举措呢?

  董瑞萍:谢谢何博士。首先介绍一下ITT公司,我们现在在中国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流体技术方面。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城市化的进程以及中国的产业化和产业升级,为ITT这样的公司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ITT公司来讲,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对ITT公司业务发展的驱动。中国的环境对ITT来讲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问一下阿斯利康的吴总,您能否把认为最值得、最有价值向企业推荐的绿色社会责任的经验,用两三点表达出来?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