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构筑现代工商文明的基石(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5:00  新浪财经

  中国现在按汇率折算的GDP已经超过英国,列世界第四,按购买力平均计算的GDP则是全球第二,是一个无可争议的经济大国。中国的经济还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还是依靠高储蓄、高投资来维持的,是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有专家分析,按照目前的资源消耗增长和GDP增长水平,如果我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目前的水平,六个地球的资源都不够我们用。至于我们已经付出的环境代价,则更是有目共睹。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而实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而实现的集约型经济增长,但是收效并不显著。我们现在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自主创新等等,都是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的。

  要真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讲,就是以最少的投入,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产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基础管理水平。

  将科学管理的工具应用到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

  伟大的思想都是简单的。泰罗的科学管理,其道理非常简单,意义也不言自明,但是,它却长期没有进入中国企业家的视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企业界和企业家一直着迷的是战略。这与一定时期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有关。在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快速成长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抓住机会,拿出产品,尽快抢占市场,抓规范抓流程似乎并不紧要,而且还要沉得下心来,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

  随着中国大多数的产业逐步过渡到买方市场,要在残酷的竞争中取胜,要做长做久,企业的效率终于变得非常重要。中国企业管理的潮流已经开始转向,现在开始流行的词语,就包括了精益生产、标杆管理、六西格玛、流程再造、执行力等等。

  林林总总的管理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关于战略的,一类是关于效率的。前者解决的是企业定位的问题,或者说是“做什么”的问题,后者解决的是运营效率的问题,或者说是“怎么做”的问题。IBM前总裁郭士纳认为,战略其实是非常容易的。天底下就那么几种战略,差异战略呀,低成本战略呀,每种战略都有成功的公司,也有失败的企业。前段时间,“蓝海战略”又风靡一时,每一个企业都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既能进行差异化竞争、又能降低成本的道路。“蓝海战略”看上去很美,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企业,在多数情况下,“红海”难以回避,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对面地搏杀。有的公司战略非常清晰,例如丰田的制造战略天下皆知,戴尔的直销战略也无人不晓,就是没多少人学得会。关键还是执行。在郭士纳的著作《谁说大象不能跳舞》中,他写道:“制定一家公司的独特战略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公司战略真的与行业中的其他公司不同,风险也许就非常高。原因是,行业受到经济模型、顾客期望和竞争结构的规定和限制,这些因素众所周知,而且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因此,“执行的确是一个成功战略的关键部分。做成它,正确地做成它,比第二个人做得更好,比梦想未来的新愿景远为重要”。郭士纳说的执行,其基础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的基本功,就是标准、流程、精细和过程。

  战略不是一个企业每时每刻的工作。一个企业总不能一天到晚都在制定战略。而执行则不一样,要把科学管理的工具运用到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直到规范成为习惯,直到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和过程控制成为每一个人自然而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成为企业的文化。

    相关专题:

    陈鸿桥:《16节科学管理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