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机构如何走向世界论坛实录(6)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8:47 新浪财经
李军:我很赞同马行长的观点,通过我们这几年的改革在很多方面有突出的进步,但是目前要走出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公司的治理水平要提高。第二点,我认为中资银行的跨国经营方式,当前应该把设立分支机构和参股并购结合好。作为一项战略决策中资银行以实际出发理性选择跨国的方式。从目前来看应该综合考虑目的地市场的准入情况和自身的经营能力,确定采用何种方式。我个人认为在目前阶段开设分支机构仍然还是中资银行走出去很重要的方式。参股和并购作为积极探索的一种形式,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经营这种形式在中资银行有比较多的经营,在这方面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第二,中资银行在跨国经营的主要方式还是开设分支机构,交通银行重新组建以后,从一家开设纽约分行先后在东京、新加坡,后来在法兰克福等地逐渐开设分行。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的框架审批我们也是比较熟悉的。第三,目前很多国家对于金融机构的跨国并购和参股都采取了非常审慎的策略,通常会制定很严格的审批程序。这已经在我们很多案例当中可以看到,有的甚至要通过议会批准。因而我们认为并购的成本比较高,难度也比较大。第四,收购兼并最难的地方,也是刚才马蔚华先生讲到的,在并购之后的整合。目前在这方面还面临很多难题。 李军:我认为以上几种方式可以考虑在整体海外布局下同时搭配使用互为补充,在参股并购方式上有互补性,改善业务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参股形式上,中资银行初期以战略投资者进入,我认为这样比较合适。第三点,要谨慎的选择走出去的目标区域,实行差别化、地域扩展的策略。因为当前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了把握前沿国际信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中资银行在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继续采取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和较高水平的新兴工业国家,这些国家有相对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风险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并购方式进行快速发展。在一般发展中国家由于当地金融机构的实力还不强,法制环境还不健全,可以在这些地方以开设分支机构作为主要的跨国经营方式。另外,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当中也面临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我们应该高度这种风险,学习国际银行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寻找方法,减少跨国风险,进而保障走出去健康的发展。谢谢! 单伟建:谢谢李行长。下面介绍一下蔡剑波先生,他是中国银联的常务副总经理,中国银联大家都知道是专门做银行卡处理支付的系统平台,他的股东都是中国所有银行,中国的银行走向海外的时候银联已经在海外很多地方有足迹。如果中国人到海外花钱使用信用卡要通过银联系统。当他的股东走向海外的时候,马行长说是贴身服务,银联也要先行一步,所以我想蔡先生可以跟我们介绍一下,从银联的角度来说怎么看待中国金融业走向海外的话题。 蔡剑波:我非常赞同前面几位行长的发言,马行长说了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的必要性。中国银行卡业务从1985年起步,比发达国家晚近30年。在2002年3月份出资组建中国银联,中国银联成立以后始终履行通过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用卡需求,联合产业参与各方,推动实行银行卡通用,具有自主产权的银联系统,创建银联卡自主品牌,不仅在第一范围上将银行网络延伸,而且拓展了互联网手机支付,电话支付以及其他各种丰富的支付渠道,全方位改善受理环境。并从防范风险角度出发,积极推动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在国内银行卡产业发展中跟成员机构一起起到一些作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中国银行卡发展业务最快,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07年刷卡消费占社会销售比重达到21%,银行卡成为中国人最常用的电子支付工具。银联卡作为中国电子货币的主要载体十分重要,为此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潮流,和中国人走出去的步伐,中国人走到哪里银联卡用到哪里为目标。建立银联卡自主品牌并且境外通用,从港澳入手以亚太为中心,延伸至欧美,逐步建立人民币的受理网络,最大限度满足境外人的用卡需求,及时探索银联品牌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