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斯蒂格利茨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4:34 新浪财经

  2008年3月21日(周五)上午10:15-11:40,汉青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特邀名誉院长斯蒂格利茨教授,举办主题为“中国与全球化”的大型学术报告会。新浪财经图文报道本次会议。以下为斯蒂格利茨教授回答记者提问。

  1.提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有改革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吗?对此您的建议是什么?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强调贸易能使参与国发挥比较优势,但现实中各国都关注与自己劣势。比如美国反对劳动力市场自由化,是因为美国劳动力价格高,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便宜。中国改革劳动力市场似乎会丧失比较优势,但教授支持提高劳动条件,改善对工人的待遇。比方说,因为人不是机器,对待工人更好,他们会工作更有效率,创造更多价值。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在允许工人建立公会方面进展有点慢。即使在美国,政府和经济学家认为公会的谈判能力对经济自由不利,但美国的大公司仍然建立了公会。通过公会来保障工人权利,促进建设和谐社会是不错的选择。最后,我要提一点的是,就像哥伦比亚在保障工人权利方面一直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人的效率,吸引大量国外投资。因此中国不应该再用低工资等牺牲资源的方式来吸引投资了。

  2.提问:当前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影响,特别是对证券市场?在中国能做什么?

  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现在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还为时过早。但是,在次债危机中,美联储做的太少,太慢,也没做对。过去几年中美联储一直通过注入流动性来拯救市场,但现在已经没用了。教授认为美联储最近些年对证券市场的管制流于表面,这次次债危机中介入太晚以致问题产生。

  对与中国能做什么的问题,我认为世界上很多人都希望中国在这次危机中拯救世界,认为这正是一个美国下降,中国上升的转折点。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但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不够弥补美国衰退带来的需求缺口。对于中国国内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经济增长势必会放缓,只要因为面向发达国家出口市场减少,但也不必为此悲观。美国人收入增长放缓,反而会消费更多的中国商品,应为中国的商品物美价廉嘛。这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亦是挑战。虽然世界普遍性的资源价格上涨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冲击,中国应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经济重组,促进从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向更高级的经济形态升级。

    译者:沈小寅,李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