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张维炯梁能秦朔曹章武谈中国EMBA发展实录(4)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0:40 新浪财经
2007年9月21日下午15:00-17:00,中国EMBA系列访谈活动走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副教授白思迪。(资料图片) 曹章武:刚才张院长谈到中欧的国际化,那么谈到国际化就谈到跨文化的沟通和管理,那么中欧是怎么解决跨文化的问题? 梁能:这就是刚才张院长讲的,中欧是一个国际化的学校,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平台。从EMBA项目来讲,我们也非常注意建立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了解中国的情况不容易,了解世界的情况也不容易,但是要想既了解世界,又了解中国就更不容易.中欧这个平台就提供了这个 “既国际又中国”的机会。 比如, 今年沃顿的总裁班到中国来,我们组织中欧的EMBA学生和他们进行一场模拟谈判,关于技术转让的问题,大家谈怎么转让,是合资,还是技术转让; 如果转让技术,合同应当规定哪些条款,转让费用如何决定, 等等. 中欧的学生代表中方,沃顿的总裁代表美方,大家坐下来一谈判,文化差别马上就表现出来了。中国学生谁都说要双赢。嘴上讲的是双赢,行动却是楚河汉界, 壁垒分明. 谈判桌上,很自然的,中方学生坐在一边,沃顿学生坐在一边。一桌两边,每一边算自己的帐,这种 “坐法”非常不利于双赢。既然是双赢,两方面应该信息公开,算一本账。 “一桌两边”的谈判,前面一直是僵局. 这个僵局什么时候突破的?一个沃顿学生坐过来,主动坐到中方学生一边,说你算的是什么帐? 这是我的帐,让我们一起来算帐。把两方数据拿到一起,然后看中国市场到底有多大,我们两方怎么合作,才能一起占领市场. 有了共同的数据基础,形成共同信任, 然后才可能谈双赢。共赢是以双方的互相信任为基础的,应该有一本共同的帐。这个后面就反映出了在同样的文化层面差别,大家习以为常的谈判双方各坐一边。通过中欧国际平台的交流互动, 就可以帮助我们的同学提高对跨文化交流重要性的理解. 又比如,现在EMBA学生中,大家公款请客,争相签单,非常豪爽和好客。但是一跟跨国公司打交道,跨国公司就说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规范的,除非你是私营老板用自己的资本清客,那没有关系.但如果你是上市公司,是公司经理人,用公款请客,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不规范的行为。这些事情我们平时是不会意识到的,提出来以后就可以帮助我们反思. 这一点,在学员构成上也有体现. 比较一下中欧的EMBA和沃顿的EMBA,沃顿EMBA60%以上来自于是千人以上的大企业,中国的EMBA60%以上是千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这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现在的制度环境还不完善,办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靠人际关系; 企业如果靠个人关系维系,就很难做大。 曹章武:我们提到跨文化,《第一财经日报》也是非常鲜活的例子。它是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是中国第一张跨地区、跨媒体运作的报纸,也可以说是跨文化的媒体。请问秦总,这样的一个办报背景,为《第一财经日报》创造了哪些优势和特色? 秦朔:对我们来讲还是防止了近亲繁殖的问题。很多人说我的文化很优秀,你的文化就不行,我的文化很先进,你的文化就不行。但是如果不是在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条件下进行融合,最后靠企业自身的员工去选择和感受,去鉴别的话,其实很难得到发展。我们看到有一些媒体近亲繁殖,最后的结果是非常不好的。 我们虽然也付出了一定的磨合成本,但是最终的证明,对于我们的发展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认为,怎么样能够真正的去建立和而不同的文化,有这样的一个包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曹章武:中欧这十多年,打造了一个中国的一流商学院,当然现在也跻身于世界一流商学院的行列,它也是一个跨文化的典范。从传媒的角度,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秦朔:中欧给我的印像,中欧人我觉得有一个特色,就是很严谨。之所以到学校,而不是在社会上沉浸一段时间,它必定有不同于社会一般的游戏规则以外的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很同意梁老师刚才讲的,把学风抓好。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学风,在任何一个成功的学校里,都是必要的条件。 另外从跨文化的角度,我觉得它也非常有帮助。因为我们感觉中国现在是一个转轨市场,有中国独特的问题,而且中国其实有可能对世界商学院管理问题有所贡献。但是最后怎么能够形成流派,我觉得也是需要调整,就要把国外的比较良好的研究方法,一些结构、模型的方法、定量的方法,跟本土很多的实践相结合。国内有一些以本土化为特色的学者,他在发现问题上是非常敏锐的,但是往往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所以往往变成“小聪明”,看到很多闪光点,但是项目形不成系统性。 现在教学需求很强大,有很多教授没有办法潜下心来,来做一些研究。重要的是中欧其实它是建立一个研究中心,这样在教学之余,还可以做些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开发出基于新兴市场实践的,新的管理的思想。 曹章武:其实我接触过这么多商学院,商学院除了把自己研究过的很好商业案例教给学生以外,其实很多商学院内部的管理也是存在问题的。但最起码中欧这十多年发展以来,不但跨越了文化的问题,而且创造了中国很多的第一和奇迹。这两天也正好是中欧2005届EMBA毕业,我们所查到的信息是中欧EMBA今年的招生人数是710人,可以说创造了全球之最。据我们了解,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学院可能招收EMBA学员,也不过300人,中欧有710人。首先第一点这是市场认可的结果,大家都认可中欧;第二,也有很多教授,包括院长提出一些疑问,说中欧招收这么多学员,师资配置是否能够满足学员的需求,教学质量能否得到保障。接下来请张院长谈一下,中欧在自身发展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以外,我们的710名学生如何保证他们的教学质量? 张维炯:应该说我们的EMBA课程,在保证质量上我们花了很大工夫。刚才梁能教授也讲了,我们中欧立足优质资源,我们的品牌和国内著名高校相比较,我们时间很短,像北大、清华都有百年的历史,我们才几年的历史,一定要靠我们的质量来赢得市场的需求。 中欧有三大产品,一个是MBA,一个是EMBA,还有一个短期培训的课程。在这三个课程当中,EMBA规模目前是最大的。我们把EMBA课程作为一个专门的产品来研究,我们在北京、上海、深圳都有班,制定最基本的标准,我们有很多流程,有很多规范。把课程当做产品来做,标准化。 在招生上面,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应该说是非常严格的。在师资上都是由学校统一配置,应该说也是标准化的。在授课过程当中,讲课过程、作业过程、讨论过程、考试过程,我们都有标准。我们只有通过标准化的过程,然后平时不断的听取反馈,不断的综合调整,应该说现在我们还是能够保证质量的。 最大的特点是目前我们教授的人数,和前几年相比增长很快。现在EMBA课程当中,有70%的课程已经是我们自己的教授担任。由于是自己的教授,所以标准化的过程就更注重了。我们学校在EMBA课程保证质量的标准上,可以具体问问梁老师,他现在具体在操作,应该说做的非常好。 梁能:中欧老师都是非常优秀的,来中欧前已经在北美河欧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即使如此, 这些优秀教师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学生还是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虽然他们在国外到中欧之前,都已经是自己所在专业非常资深的教授。从EMBA项目来讲,我们会尽可能创造条件,帮助这些老师尽可能快的熟悉中国的商务环境,熟悉我们的学生。譬如说,我们在每年年初会开一个教师的经验交流会,请教学特别出色的老师来讲,他上课的时候经常碰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处理比较好。我们也请我们的翻译讲他们的观察, 因为在给老师做翻译的过程中,他们既知道老师的反映,也知道学生的反映。从翻译的角度来总结,同学的学习习惯有哪几种类型,有哪些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新老师很快了解情况。 同时学校管理委员会做了一个长远的安排,就是过去两年中分四批送我们的老师到哈佛进修。另外,EMBA学员搞很多活动,例如去参观企业、到外地游学,都安排教师一起去,一方面对同学来讲增加跟教师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教师接触企业实际。这样做的实际效果来看,教师很快就进入角色了。当然也不排除在特定情况下,有些教师完全达不到要求,我们也会采取措施,保证课堂质量达到教学要求。 曹章武:这几年随着EMBA项目被更多的企业家所认识、了解和接受,我想未来发展,EMBA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在市场急剧膨胀的同时,中欧是否还会有再一次扩大自己招生规模的考虑?如果再扩大招生规模,我们的师资队伍怎么解决? 梁能:我们先来看看市场. 美国的EMBA现在每年招生大概是一万六到一万七千人。美国的高层经理人绝大多数都在本科期间或者MBA期间,都修过工商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它的EMBA市场规模一年仍然有每年一万六七千人。中国现在比较像样的,可以算得上EMBA的,一年大概四千多人。但是,中国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基础管理教育。因为在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中国还没有EMBA。当然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点管理,但那时教的是定价学、国民经济统计学,和市场经济不太相关。所以中国绝大多数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没有受过管理教育, 都有一个重新接受管理教育的过程。 中国企业的数目比美国多的多.如果说中国企业管理潜在市场跟美国市场差不多大的话,按照这个规模,美国现在一万六七千人,中国现在四五千人,那么这个市场还在高速增长过程中。因此, 中国的好的EMBA 还要继续成长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的前景非常好,招收国际水平师资的条件不断改善, 师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曹章武:随着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前期也访问了很多其他商学院的院长,大家都异口同声说,目前师资是困扰着商学院发展的瓶颈。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在中欧也存在?那么中欧怎么解决? 张维炯:师资确实是学校领导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培养一个好的老师,需要的时间非常长。我们中欧的老师是在全世界招聘的,一般说来,大学毕业以后,读完硕士,再读博士,读了博士以后,还要有实际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成为比较好的老师。当然也有特别,有的老师可能时间比较短。但总的说来,培养一个好的老师,时间是非常长的。如果老师不够了,马上想到去招聘老师,可能也没有那么多老师。 现在从全球商学院的师资情况来看,商学院的师资实际上是全球的紧缺资源,人数不多。据了解,大概美国的商学院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也就在一千来人。大家如果都把师资的来源盯在美国市场,换句话说那么多学校,都盯在这一千多人,竞争有多激烈。所以我们现在分两步走,一步是继续从美国的很多学校招收对中国比较感兴趣的老师,愿意到中国来工作。包括我们有很多,很多年前到美国留学,在那工作的华人教授,包括一批对中国经济发展有兴趣的外国教授。我们的目标不仅是美国,还有欧洲,我们的老师1/3是中国的老师,1/3是美国的老师,还有1/3是欧洲的老师。这是第一块。 第二块,我们现在逐步开始培养自己的年轻教授。原来博士生刚刚毕业,我们是不招的,现在开始逐步考虑这部分人。我们学校给他们提供很多研究的机会,教学的机会,使他能够逐步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成长起来。所以从长远来看,商学院最富有竞争力的还是教授,而且从各个学校来说,都很注重这个问题。我们因为关注的比较早,这两年每年都增加6到7人。我们希望再过几年,师资队伍还是往上走,那个时候,在国际上相比的话,我们就是一个中型的。 曹章武:从规模来讲,您觉得按中欧目前生源的规模,多少教授才是合理的? 梁能:从EMBA课程来讲,现在我们将近75%的课程是由我们自己的教授在上,这样一个比例应该说还是比较好的,既能保证我们基本课程是由自己的本土的教授来教,又有相当比例的教授是从世界范围请来,是比较合适的。 曹章武:我们前段时间采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张新民的时候,他也讲到,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真正具备教EMBA资格的教授可能也就五六十人,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梁能:我没有做过调查,不知道是不是只有五六十个,不敢说。我觉得他想说的是,中国这方面师资还比较缺乏,我想这是肯定的.但是总的来讲,现在世界大形势,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好,这么多年连续两位数的增长,中欧这几年做的也比较成功,现在从中欧的实践来看,我们在招聘国内、国际师资的情况之下,应该还是比较成功的。最近我们有很多新的教师加盟. 待会四点钟Steven White教授就是一位. 他来了以后,这几天每天早晨在办公室学中文,他的目标是希望两年以后,他能用中文讲课,明年我们还会来一批新教授。现在大环境比较好,我知道招教师不容易,但是我想我们能招到我们所需要的教师。 曹章武:我们抛开国际惯例不说,按中国标准您觉得什么样的教授才有资格来教EMBA? 梁能:经常有人会说是要教EMBA要有实战经验,其实不见得.有人经常说教EMBA, 教师没有实战经验不行. 能教不能教,其实不在于实战经验,而是在于他对理论有没有真正的透彻的了解。有了真正的透彻理论, 同时真正了解中国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他就可以; 并不一定要经过企业的实践。我们有几个教学教得非常好的教授,开学的第一门就是管理学概论,他并没有在企业做过,但是他对西方复杂的管理流派搞得非常清楚,同时也知道中国学生在哪些问题上他的思维是有误区的,把管理理论和中国学生的误区联系起来,他就教得好,不一定要实践。或者直接回答你的问题,什么样的老师是可以教中国学生的,我的想法就是教授对先进的管理理论要有透彻的了解,同时对中国经理人碰到的实践问题有透彻的了解,有这两个了解,不管有没有实战经验,都可以教,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敬业。 曹章武:请问秦总,您也是在商学院见识过EMBA,另外您已经得到博士学位,那么在您的学习过程当中,有没有感觉到师资方面不能满足您的需求呢? 秦朔:我觉得这个问题跟我们刚才的讨论其实有相似之处。市场需求是非常大的,但是供给优化的程度往往有滞后期,市场其实很大,但是我们能不能有非常多的人员都达到了我们理想的这种水平,这也是一个过程的问题。而我们来看,需求的放量是很容易的,因为需求他有很多人,因为学习可能会来很多人,校园网络可能会很多,因为其他很多的原因,都可能,所以需求的放大很容易。但是像教授的问题,作为我们来讲,是专业性能力的提高问题,这个它不是挺快的,它某种意义上是挺慢的,培养这样一种气质,这样的一种教养,这样一种研究能力,这样一种表达能力,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从这个地方讲,我们要看到长期,但是也不能太着急,现在就是把国外的一些教授都拿过来,是不是就能符合中国市场目前学生的需求,我看也未必。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新兴转轨市场,市场不断放量的过程中,要有忧患紧迫感,加强这个问题,这点我觉得是应该,从我个人接受一些这方面的教育来看,我觉得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还是教授过于麻木。我以前在广东,比较明显,因为教授的活动很多,所以往往就感觉教授我认为他们的水平是不错的,但是他自我超越提高的那个东西,用人家通俗的话说,老是一个磁带,放来放去就是这一个磁带。我觉得关键是如何能够根据发展,让磁带里有新的歌曲充实起来,有些是老歌,有些是新歌,与时俱进。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