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张维炯梁能秦朔曹章武谈中国EMBA发展实录(3)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8日 10:40 新浪财经
2007年9月21日下午15:00-17:00,中国EMBA系列访谈活动走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图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主任梁能。(资料图片) 曹章武:作为中国政府和欧盟合作成立的独立商学院,中欧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尝试,走了一条非常大胆和独特的道路。 目前在中国的管理教育市场上活跃着北大光华、清华经管等本土商学院,中欧、长江等独立商学院,另外还有香港科大-凯洛格、复旦-奥林等中外合作项目,同时像芝加哥大学等国外商学院也开始到中国来做市场推广。 请问张院长,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市场格局? 张维炯:EMBA的市场竞争,我认为是刚刚开始。我们国内教育部批准的EMBA课程才三十家,加上国外过来的不会超过七八十。我们看一下,我们国内的人口,我们企业的数目,我们需要上EMBA课程的人数,和美国相比较的话,美国他有一千多个EMBA课程。他们商学院我们能举出的有一百多个,这些商学院都有自己的EMBA课程。和他们相比较的话,我们中国人口那么多,这个需求是非常大的,供给是不够的。所以在目前情况下,如果说有竞争的话,那么这个竞争真正是刚刚开始。我们看到的EMBA今后的市场发展一定是个需求量非常大的市场。 曹章武:那么您觉得在中国这么多商学院EMBA项目的竞争过程当中,中欧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与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像哈佛、沃顿这样的商学院比较中欧有没有什么差距? 张维炯:如果讲我们的优势和特色的话,我们这个学校本身就是由中国政府和欧洲政府合作的一个学校。本身中欧就是由中国和欧洲双方的人一起来做的,它就是国际化。然后我们在教授的招聘过程当中,我们体现出了国际化,在学生的招生当中又体现了国际化,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课程当中也是体现了国际化。所以说,我们和其他的商学院相比,我们的优势就是国际化。 其他优势的话,我们中欧也是双方政府合资的一个学校。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教育部都会给我们一个特殊的政策,把我们看成一个教育特区,所以我们有些体制就比较有利。跟国内其他学校相比的话,这是我们的特色。 但是和世界一流学校相比,那个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我们现在教授人数是47个人,哈佛商学院教授人数是225个人,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大概是250个左右。这些教授在整个世界的管理理论,管理实践,管理思路上面的创造和影响那是不得了的,我们中欧的教授要和这些教授比的话,应该说人数上是缺乏优势。另外一个,这些教授他们在美国的一个系统下面,研究美国的问题,研究国际的问题他们很在行。我们中欧的教授,我们在中国,我们就希望我们中欧的教授研究中国的问题,根据中国的转型经济这样一个时期的企业的事情,能够提炼出一些新的思路,新的想法,这样的话对整个世界管理史就有所贡献。 所以相比较的话,我们现在最大的一个劣势,就是我们教授的人数还远远不够。 梁能:我再补充一个优势。刚才张院长讲我们的优势,非常鲜明的就是我们的国际化,还有非常重要的我们跟其他的国内院校相比,包括国外院校相比,中欧一个突出优势就是我们中欧的教学质量。我的感觉,中欧在研究上,刚才张院长说的,跟国外院校还差一点。但在教学质量上,我觉得我们中欧现在的教学质量,可以跟世界上任何一座顶级商学院相比。 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据的。过去,我们从沃顿把最好的老师请过来,他们在中欧教学,教得非常好,学生对他们的评价也非常高。但是实际上像沃顿老师这样教得好的,中欧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三四个,是十几个。从EMBA项目来讲,沃顿老师教得非常好,但是中欧的老师讲课水平, 从学生课堂反馈上来看,至少跟沃顿老师是一样好,甚至更好的。 去年我去哈佛学习案例教学法的时候,哈佛有12个老师给我们讲课,12个老师里面,有的比中国老师讲得好,也有的和中国老师讲得差不多,还有的讲得不如中国老师。后来我就问哈佛的院长,说你给我们上课的这几名哈佛老师,他是你们哈佛的一般平均水平,还是你们的特别好的老师。他说当然给你们上课的老师是哈佛最好的老师,因为哈佛希望把哈佛的案例教育方法推向全世界。如果给我们上课的是哈佛的最好教授, 那么,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中欧EMBA课程的教学水平完全可以和哈佛相比. 中欧的教学优势的来源, 就像张院长刚才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欧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当时考试是一半面试一半是劝的。因为当时国家教委没有承认中欧的学位,国外的院校也没有承认中欧的学位。在这种情况下,中欧要能够生存,唯一的就是依靠市场的承认, 学员的承认。这就逼着中欧从一开始就把教学质量当作自己的生命线. 中欧成立以来,就特别重视教学. 所以,中欧现在的教学质量优势非常鲜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