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武常岐牛文文曹章武作客新浪聊中国EMBA发展实录(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5日 12:09 新浪财经

  曹章武:我们最近很多媒体都在谈社会责任。特别是中国优秀企业家,成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我们的杂志也是关注企业家阶层的生活和生意。您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如何去建立,或者如何去推广?

  牛文文:商学院是企业和社会的接口。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说企业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我觉得商学院这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上商学院的人求真务实。我觉得对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怎么看?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中国企业家,现在最大的社会责任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社会责任,不是说纳税之外,就业之外的慈善捐助。也不光光说不生产对社会有负面作用的产品,对社会造成污染。

  我觉得中国三十年的发展,能不能持续后三十年?中国这个企业家阶层承担了重大的责任,就是中国式的商业模式,商业伦理,能不能在中国永续的发展,能不能在世界上永续的发展。他们最大的责任是不但能永续的发展,并且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能够适应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更高要求。

  现在说实在的,大家对企业有那么多的置疑,有那么多的怀疑,有那么多的不信任,有那么多的仇恨,有那么多的怨气,主要是先富起来,企业是先富起来的创富工具。这种情况下,它只是在创造财富,对创造财富的方式不是非常考究。在中国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家创造财富的方式,在早期是可以商榷的,是在创造财富,是提供效率,提供就业没错。但是这种创造财富的方式是不是还能延续三十年,不是能不能被社会接受,是你自己能否持续。

  所以我这几年来,我一直提倡新商业伦理。我一直讲全球化的中式商业伦理。这个伦理就是你按什么方式做企业?不是说你做企业。我们说要按正确的方式做。中国企业做正确的事,再创造就业,创造财富。但是做正确的方式是否适应自己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我觉得如果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能够和商学院一起探讨一下,商术和商道,你最重要的是给这些人一个道,道就是你是谁?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但是技能上完善。

  1979年的时候,美国

哈佛大学的校长和商学院的院长的事情。校长给院长写了一段话,他说商学院不但是培养效率的工具,最重要的应该培养商业和社会的结合的利益相关者的管理责任。商学院是否应该延续案例教学,是不是只培训提高效率能赚钱的人才?我认为是最早提出的利益相关者。他说商学院最主要的功能是说,培养一种人,能够对政府公众以及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培养这样一种沟通人才和管理人才。

  曹章武:每个商学院都有自己的口号。其中光华是要培养学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商学院教育,他们在培养我们的优秀企业家过程当中,也承担了很多的社会责任。第一教你怎么去管理好企业,第二怎么样去达成这个社会责任。

  武常岐:我们因为采取了新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很小的企业,现在成长为有一个十万雇员的企业,给社会创造了财富,实际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刚才讲企业家是精英的阶层,他的行为做法责任,大家都在看和模仿这个阶层。现在这个新型企业家是有理想,有责任,有素养,有能力的,实际是新的社会的楷模。

  这样一个新型的企业家,是大家需要模仿的。这里面还有一个把我们这批企业家提升素质,实际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影响是非常大的。咱们讲的EMBA教育,每年现在30所大学,招三四千,而每年大学本科入学六百万。就是两千个大学生,对一个这样的EMBA的毕业的学生。这个责任,将来这批人,你要为这些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你要统帅这批人,你要打造中国新型的企业,这种责任是很重大的。媒体和商学院都是某种意义上,为中国企业提供商业服务,这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学从建校,一直在中国各个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过去是革命了,但是现在是新的革命。中国是在有史记载以来,这么大范围的,这么高速的增长,人类历史上是没有的。实际上就是我们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起了最主要的作用。

  作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能够为这样的群体提供EMBA服务,我们也感到很骄傲。

  曹章武:中国EMBA开展以后,全国每年以五千的速度在增长,这五年我们的项目虽然是舶来品,但是我们进行了本土化的延伸,请问武院长,我们光华管理学院未来五年,或者是未来五十年,我们针对EMBA的项目有多少的规划?

  武常岐: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我们正在做战略规划。现在未来五年,我想中国的企业到那时,一定是世界级的企业了。当然现在已经有一批了,在世界上走向领先的地位了。到时中国的EMBA,中国的商学院,一定是世界最受尊敬的这样的一个商学院。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基本想法,就是商学院一定要伴随中国企业,大家共同成长。我们假如把它看成一个组织的话,它有这样的使命,我们要创造管理知识,培养商界领袖,推动社会进步。这里面新的管理思想,在未来一定是从归纳中国企业的发展着手。按照西方传统流行的管理理论,中国很多企业的成长都是不可思议的。制度、环境不完善,治理结构都是错的,怎么会起来呢?

  似乎中国企业没有做过一件对的事,但是中国企业就这样成长起来了,在挑战一些现有的跨国公司。这是我们在大学在商学院要研究归纳总结的,这就是理论贡献。

  牛文文:中国的理论界和媒体界在总结中国是经济成功的话语权比较不容易。中国创造了全世界最看好的经济奇迹,但是中国并没有全世界受尊重的企业,对

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的国际报道,基本是负面的。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身经了我们的入世,我们的国际化,我们的成长,所有在我们看来,发生在中国的商业事件,就是国际商业事件。但我们没有发言权,反倒是受影响的人有发言权。今天谁在解释中国经济成长?黄亚生说印度应该比中国发展得好。中国应该有更强有力的代言人。

  我们经常说我们未来的业绩,我们也想说,成为华人大企业,商业思想和管理哲学的解释者和代言人。中国的媒体不是很成熟。我希望商学院成为中国商业成功和经济奇迹的全球代言人和解释者。现在这个发言权在哪里?在国际大行的首席经济学家那里。 曹章武:我们希望商学院用理论知识去解读海尔这样的企业为什么成功了?张瑞敏曾经在光华新年论坛说是“台风来了,猪都会飞”。

  牛文文:能够在未来五年说清楚中国经济不是这样,而是那样。

  武常岐:这个问题是说尽管中国企业家的经营环境很恶劣,仍然有这样的成就。而不是因为很好的环境,使我们的企业成长起来,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看。因为我们现在过去三十年怎么样,未来三十年怎么样,傻子瓜子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光电、网络、高科技,新的商业模式,品牌建立,这些东西是主导我们未来的新型企业。商学院能够有新的管理思想,新的代言人,而且有推进。实际上是媒体非常需要有思想,好传播。因为我们在大学写的学术文章,刚才讲的光华发表的学术文章,在整个北大文科占60%,但是这个文章受众比较狭窄。

  曹章武: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虽然也经历过二十多年的心路历程,和国外的商学院还是有差距的,光华如何看待这个差距,今后如何缩短或者是弥补?

  武常岐:我们想是模仿和创新的问题。因为中国商学院面对的环境和国外的商学院面对的环境不太一样。所有完全的模仿海外的商学院的模式,可能不是我们在未来五年所要做的。当然在有些方面,在研究、教学、科研方面要打造一流的商学院。当然中国的商学院一定要像中国的企业一样,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的自主创新。这样我们在国际上就会有话语权,就会受到尊重。

  我们教授的论文在海外的学术论坛上发表了,不光是教授,我们今年的十个博士生在国际一流的学术年会上宣读论文。我们商学院不光是培养企业家,我们还为中国商学院培养人才,这个也做了很多的努力。

  曹章武:光华的新楼就要盖好了,我想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逐渐的庞大,光华EMBA有没有做准备扩招生源?

  武常岐:每个商学院都有自己的定位。光华并不主要追求数量上的增长,我们希望能够起一个引导作用。就是光华管理学院希望和其他的商学院包括长江、包括中欧一起,我们实际希望中国企业家能够起到积极的领先的作用。

  我们每年招几百个,面对中国的企业家,还是很有限的。目标学员希望还是必须中国企业的领袖人物。

  在招生数目方面,我们光华管理学院在商学院EMBA招生不是最多的。但是我们希望把我们的产品做成真正的精品,提高质量。

  曹章武:非常谢谢二位嘉宾,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就到此结束了,也谢谢新浪的网友对我们这两个小时的关注,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