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会议讲座 > 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 > 正文
 

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开幕式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3日 12:09 新浪财经

  由科博会组委会主办、文网投资顾问有限公司独家承办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于2006年5月23-24日在四季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高峰会的主题为:金融开放与金融体系改革。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以下为: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开幕式实录。

  时 间:2006年5月23日上午

  地 点:星河湾四季会国际会议中心

  主持人:刘张君(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司仪:女士们,先生们,各位领导,第九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2006年中国金融高峰会现在开始!

  今天的会议将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张君先生主持。刘张君先生多年在地方和中央从事银行业教学和研究工作,有多本专著,在银行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现在请刘张君先生主持今天的会议。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第九届科博会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今天在星河湾隆重举行。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即将全面开放的前夕,中外金融界高层人士难得的一次盛大聚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发展,这是北京科博会历史上举行的首次金融高峰会议,本次大会由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支持,由文网国际会展承办,会议还得到了宏宇集团,北京产权交易所、美国沃特财务集团、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印度银行等机构的支持。本次高峰会重点是围绕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发展中国产权变革与投资机遇,金融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企业融资上市等中国金融焦点课题展开对话和讨论。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对第九届科博会2006中国金融高分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先生;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先生;

  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先生;

  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翟鸿祥女士;

  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先生;

  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先生;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先生;

  1999年罗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先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刚先生;

  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先生;安联集团董事会成员新兴市场负责人沃纳-蔡德礼;

  新加坡交易所高级副总裁黄良颍先生;

  伦敦正才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马丁-高睿谋先生;

  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协办单位宏宇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女士;

  让我们对他们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将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做现场录播。

  会议的详细情况也将在新浪网上播出。

  下面我们首先请科博会主办单位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翟鸿祥女士致辞;

  翟鸿祥:尊敬的罗伯特-蒙代尔先生,尊敬的一行三会的领导和各位银行董事长行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科博会组委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和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的国内外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开放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中国金融市场将迎来全面对外开放,借此契机,科博会组委会在中国银行业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下,首次举办以金融开放以金融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06中国金融高峰会,来自国内外金融政策制定者以及金融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围绕中国金融的开放,金融产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等重点问题,展开对话、交流和讨论。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产业发展献言献策。这必将进一步加深中国金融业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北京具有丰富的金融资源优势,是中国金融监督和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也是中国集聚金融机构总部最多的地区,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体系门类齐全,多年来,市政府一直高度地重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已经成为首都的经济的重要支柱。2005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92.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1.6%,为首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进一步健全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全面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对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进入北京营造良好的条件。

  当前,北京正在按照国家首都、国际城市、历史名城和一级城市的功能定位,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今后两年,我们要认真地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全面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的毡靴构想。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重大的挑战。特别是围绕举办奥运会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如何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和紧迫的任务。在此,我恳请在座的金融界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期盼着国内外金融机构继续支持北京的建设和发展。携手合作,共享机遇,共谋发展。

  最后我中心地祝愿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翟市长精彩的致辞。下面我们请科博会的协办单位宏宇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女士致辞。

  梁上燕:尊敬的各位领导,金融界的朋友,来宾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星河湾,能在星河湾最美丽的时刻迎接各位贵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此祝贺科博会首次金融论坛成功举办。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能够进一步促进中国的金融界与国外相关的机构有进一步的沟通和了解,也希望在座的有识之士和境外相关的机构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希望值此机会宏宇集团和在座的朋友成为朋友,有合作的机会。最后代表星河湾再次欢迎大家的光临,希望大家今后有空到一个令人心情盛开的地方作客。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梁女士的致辞。下面有请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先生给我们主旨演讲。

  尚福林:尊敬的翟鸿祥副市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参加北京科博会,2003年9月我应邀参加了第六届北京科博会,当时的题目是《高成长企业与金融市场国际论坛》。

  时隔两年多,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资本市场的机制在逐步转换,结构在不断完善,功能在平稳恢复,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进一步夯实,为我国经济金融改革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也为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这一过程中,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活动也在深入开展,成为国家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下面我想就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与市场创新谈几点看法。

  一,我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指引下,我国资本市场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股权分置改革等各项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或者是阶段性的成果,市场各方面发生和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资本市场发展的内部环境看,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正在稳步恢复。

  股票发行上市以及上市公司监管的改革和加强促进了上市公司结构调整和质量提高。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深入推进,促进证券行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在不断夯实。机构投资者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市场产品结构不断丰富,为投资融资双方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初具雏形,中小企业板块股份代办转让系统为中小型和高科技创业型企业提供重要的市场平台,《证券法》、《公司法》相继修订出台,证券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当前历史遗漏问题的风险得到了大幅度的划界,新的市场结构和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投资者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这些积极因素为提高市场运行质量和效率,全面发挥资本市场的功能,推进市场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资本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看,若干意见及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方针政策消除了认识与观念的误区,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我国正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切需要资本市场在扩大直接融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将越来越强劲,与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商业银行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机遇。

  资本市场在促进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国资本市场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当前积极适应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继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改革创新是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国家创新发展的整体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新型国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创新也是资本市场活力的源泉,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改革创新不仅有利于不断提升市场发展水平,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也可以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必须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从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来看,改革创新是推动资本市场更好地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现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要求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场的有关规则,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的资本配置平台,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中心作用就在于创造良好的市场规则和制度环境。

  《若干意见》对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新修订的“两法”为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法规政策的配套改革提出了紧迫的要求。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完善资本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解决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建设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不但有利于为市场主比的创新活动提供规避和化解风险的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还可以极大的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进市场的创新发展。

  另一方面,国家科技发展的整体战略要求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体系,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若干配套政策的发布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了毡靴性的规划和部署,金融支持配套政策进一步提出要建立支持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办和中小企业版上市,大力推进中小企业版制度建设,加快科技型中小型企业上市进度,适时推出创业板等任务。

  落实这一系列任务必然要求资本市场加快改革和创新的步伐,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深层次矛盾和结构问题的逐步解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活动必将更加活跃,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也必将成为国家推进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资本市场自身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改革创新是当前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需要改革创新的理念和方法,化解资本市场发展中的嫩体和瓶颈,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

  1、在继续推进资本市场重大改革方面,要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由于尚未股改的企业情况更加复杂,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目标需要创造性开展工作,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证券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机制和创新发展模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实行行业振兴任重道远。上市公司的清欠节保工作任务仍然很紧迫,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任务还很繁重,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提升工作效率小序。

  2、在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结构方面,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层次结构、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结构不断优化,但仍然不能有效地适应市场多元化的投资和融资需求,在市场层次结构方面,深圳中小企业板块的推出,在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运行,为部分特殊公司的股份转让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但这与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充分满足不同投融资需要的目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在市场产品结构方面,我们陆续推出了一些证券、期货新品种,但适应广大投资者长期性理财需求低风险产品仍然不足。同时金融衍生产品等风险管理工具也亟待开发。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产品创新机制,完善资本市场的产品结构的要求,日益紧迫。

  在投资者结构方面,近年来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QFII等机构投资者增长迅速,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但是以中小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结构仍然没有完全改善,难以适应市场长期稳健发展和分散风险的要求,要加快投资者教育,同时逐步调整投资者结构。应当看到,我国资本市场目前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从国家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和安全的整体战略出发,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立足资本市场发展。以改革创新促发展,在创新发展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3、深入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创新发展。随着“两法”的修订,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及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邓世昌主题规范整顿,影响市场创新的约束和障碍正在逐步减弱,为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较好的基础。当前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面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a、继续推进资本市场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要继续大力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努力促进十一个重点省市率先基本完成故选分置改革。积极推动基本具备改革条件的公司,在上半年进入改革程序。同时,创造条件在下半年集中解决存在各种特殊情况公司的股改问题,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在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要继续努力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高,把清欠节保公司切实抓紧抓好,并推动《刑法》相关内容的修改。要继续深入做好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争取全行业在年内基本化解历史遗漏的风险,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制度,支持引导优质公司进行业务创新。

  b、积极开展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资本市场改革创新。要继续推进股票发行审核与上市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在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的基础上,我们对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以及发行审核委员会运作等相关制度进行了调整,突出对股票发行的市场约束和投资者约束机制,强化了保护公众投资者权益的要求,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和融资品种,简化了审核程序,加强了发审委审核的透明度和委员责任意识。同时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保荐制度,继续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市场创新,深化并购重组监管制度的市场化建设,完善并购重组审核机制。

  c、继续推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创新。要努力构建适应多种投融资需求的和风险管理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明确各个市场的制度安排和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市场结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圳中小企业板块设立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下一步要继续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板的制度建设,推动创业板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功能,继续做好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制企业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报价转让有关工作,为高科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金融平台。

  d、是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产品创新。一年来ETF、权证、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新品种依次推出,白糖、豆油期货新品种陆续上市交易,下一步要继续推动上市公司债券标准化资产证券化产品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创新发展,深化对金融期货有关机制和品种的研究工作,继续研究退出大宗商品期货新品种。

  e、加紧做好法规配套工作。改革创新需要完善的规则体系,证监会将抓紧完成“两法”配套法律文件的制定和修改,重点做好上市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监管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证券投资者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制定工作。积极配合刑法有关证券犯罪的修订,同时协助有关单位制定期货交易法,为证券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加坚实的法规和制度保障。

  各位来宾,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进推动市场改革创新,为我国实施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平台。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尚主席的精彩演讲。下面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先生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苏宁: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参加第九届北京国际科博会,2006年中国金融高峰会。

  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国对外开放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即将过去的五年过渡期,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积极主动旅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承诺,全面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我想借这个机会回顾一下五年来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对外开放对我国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巨大推动。

  一,切实履行我国加入WTO承诺,积极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2001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政策更加透明,开放步伐更加稳健和有序。目前,我国不仅按照承诺开放了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而且进一步扩大了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范围。在银行方面,按照承诺开放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和业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在已开放人民币业务的25个城市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服务。完全取消了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地域和客户限制,在坚持国家绝对控股地位和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引入外资参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在证券业方面,不仅严格履行有关证券业开放有关承诺,而且在进一步扩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进行了探索。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B股市场,允许中外合资企业在A股市场融资,在A股市场实施境外合格投资者制度,以合资和合作形式部分开放证券服务业,外资证券机构可以通过合资券商从事国内资产发行和资产业务。再保险业方面,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全部地域和有关法定保险以外的全部保险业务,合资寿仙的比例放宽到50%,外资非寿险在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达到51%,允许在外设立独资子公司。对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允许从事大型商业保险经纪业务和国际海运、险业以及再保险业务。在金融市场方面,积极引进国际金融机构,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2005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国际金融公司和亚洲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11.3亿元和10亿元。允许围亚紧急等国际投资机构金融我国银行业债券市场。这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引入第一家境外机构投资者。此外开放汽车金融市场,04年以来,先后有五家外资金融公司汽车经营公司在中国开业,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这既是履行加入WTO庄严承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开放既带来挑战和压力,也带来了机遇和新的竞争力。

  二,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国内的金融业改革。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有效促进金融业的改革进程。对外开放促使国有金融改革向总深推进。03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近三年来,试点银行加快改革,按照国际公众持股银行标准和境内外监管规则的要求,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合作,目前试点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已经接近或者基本达到银行间同业先进水平,初步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与效益良好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

  对外开放促进我国金融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外汇管理体制为例,近年来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们加快了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管理体制,经常项目从强制结汇走向限额结汇,逐步扩大出口企业核销的范围,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限额,取消了外汇帐户地区总额限制,放宽个人外汇管理政策,允许个人办理贸易项下外汇收付,加强对资本流动管理的同时,稳步对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对境内中外资银行外债和国内外外汇的管理,得境内外资银行对外借款实行总量控制,支持走出去战略。逐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引入合格境外经营投资者制度,引入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

  2005年7月21号按照自主性、稳步性的原则,成功实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可和好评。对外开放推动我国金融法制建设,全方位带动金融市场优化改革,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对进金融业综合经营改革试点,促进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改革,应该说对方开外对我国金融改革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影响。

  三,对外开放加快国内金融创新,加入WTO以来,金融业对外开放给我国金融业带来先进的金融技术、金融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设计理念,加快了国内金融创新进程。一是促进国内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在外资进入我国金融业以及国内金融机构改革综合推动下,我国金融业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和完善国内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比如,批准工行等开展试点基金管理公司,积极稳妥金融业综合试点,推动建立小额信贷组织试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补偿机制,推动建立证券市场投资保障基金,存款保险机构和保险保障基金等等。

  二是促进金融产品创新,丰富投资人选择,通过借鉴国际成功经验,我国有关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和金融债拓宽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的渠道,弥补缺乏主动负债的缺陷,资本充足率积极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中国建设银行发起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成功发行等。

  三,促进金融工具和创新方式的创新,深化金融市场功能,积极开发避险类交易工具。05年6月15日我国推出第一个金融衍生工具债券远期交易,进一步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推动交易系统初步实现证券交易直通式处理,加快研究和设计债券预发行交易,指导中介机构对象关系统进行技术改造,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向总深发展,加大利率互换新交易工具的探索力度,允许部分机构在小范围内进行利率互换交易的试点。

  四,促进外汇市场产品和交易的创新。允许银行对客户开办外汇调期业务,外汇市场引入寻价交易和做市商制度。05年5月18日国际外汇市场联通外币对外币正式上市运行,丰富外汇市场品种,增加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加快与国际外汇市场接轨的步伐。06年3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达成协议,中国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通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买卖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汇率和利率产品。

  五是促进金融服务理念和手段的创新。金融对外开放引进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先进经验,为国内经营机构在资产负债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服务等防线提供大量新的理念和技术和方法。

  国内金融机构改变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围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和机制创新服务体系,在金融产品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机制。大大提高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当前国内企业和居民在投资理财、支付结算财务资金等方面得到前所未有的各种金融服务。普通居民享受银行卡支付网上交易现代化金融服务带来各种便利。

  对外开放增强我国金融业的整体实力,促进国内金融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提升金融体系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更好推动金融业乃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四,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全面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交点,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重要影响日益显现,今后几年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经济铅球化进一步加快,我国经济必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的程度加入国际经济进程,并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参与并推动这一发展变化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统筹考虑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发展战略,研究制定WTO过渡期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有关政策,引进来也要走出去,要加快对进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积极完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调节国际收支市场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进程,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加强金融法规建设,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全面提升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女士们,先生们,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对外开放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将继续展现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将坚定不移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努力为中外金融机构的竞争与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使金融业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苏行业精彩的演讲。下面请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先生发表讲话。

  蔡蛾生: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2006年中国金融政策高峰论坛,借此对第九届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和金融高峰论坛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就我国银行业改革问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和举措都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银行业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越来越广泛而全面得到业界内外的共识。实施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加大银行改革的力度,先后启动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深入推进。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态势很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也在大大加强,国内外媒体和评级机构对此普遍给予积极的评价,06年4月末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8万余家,银行业总资产接近40万亿,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从2003年8家增加到05年底53家,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的资产占比相应从06年的0.6%增加到05年的75.1%,主要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03年年底的17.9%下降到05年的8.9%,持续实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降,反映银行风险自我弥补能力的损失拨备缺口下降到05年的6274亿元,当前银行业改革正在全方位、多层次稳步推进,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进展顺利,通过实施股份制改革,在保证国家绝对控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国有商业银行实现了全化和产权明晰化,逐步建立现代公司治理基本框架,公司治理机制开始发挥作用。在战略投资者的参与和帮助下,工中建交行加快内部改革步伐,经营理念、内控机制和增长方式,正在转变。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业务流程和绩效考核体系日趋科学。财务状况明显改善。去年上述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在8%以上,不良贷款率率控制在5%,这与改革前有较显著的进步,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相继提升对这些银行的评级别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我们提出要在巩固前两年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经营现代化的方向深化改革,加强监管改善服务,争取一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农村信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三年基本理顺管理体制,用五至十年的时间把合作金融机构分期分批逐步建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业、农村银行业机构。

  三是其它金融机构改革步伐加快,结合邮政体制改革,邮政储蓄改革稳步推进,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得到国务院批准。新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机构。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此外包括政策性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重组步伐也明显加快,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效还只是初步的,很大的程度上还是一种武力化变化,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同国际先进银行的标杆还有差距,比如公司治理机制不太健全,一些银行整体发展毡靴以及围绕战略目标的良好文化仍然缺失,竞争明显优势不甚明显,风险内控体系尚不完善,没有形成风险管控的长效机制,道德风险和各类案件还有发生。内审制度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还相当有限,激励约束机制也有待完善,科技信息手段还比较滞后,专业化的管理团队,特别是掌握现代金融管理专门人才还很缺乏,有效培训体系还有待与进一步完善,恩阴极人才的环境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制约金融创新能力还是起到了一些制约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我国银行业改革成效的阶段性,揭示改革本身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我国银行业要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必须经历一个持续自主变迁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客观看待目前银行业改革的成绩和困难,既要防止过高估计成绩而骄傲,避免尚不充分的阶段性成就动摇对有关现行改革安排的信心。

  随着今年12月国内银行业市场全面开放和中外资银行券方位竞争时代的到来,我国银行业改革已经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同时也充满坎坷的不归路,针对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面临新形势和新认为,我们认真研究准备了入市过渡期结束后,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政策,正着手准备修订有关法规规定根据世贸规则和审慎原则研究具体的措施,下一段银行业改革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大力度。

  一,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从根本上增强银行活力,必须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风险,防范机制。从内部改变银行的运作机制。这是动态的过程,也也是艰巨长期的任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仅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在日常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在始终抓住管换经营机制,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这条主线,严防不良资产反弹和经济效益下滑,落实审视经营制度,确保稳健经营和巩固发展改革成果。

  第二,坚持创新与引进相结合,提高银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外资银行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营中有良好的公司治理,严密的内控制度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金融创新服务品牌以及增多优质客户方面都有一些优势,我国银行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1979年商业银行法才正式实施,我国银行的市场经历还很短,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差距,要迅速改善这些薄弱环节,在短时间内缩小与外国同行的差距,需要中资银行自身的努力,又要吸收和借鉴外国的经验力量和资源,中资银行在改革重组过程中,通过出售部分股权,以境外战略投资者建立利益分享风险公担的机制,促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投入或传授相应的资本技术管理及产品,为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管理理念和文化有针对性改善自身薄弱环节,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积极推进中外资银行的合作,善于从国际市场引进富有经验经营专才参与经营管理,结合引进境内外合资战略投资者加强与国际先进银行的技术合作,引进先进而又适应的管理技术与业务品种,在合作成功转换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强银行自主创新能力,包括金融产品管理模式组织框架等方面的创新,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加快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由于体制机制和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这些机构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财务负担较重,风险补偿能力低,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服务三农作用的充分发挥。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有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商业银行、政策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力,按照企业化方向,改革邮政储蓄机构,积极引导其它金融机构增加金融投入,适当支农鼓励金融方式创新,逐步完善支农金融政策,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要全面总结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在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加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进程,适应市场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

  第四,积极改善外部环境,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依托于良好的宏观经济基础,有赖于健全的外部环境,在深入银行业自身改革的同时,要求不断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银行客户素质,积极改善外部环境,以形成全面协调的发展局面。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包括进一步完善现有主板市场积极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的二板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等,扩大直接融资比重,逐步改变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业的融资格局,要培育全社会良好的信用文化,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金融犯罪,打击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非法金融活动,依法惩处逃债务的行为,公平的财税政策,合理减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负担,进一步统一内外资银行税负,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参与竞争创造公平的环境,要加快建立高效解决有问题银行和银行退出市场的机制,在最大限度上防治道德风险和避免损害市场的约束机制的条件下,建立完善金融安全网。加快金融改革的立法过程,特别是推进物权法和破产法工作的进程,加大依法推进改革的力度。

  女士们,先生们,稳健银行体系是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系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为中国银行业带来了全新的面貌,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服务。推进银行业改革是一项持久而重要的使命,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银行业改革开放不动摇,鉴定决心和信心,与全社会一道努力攻艰克难,共同开创中国银行业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蔡主席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中国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先生发表演讲。

  李克穆:尊敬的翟市长,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保监会预祝本尺博览会和金融高峰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们生产在科技革命的时代,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不断创造巨大的财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类无数个梦想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和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人类的认识正在不断延伸,这一切的推动力量就是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提出后,保险业界一直在思考,建设创新型国家保险业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今天根据保险业近年来发展的实践,结合国际保险业的发展经验,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一,促进科技创新,保险业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从保险的功能和世界各国保险业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保险业越发达,保险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就越密切,保险业促进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也就越大。促进科技创新我国保险业可以在三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1、为科技创新提供风险保障。创新是一种高风险的活动,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随时会面临各种风险,如果不能对创新风险进行合理安排,科技创新奖会受到很大的抑制,保险可以有效地转移创新风险,解决科技创新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社会的创新活力。通过保险可以转移科技创新带来的潜在的民事赔偿责任,由于无法确定预知科技创新会对消费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创新企业有可能面临高额的民事赔偿责任。在美国等一些民事法律责任体系比较严格的国家,如果没有保险许多新产品,特别是医药卫生领域的新产品难以推出。

  在国际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商业保险一笔笔巨额赔付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创新的步伐。在十年被国际间广泛作为防火和隔热材料的研发过程中,保险公司为此支付的赔偿超过两百亿美元,这仅仅是举一个例子,这方面的例子非常多,在这儿不多举了。

  通过保险可以保护企业因为创新失败而遭受的重大损失,许多科技创新风险很大,比如卫星发射和核电站建设等高科技项目,一旦出的问题,企业是难以承受的,为此国内几家主要的保险公司成立了航天保险联合体和核共保体。共同为国家科技创新承担风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我国正在新一轮科技革命技术进步的周期明显加快,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也有很大的潜在风险,保险在保护和促进创新方面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2、优化科技外部环境大力发展保险业,有利于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的环境,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它社会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保险业发展有利于优化投资环境,一般而言,良好的保险市场和再保险市场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标志,在下一步的改革开放中,中国要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部门向国内转移,保险业发展必不可少。

  保险业发展有利于改善高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高科技企业通常面临较大的风险,许多高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充足的贷款,通过保险保障可以促进金融对重大科技项目,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科技开发,从而推动科技创新。

  保险业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广泛的需求,作为现代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对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相当地重要。从美国的情况看,保险公司信息化投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大概在3—6%,我国保险业目前仅仅是1%左右,每年对信息化的需求实际上是非常大的,保险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力拓展。

  3、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国际经验表明,保险公司可以成为各种创新投资公司的资金来源,在美国和英国,保险公司在创业资本的资金来源中都名列前三位,从欧洲的情况来看,资金在创业投资基金源中也居第四位。虽然就单个项目而言,创业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但是通过在多个创业企业中分散投资,可以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收益,有实力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创业企业的方式支持科技创新。

  第二,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需要发达的保险业。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创新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保险业可以四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保险管理模式创新,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个人应对各种风险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家庭互助、单位和政府救助,企业需要政府化解各种重大风险,随着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所有制多元化的推进,传统的社会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需要。迫切需要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市场规律的社会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有助于促进以家庭和单位为基础的风险保障机制向现代市场化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转变,大大提高社会风险管理水平。实践证明,保险是一种用市场办法从容应对各种灾害事故和突发事件,妥善安排人的生老病死社会风险管理模式。当前我国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各类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充分运用商业保险管理社会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许多高危行业,商业保险都在补偿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许多企业在这方面非常注重用商业保险保护自己。由于我国国家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在这方面对于商业保险的认识还有缺陷。比如说去年在山西发生一项重大的煤矿事故,这家煤矿实际上多年来年年买保险,就是去年他没买,据说事故发生以后,他们已经研究了,有人提醒了,我们商业保险今年还没有买,他们说下个月开个会研究一下马上买,结果没有研究下次开会事故就发生了,这说明商业保险对企业的保护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引起应有的重视。

  2、促进金融体系创新,我国经济要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妥善应对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各种风险,创新金融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有助于促进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向现代化多层次、多支柱的金融体系转变,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安全性。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保险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也就越重要。在成熟的证券市场上,保险资金再加上养老基金,通常能够达到30—40%,当然在我们国家,现在还很小,还处于初始阶段。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保险资产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一般在20—30%之间,而我国大约是百分之三点几。保险业的密度和深度水平也还很低,这些说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发展中我们认为,保险业应当注重效益和质量,要保持健康发展。截止去年年底,保险公司持有国债3788亿,金融债1785亿,企业债1208亿元,证券投资基金1099亿元,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促进证券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机构投资者,我们相信,保险业作为金融业的一个部分,会继续支持爱护我们的证券市场,促使证券市场稳定发展。随着金融业随着保险业快速的发展和保险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保险业参与金融体系建设的粒度也会越来越大,在推动金融体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

  3、促进社会管理模式创新,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通过各种组织隶属关系逐级实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经济和法律责任纠纷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完全由政府包揽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需要,通过开展保险业务在社会管理方面发挥作用。这将有助于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促进传统以政府为中心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现代不同组织机构分工合作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提高社会运转的效率。

  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具有一定的优势:第一,保险业是一个广泛联系的行业,涉及到各个社会阶层,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具有较大的覆盖面。第二,保险是一市场化的机制,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引导人们,遵循社会规则。第三,保险公司是商业性机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公司经营的基本要求,与其他社会管理模式相比,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可以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保险业积极发展各种责任保险产品,在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例如上海保险业和上海市公安局共同开发机动车辆联合信息平台,将机动车辆交通事故责任险与驾驶员道路交通违规违章行为挂钩,违规次数越多,违规行为越严重,保险费率越高,反之则给予优惠。去年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即将实施,保险费率与交通违章违规将在全国范围内挂钩,目前全国有1.3亿辆机动车,涉及到上亿个家庭和单位,如果通过强制第三者责任险的实施提高保险业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对保险业来说既是一个重要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做好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出巨大的努力。第四,促进社会体系保障创新。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建立在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以及在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地区之间合理分摊责任和分担风险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的必然选择,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促进从政府统包的社会保障体系,向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保险业成为创新型企业。保险业要更好地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力量,首先应当把自身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企业。

  1、创新发展理念。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先导,对于在新时期,保险业应该如何发展,对于保险业如何正好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服务,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保险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在于保险业的视野有多宽、有多远,关键在于保险业能否根据中国的国情不断探索和实践。

  2、创新保险监管。目前保险业正在实行以偿付能力、公司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监管为三个支柱的监管体系,一些欧洲国家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应当把风险管理从偿付能力监管当中分离出来,予以格外的重视,我们觉得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3、创新产品服务。保险业的发展最重要依靠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推动,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最终需要依靠能够满足人民迅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体现。

  各位代表,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世界永恒的主题,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民族,让我们共同努力,促使开拓创新,为实现建设新型国家的目标共同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李主席的精彩演讲。下面我们有请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先生发表演讲。

  郭树清: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我是一个商业银行的工作者,我是企业家,所以这个机会我想对宣传我们这个企业很有好处,给大家介绍建设银行。大家会觉得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合适,这是一个高峰的研讨会,还是选择一个普遍性的题目,关于金融业对外开放谈几点意见,人民银行的苏行长已经发表了高见,他是代表中央银行,如果我的发言有不对的地方,以他的为准,我讲三个意见。

  第一,我认为需要我们继续进一步正确认识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关于必要性和紧迫性我想强调4点:1、中国金融业要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经济总体上已经从计划经济、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开放的经济。但是市场经济仍然很不完善,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配置的作用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市场体系还不那么健全,金融是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整个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整个经济市场化的程度。所以,要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加快金融改革,加快发展金融市场。如何加快改革和发展呢?从我们自身的经验,这28年来的经验,必须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两个方面,或者叫两条腿走路或者叫两个轮子一起转,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关起门搞改革,无论是什么样的改革,我看都搞不成,就像一辆车,两个轮子,如果只有一个轮子想转,推那个轮子,那个轮子不转,把它固定在那里,只能原定打转,不可能前进的。所以,改革开放是连在一起的。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至少一半的功劳是开放的功劳,没有开放,我们今天市场经济雏形结构,我们取得经济发展的成就,连续28年的高速增长是不可想象的。现在我们正处在“十一五”规划的时期,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今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发展,对市场化提出更高的要求,转变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都需要金融业加大开放。

  2、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金融业继续积极稳妥推进开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金融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的安全,金融稳定关系到国民经济稳定的全局稳定,中国的经济已经是一个开放的经济,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经济,也可以说是部分全球化的经济,如果金融是封闭,经济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的金融业是非常危险的。很简单一个道理,金融如果像生物处在真空状态的话,它不可能有任何抵制病毒侵袭能力,金融必须开放,不开放我们没有免疫力,我们随时被外来的冲击打垮,我们看看国际上金融危机造成后果严重的国家,绝大部分是因为在某些方面管制过严造成的。并不是说采取稳健的、持续的、有规划的开放造成的,不是这样的。可以说,开放可以有助于防范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特别是道德风险,甚至我们非常关注的国家主权风险,也必须通过有序的开放防范和化解。你要封闭起来,国家主权风险最大,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开放自身也有风险,开放要积极稳妥,要主动渐进,不能简单采取一下子取消所有控制简单这样的办法,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在开放过程中还有许多具体问题要做,比方熟悉国际市场的规则,控制资本跨境交易,稳妥推进人民币可兑换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总之继续开放也是控制金融风险的需要。

  3、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商业,各个方面这些领域发生很大的变化,应该说从短期的经济来说基本转变成了比较富裕的经济,产品供应都是非常丰富的,很少现在有产品供不应求的,但是金融服务业是例外。金融服务业是消费者抱怨最多的,我到建设银行接到几十封老百姓的来信、投诉,抱怨我们银行的服务不好,也许其它的商业银行少一些,但是我总觉得,在我没有到建设银行,所有银行办事非常复杂,办任何一笔交易非常复杂,这就是这些银行和国外先进银行相比差距最大的地方,商业银行是服务行业,服务就是我们的产品,如果农民种不出好的庄稼,工人生产不出好的产品,工业企业生产不出好的产品,军队老打败仗,打不了胜仗,能行吗,银行没有好的服务,我觉得收费不是问题,只要和服务相对应,高水平的服务有高水平的收费也是可以的,如果是低水平的服务,高水平的收费就乱了,老百姓就不干了,消费者不会去你那儿,银行难以维继。问题在于大量没那个服务,我们一年当中做了很多的改进,个人帐户往企业或者国家机构帐户转帐是不可以办的,这个服务是没有的,你给希望工程捐款是不能捐的,转帐是不行的,必须汇款,汇款必须填五张单子,填错一个字必须重填,这样的话根本没办法满足群众的需要。只有在开放的情况下,竞争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解决服务不好、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我们建设银行现在排队现象比以前少了,有改进,但是作为银行服务来说,和其它商业和服务业相比排队还是比较多。从取款、购买国债等需要都排队,甚至于有一些好的基金和好的理财产品还需要服务,不开放,没有竞争的压力,我们的服务质量是提不高的。

  4、加快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的需要。和其它产业一样,现阶段金融业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也不是金融资本,金融业发展本身也主要靠人力资本,靠经营管理方式和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开放可以使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引进学习先进的金融知识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技术,培养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经营人才。

  第二,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策略。总体总结来说,这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来看,相对于其它领域的改革开放,金融业的改革开放总体上是比较缓慢的、是比较滞后的,这个滞后、缓慢也不是不对的,也是对的,应该说是我们国家整个经济改革取得了重要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呢?因为改革开放也必须像老子《道德经》说的,天下难事必先做于易,从最容易的开始做。金融非常复杂,所以我们不可能先拿金融业开刀进行市场转轨,我们应该从农村开始,从工业企业开始,商业企业,甚至外贸改革都放在后面,金融改革不可能放在很前面,但是不是说金融改革没有做,也做了,应该说这是保持改革先易后难的原则,这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由于这样的原因,金融改革的过程比合理的战略安排还是慢了一些,加上有意识这样的安排,所以有很严重的后果,比方说国有企业,改得差不多了,农村改革差不多了,但是金融改革还没怎么动,导致了巨额的不良资产,严重的道德风险,给国家和社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我们使用外汇注资等很多问题,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不良贷款也是这个原因。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改革没有完成,四家国有银行最大的四家,三家进行股份制改造,农业银行还放在那里,农业银行还是不良贷款率非常高的,这和他们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整个安排国家的方针也是一行一策,优先选择市电,所以农业银行放在最后。其它政策性银行业面临许多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像农信社的改革和其它方面的改革也需要解决,我们应该总结一个经验,金融改革要注意调整节奏和步伐,不能太快,但是也不能太慢,既要循序渐进,又不能拖延等待。

  金融改革开放的目标也是逐渐清晰的过程,不是说我们一开始就很清楚金融改革的目标,也是经历逐步认识和深化的过程,所以这也是我们改革步骤,金融改革比较谨慎,相对来说比较慢一些的原因。改革开放最早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提出来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改革开放初主要从人民银行和财政部,这些都是必要的,没有那些改革,就没有今天的改革,但是当时对银行的认识还没有认识,银行也是一个商业企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甚至没有商业银行的概念。1993年时候,我们才提出来,要建立商业银行,提出来要把政策性业务分离出去,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立股份制的商业银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更进一步明确把商业银行推向市场,直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才提出来要建立现代的商业银行制度、现代金融制度,这是一个过程。比较起来改革开放在金融业领域是不是两个方面,哪个是不是快了一些,哪个慢了一些,我觉得总体来看,恐怕还不能说是金融业开放太快了,现在有一种议论金融业是不是太快了,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批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总体上来说,我不认为金融业改革开放或者是改革快了或者是开放快了,这两个方面都不快。

  过去需要研究和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在金融改革的步伐控制上,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走过一些弯路,是必须进行调整的。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我们原来总想分割解决问题,割裂金融和经济的关系解决问题,或者是割裂金融内部的关系解决问题。为了避免郭达的动荡,为了避免波动或者是争议,我们希望走一些比较稳妥的道路,这个想法有的时候有点过份。比方说我们为了回避矛盾,国有法人股是长期不流通的,这样就给股市埋下了结构性的隐患,比方说债券市场,债券市场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干脆把它卡住了,尤其是企业发了债还不了,债券市场完全可以找到更稳妥的办法,不是说不能发债,因为一开始发的时候,发债应该引进机构作为主要的承销,而不是个人或者是居民,应该面向多种所有制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国有企业,情况可能也许就不一样了。而我们采取的办法,债券市场严格限制卡,直到现在每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七八万亿元,我们的企业债的发债规模才有几百亿,是严重不对称的,这造成了事实上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你说企业债不能发,我用银行贷款代替,银行贷款造成不良率更高,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贷款和发债,如果是50%的话,国有银行的约束率只有30%,两个虽然都不是90%和百分之百,但是这样做实际上事与愿违。在农村金融方面也有一些过去自然出现的现象,比如各种互助基金会,我们也采取各种简单的办法,而不是因势利导的办法,简单关闭了之。事实上我们应该区分是吸取存款的机构还是非吸取存款的机构,如果不是存款的机构,风险和问题、影响,无论是正面和负面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些方面的问题更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以利于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改革。

  相较而言,由于开放比较早,保险业的发展反而是比较顺利和好一点。总之,我想我们是通过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找到一条更积极稳妥的道理。

  第三,进一步研究改进完善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具体做法。1、必须现阶段的金融开放战略重点必须是机制转换。从国有金融机构的情况来看,包括农信社、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问题应该说已经不是最主要的矛盾,还有一些机构资本充足率还是一个问题,但是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2、国内资金是非常富裕的,我们是一个资本净输出国,我们援助很多发达国家,所以说金融机构的改革不应该把资本充足、筹措资金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把机制转换,引进先进经验和技术放在第一位,改善金融服务,增加产品创新,增加风险控制能力放在第一位。开放需要区分不同行业和地区,银行业和保险业和证券业应该有所不同,因为各行业的情况不同。在银行业里面,对国有大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小到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有所区别,地区上来说,当然我们可以选择发达国家做试点,但是有些方面和有些时候金融业的对外开放也可以选择落后地区做试点,特别是风险比较大的,你认为风险比较大的,把握比较小的,放在落后地区市场规模份额很小,也不妨采取这样的办法。

  3、必须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作为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家,我们欢迎外国同行、外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和我们一道发展,互相促进。我们欢迎国家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到今年年底所有外资银行可以办理人民币业务。但是我们认为存在着关于市场环境、市场准入其他方面的问题,像信誉环境、法律环境,特别是税收环境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些方面有很多不平等的待遇。是白在税收方面我特别想强调,对外资银行有超国民待遇的问题:具体到在法律环境、信用方面也是有这样的问题,北京市的领导也在这里,我们希望地方政府能够积极支持,当然这也是地方政府自己发展的需要,改善平等竞争的环境。同样的问题,外资银行有时候能收到钱,我们中资银行收不到钱,这个问题也需要引起大家重视的问题。

  4、引导培育民间信誉,支持发展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向更多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开放金融,有的可以尝试组织信托基金、信用基金的形式参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有的是资金,和外资机构一起进入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按照中央有关文件已经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严格监管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和外资兴办,为三农服务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这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我们有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以及改制以后的城市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5、必须及时调整资本流进流出的政策,应该严格监控短期资本的流入流出,特别是应该限制对境内房地产和其它一般加工工业的投资,特别是对高耗能、高污染加工工业的投资,限制外来资金对中国货币的投资,进一步调整国际收支,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新的巨大的危险。

  应该支持中国金融企业走出去,随着金融企业服务越来越国际化,或早或晚这都是我们的必须要走的,从实际出发,十分谨慎逐步积累经验,严禁防范风险,认真总结其它国家的经验教训,从实际制定出走出去的战略。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开放市场完全从中国自己的需要考虑的,我们比许多国家开放得多,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我们没有考虑别的,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确实也不应该强求一律,各国应该有自己的做法,但是发达国家应该比发展中国家市场开放度更高一些,但是在金融领域现在还不是这样的情况,中国现在有几百家外国银行的机构,包括代表处和营业机构,但是我们在发达国家的营业机构是很少的,我们在伦敦、伦敦申请一个分行长期得不到批准,发达国家可能要改变自己的说法,要求中国市场开放的同时,把自己保护主义的措施是不是调整调整,过去说中国资本不足,监管不利,现在我想这些情况都不一样了,中国建设银行市值进入全球前十位的银行,全球《福布斯》杂志评比中,建设银行已经是全球第65位,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有绝对的把握办好我们在这些国家的分行,首先在纽约和伦敦的分行。

  主持人:感谢董事长精彩的演讲。下面我们有请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先生发表演讲。

  李若谷: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研讨会。我看了一下表,大概我们严重超时,所以我准备讲短话。我曾经主持过会议,在我前面这个同志主持的时候,整个会议超时两个小时,后来在我主持的那一半,把这两个小时全部拉回来,充分显示,我当时在人民银行工作,充分显示中央银行治理通货膨胀能力,把它拉回来,现在我也准备说短话。

  中国的金融开放2006年或者是今后一两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中国的金融改革也酝酿着新的突破。因此中国金融业下一步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不知道谁在研究,可能应该是人民银行研究,我现在已经离开人民银行。但是中央银行的情节还没有完全消失掉,所以我想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应我们自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培育了金融市场,经过了学习国外经验,引进国外的经验两个阶段,下一个阶段我觉得应该是创新的阶段,结合我们已经学到的东西,创新发展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发展的模式。我讲两点看法:

  第一,中国的金融业将来怎么发展,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之间的比例关系到底是应该什么样的?我觉得我们现在没有经验,到底应该是间接金融占大比例还是直接金融占大比例?我觉得现在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世界上各个国家发展有不同的模式,各种不同的模式有它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历史文化的背景。比方美国直接金融占非常大的比例,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美国文化传统适合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日本、德国文化传统比较注重国家的管理,它的金融可能间接金融就多一些,各个国家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国家这些年来发展主要是银行占主导地位,它和我们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信用发展的水平是相适应的。比方我说2005年A股市值占GDP的比例18%,流通市值占GDP的市值5.6%,美国股票市值是GDP的1.9倍,香港就更大了,香港是三倍,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67.3%,全球的平均水平是95%,我们国家只有29%。从长远观点来看,直接金融要逐步发展,要占更大的比例。但是在目前我们国家发展直接金融,在供求两个方面受许多市场因素、其它人文环境的制约。因此,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应该是立足于改革和发展好间接金融,也就是银行体系,在这个条件下,逐步地培育市场,使得市场的条件能够具备,发展直接金融。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对直接金融发展不利,政府的主导,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大,股票市场、资本市场是不大希望政府干预的,因此我们怎样能够发展资本市场,直接金融和整个经济发展的体制是相关的,需要不断地修正,才会更有利与直接金融的发展,另外就是社会文化对我们的直接金融的发展影响也比较大,信用体系比较落后,包括大众诚信教育,诚信水平比较低。我到了进出口银行工作我才发现,很多人借款的时候没打算还。有的款贷出去知道是还不了的款,这在中国是比较特殊的现象,而且直接金融的发展需要从间接金融到直接金融有一个过渡,就是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的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在直接金融发展里头,应该优先发展债券市场。

  中国的金融改革发展绝对不能抄袭其它国家的模式,尤其不能抄袭美国的模式。我们的发展继续我们自己的经验,渐进式的,采取试点和逐步推广的方式,中国古话说,千尺之木,非旬日所长。中国的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直接金融市场的发展是需要时间培育的市场,中国应该吸取,包括其它许多发达国家,照搬西方的模式,过快实现融资的结构,跳跃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拉美地区先后爆发四次金融危机,像墨西哥等大国,亚洲金融危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就是很多国家本来是间接金融为主,后来其他国家,包括西方国家国际金融机构劝导他们应该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他们过早开放了金融市场,而管理能力、社会体系等很多东西的建设滞后,是引发金融危机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吸取经验的教训,认真研究经验教训,进一步研究下一步金融改革发展的模式和方向。下一步金融改革的方向是着重市场的培育,诚信制度的建设,国民守诚信的教育。同时要继续培育中国的资本市场,在发展间接金融同时培育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

  下一段改革恐怕不能马上跳到直接金融里去,间接金融还得发展,银行还得发展,为什么?因为经济需要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因此银行还得发展,间接金融的发展也不光是大银行的发展。刚才郭行长讲得意见我也很赞成,要逐步地培育民间金融的发展,包括民营银行的发展,但是要逐步地来,什么事在中国不能过快,一快就出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银行的改革要集中解决治理结构缺失和风险管理能力偏弱,自律性差这样一些基本的问题,我到了进出口银行工作之后,发现银行的自律性极差,所以中国的监管面面俱到地监管,它严重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原因就是源于银行自律性太差,因为集中治理银行自律性差的问题,我觉得是我们发展的重点。通过制度创新、业务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中国银行业的自律性和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下一阶段改革不能马上直接跳到直接金融的原因,不是说不要发展间接金融,而是采取间接的方式发展直接金融,通过自然的方式,经过逐步的发展,在中国的金融市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能够形成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通过实践实现,套用哲学上的话,发展间接金融是为了减少间接金融。在促进中国间接金融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证券市场培育和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使得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能够比较和谐,按照入市的承诺,今年年底中国的金融业要全面开放了,我觉得中国金融界应该有信心、气魄虚心学习、大胆引进、勇于创新,同时要局部寸土必争的拼搏竞争和敢于迎接挑战的气魄,参与国际竞争,从中磨砺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模式,为走向世界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提供支持,为改变国际经济目前发展不平衡状态和建设和谐的世界做出我们中国金融业应该有的贡献。

  主持人:金融领导人的高峰论坛已经进入了高潮,最后隆重推出中国最大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先生做主旨演讲。

  姜建清:各位女士们,先生们,我最后一个讲话,希望能讲一个最短的讲话,希望质量不会下降。很高兴能参加本届中国金融高峰会,与大家一起探讨我国金融的开放和金融体系改革。我想就金融创新与银行转型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行三会的领导都在,有些也是建议,供给他们参考。

  随着半年后WTO的过渡期的结束,金融业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上看,全球的整体的流动性依然过剩,经济全球化和金融的自由化使资本跨国流动增加,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国家更成为国际资本的投资热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面临着着新的冲击,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使汇率弹性日渐提高,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和汇率的变化给银行更大的市场风险。从国内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依然失调,商业银行仍然承担着过多吸纳社会资金和提供融资的功能。银行体系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过剩趋势。4月末,我国人民币存贷款差达到十万亿元,比同期增加2.8万亿元,宏观调控须对银行的信贷进行约束,与银行流动性的相比过剩双重压力使银行左右为难。流动性相对过剩有可能加剧银行间的过度竞争,引发贷款条件非理性降低和利率非理性下调,资产收益率下降等一系列的问题。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短期融资券,资产证券化等信贷替代产品不断出现,金融脱媒的现象更加明显。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等结构性的矛盾进一步提高银行信用风险的复杂性,上述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金融风险过多汇聚银行体系,大大加大国内银行经营的难度。目前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随着银行改革成功推进,如果按照现在发展速度,中国大型银行在十年之内都会发展成市值、规模、资本巨大,名列世界前茅的大型银行集团,但是我们也将面临更为错综复杂全球化经营环境和风险,如不加快经营转型和改革,沿袭现有发展模式。随着信贷总量累积,缺乏相应的风险对冲的工具和充分的交易的市场,银行体系在结构上和体制上存在着深层次的矛盾将会凸现,因此加速金融创新推动银行转型,是疏导和化解结构性、体制性风险的唯一途径。

  我讲三点意见,通过制度创新化解结构性矛盾。要打破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过渡割裂,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有效形同,形成各金融市场子市场之间功能的互补。要充分利用银行现有网点和渠道的优势,客户可以在银行建立跨银行、证券保险市场的综合理财帐户,直接选择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投资理财,成为客户的一揽子的金融服务的重要平台。不要因为我们的分业监管,让客户的帐户分立。可以探讨建立以大型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尝试综合经营,重组金融格局,极大的扩大证券保险投资交易网络。强化产品交叉销售,平衡客户的储蓄帐户、交易帐户,投资帐户、理财帐户的余额结构。建议银行可从事股票及企业债券发行承销一级市场业务,加快推行资产证券化、扭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失衡状态,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从体制上改变融资和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格局。

  第二,加快业务转型,完善服务功能。商业银行要推进公司信贷业务和投行业务的互动,以适应大型企业肉子渠道和方式的改变。为大客户提供包括银行贷款、债权融资、重组并购、综合理财、风险管理在内的跨市场综合金融服务,满足客户多元需求,并提高收益。组建行业分析师团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收集和挖掘行业发展变化信息,提升银行服务的知识和技术含量。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贸易融资安排要成为商业银行新的竞争热点,要大力发展零售金融,被动的负债要被主动投资、理财需求引导而分流。要推进信息技术创新,完善数据仓库建设,运用技术手段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物理网点的渠道应迅速被电子渠道所替代,中国工商银行今年离开网点渠道这种交易已经达到了30%,

  第三,优化收益结构,提高创新能力,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要协调发展,培育持久和领先市场难以复制的竞争力,要依靠自主创新开放更多的金融产品或组合产品满足客户全面需求。中间业务收入要大幅度提升,迅速扭转目前存贷款利差收入为主的营利格局。先进管理、资产拓宽、资金交易和衍生产品交易电子银行、财富管理、产品的交叉销售和消费信贷、信用卡等业务要成为银行信的收入来源,并努力推进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球化的配套服务。通过积极调整收益结构,降低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给银行创造不断成长的市场价值,因此我再一次呼吁加大金融创新和实施银行转型是中国银行业防范风险和稳健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唯一出路。

  主持人:金融领导人的高峰论坛以姜董事长的精彩演讲而结束。接下来我们就进入金融专家与学者的高峰论坛。由于今天演讲的嘉宾还有七位,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因此请各位嘉宾演讲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之内,谢谢合作。下面我们首先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先生发表演讲。

  夏斌:发表的题目《新形势下金融开放政策应实现八个方面的调整》。毫无疑问,经过27年的努力奋斗,中国总体经济实力之所以能够步入世界前列,开放政策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策,其中包括金融业的开放政策,金融业的不断开放促进了中国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也推动经济的发展,开放也就是全面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两个市场两种资金,可以说是27年开放政策取得及时注目成就的一个形象写照。开放应该说仍然是中国继续进步的一项重要的政策。也是中国崛起一面旗帜。但是正像合格境外投资者国有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设立境内外资保险公司等等重大金融开放步骤,它并不是在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初期,不是在80年代初期,而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出现的一样。中国每一步金融开放政策正确的实施都是中国改革进程走到一定地步的产物。都是随着中国市场市场经济国情的变化而出现的。当前中国的金融形势发生了什么样重大转折性变化?对金融开放决策出现什么样的重大挑战和遗憾。

  个人认为,全球经济的不平衡是当今全球经济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解决全球经济的不平衡需要各个国家政策调整的协调。在这个背景下,调整需要时间,中国必然会出现与世界许多国家不同的状况,一方面经济在高速增长和当前中国国情所决定的渐进的

汇率改革政策,使得外汇增长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从而使国内资金非常充裕,也有一定的长期压力。另外一个方面,很多经济改革项目,民营企业以及中小企业活力的持续处于危机边缘中国金融体系的充足又急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内资金非常充裕,和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是当前我国金融决策层面临重大的挑战,也是当前各项金融政策容易产生分歧的关键,为什么有不同的意见。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形势变化?全面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开放政策,必须做出适当调整,我们仍然要坚持引进继续坚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包括资金,但不是毫无目的纯粹引进外资。我们仍然要坚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政策,但不是毫无目的地纯粹地引入外资,并不是引入外资越多越好,引入外资应该有助于引入国际上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以及有助于引入国际上先进管理技术和外资,要积极地鼓励,一切引入国际上先进管理的技术意图相违背,只能给宏观货币调控制造压力的外资,不能给予支持。这是我个人认为。为此在今后的金融政策上必须注意以下8个方面:1、除了按照WTO的承诺之外,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仍然坚持。但是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以保证有助于引进先进的金融管理与技术。达不到配套要求不应该予以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类金融机构的资本不足或者扩大经营产生的资金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有责任尽快推动组织国内的资金入股,近时期在确保少数大银行、大证券、大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国有绝对控股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可以调整和放宽过去的政策,为什么呢?因为过去的政策为了引资金的政策,在税收方面优惠等等。提高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以增加整个金融体系的竞争活力,大的控制,小的可以放。

  2、根据当前世界游资充实和过去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在中国今后的宏观调控中,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是始终必须关注的领域,当今中国M2除以GDP的比例意味着中国境内根本不缺资金,因此尽快出台境外资金投资境内房地产有所限制的政策。这是当务之急。与此同时,对房地产支柱产业发展的合理资金要求,金融监管部门要鼓励金融创新予以支持。

  3、对外资投资境内实业同样应该有鼓励与不鼓励的区别政策。在国家已经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尽快推出并购融资政策,鼓励中国有增长活力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通过并购融资杠杆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样鼓励经营能力强的金融机构通过并购融资合并收购本类金融机构和其它类金融企业,以国内的资金壮大国内企业资本实力。可以试点发展国内外币债市场。

  4、通过采取相关的措施鼓励外商企业在境内股权投资的同时,发行外币债券筹集外汇引进海外生产线与先进设备,以国内的资金配合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经济增长。

  5、新形势下的金融开放政策应该既包括引进来的内容,也包括走出去的内容,通过金融支持,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GNP,不仅仅是GDP,使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毕竟阶段,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趁着国内资金充裕时期,有有远见鼓励和扶植少数服务行业,包括金融企业走出去,包括并购跨国金融企业,是实现逐步改善国际收支结构,提高国际竞争实力的重要的一步棋。

  6、配合金融政策开放政策调整,我们只要在加快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实现内外均衡确保金融机构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也就是说在基本守住金融国门的前提下,一行三会应解放思想,主动鼓励各个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加快各项金融制度创新,提高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效率,前提是创新要快,只要把国门管住,看好里面怎么做都没有事。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国内资金充裕和资金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的尖锐矛盾,有利于培育国内企业和自然人的金融技术,创造条件实现我国金融国门的进一步开放。

  7、确立动态适度

外汇储备量的理念,过度外汇储备不利于坚持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利于提高我国总体经济运行效率,增加汇率风险,增加不必要的国际摩擦,因此正确判断我国适度外汇储备量,加快外汇体制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对超出适度外汇储备的部分还于企业、还于民,是我国今后金融开放政策调整中面临又一个重大的内容。

  8、近一两年货币信贷形势出现的很多与过去不同的现象表面,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应该抛弃过去传统经验思维,M1和M2增长率明显差异,M2乘数的稳定提高,非银行融资比例的迅速增长,松货币、紧信贷现象仍再继续,尽管在这一两个月增长很快,说明经过长时期的金融改革中国金融市场结构框架比过去丰富多了,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链条和环节比过去更多了,金融体系效率在悄悄地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我们要细心观察到不同时期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并非需要同速度的货币与信贷的增长速度。不同时期同速度的经济增长,并非需要同速度的货币与信贷的增长速度,这是我针对央行可能考虑经验的东西说了这句话。研究新情况,洞察新的趋势,将是正确实施开放中货币政策调控的出发点和关键。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