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会议实录(5)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 11:36  中国网

  郑新立:

  大家上午好,刚才王军同志和张永军同志分别对我们国经中心近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包括经济指数在一季度计算的情况以及对人民币的汇率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张永军在他的发言中,对美国彼得森研究所利用错误的数据,运用错误的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而且在美国流毒甚广,他们的研究对这一错误结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驳斥。我们的这些分析和研究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彼得森研究所他们把错误的结论提供给美国的议员,达到一种政治目的,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够把他们错误的地方让世人知晓。我们这两个研究人员都是年轻的很有才华的研究人员,现在演艺界叫“新星”,我们CCIEE推出了王军、张永军两个新星,我相信他们的研究成果是很有说服力的。

  接下来我想就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做一个分析。国家统计刚刚公布了一季度经济运行的各方面的数据,我想讲的题目就叫经济回升势头强劲,结构调整亟待加强,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的分析。

  2010-04-21 10:09:40

  郑新立: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达到了11.9%,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2%,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历任同比增长119.7%。这三个数据集中地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在今年一季度保持了去年下半年以来回升向好的强劲势头,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局面。概括一季度经济运行的特点,有这么四个特点给大家概括一下:

  一是内需对经济增长继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2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其中汽车销售增长39.8%。这三个数据说明我们在扩大内需方针的指引下,内需驱动型的经济增长不断得到强化。去年我们在出口下降16%的情况下,依靠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投资,实现了8.7%的经济增长速度。国外的经济学家对此作出了一个评论,说“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标志着中国经济增长已经从外需驱动型转变为内需驱动型,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转变”。这个评价我认为是合乎实际的。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内需驱动型的经济增长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是符合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因此是非常可喜的。

  2010-04-21 10:12:50

  郑新立:

  二是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局面开始出现变化。一季度投资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2个百分点,而消费的增长速度比去年同期加快了2.9个百分点。尽管变化的速度不是很快,因为这需要有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来调整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的局面。但是出现这样一种变化,说明我们的经济运行正沿着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有了可喜的进步。因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第一个转变就是要调整需求结构,要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一季度的数据说明,我们整个经济运行的方向是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一个要求来运行的,因此是可喜的。

  2010-04-21 10:13:49

  郑新立:

  三是出口增长由负转正,进出口趋于平衡,一季度的出口同比增长28.7%,扭转了去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进出口的顺差14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79亿美元。进口增长了64.6%,出现了超常增长,这说明中国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其拉动能力不断增强。一季度我们出口增长百分之六十几,这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也是很少有的,那么这个增长说明我们对其它国家的商品的吸纳能力大大增强了。从这里面受益的国家,受益最多的是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这两年日本的经济增长百分之七十左右都是向中国出口拉动的,尤其是汽车超常增长,带动了日本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增长,对日本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国也是这样,韩国这些年是从中国市场上受益最大的,连续多年对中国出口都是贸易顺差,所以有些经济学家提出现在已经到了依靠中国市场来拉动全球经济的时代了。

  过去很长时间内,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是美国,特别是我们东亚增长模式,主要就是靠美国的市场,靠出口拉动型实现了经济的起飞,包括日本,四小龙都是这样的,现在风水轮流转,转到中国来了,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总量中间不大,但是我们的增量在全球是最大的,因此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已经超过20%以上,超过美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的发动机,这就是预示着今后哪个国家愿意跟我们做生意,哪个企业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哪个国家和哪个企业能够抓住和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像美国议员那种想把中国经济打压下去,有不可告人目的,所以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拉动世界经济复苏最大的力量。

  2010-04-21 10:15:08

  郑新立:

  四是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下降有利于改变通胀预期。三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2.5%,比上年末回落5.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29.9%,回落了2.4百分点,说明去年上半年贷款超常增长的局面已经得到控制,这有利于把目前低通胀的状况继续保持下去,有利于保持经济的稳定。我们M2、M1分别为22%和29%的增长速度,仍然是一个适度宽松的政策,增长速度仍然比较快,但是比去年超常的增长速度略有下降,这是符合我们宏观调控目的的。今年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这个开局增强了全国人民彻底战胜全球金融危机的信心。实现今年宏观调控的目标,我们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有多快,关键是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不能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也就是说,我们要在结构调整上取得进展,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

  今年年初,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负责同志“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班”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今年我们在保增长方面的压力小一些,我们要集中精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突破。这样我们才能为“十二五”的发展鉴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只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进展,才能进一步释放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2010-04-21 10:18:08

  郑新立:

  由于转变发展方式,第一个转变是调整需求结构,通过需求结构的调整,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就能拉动今后10年到20年的经济增长,第二个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就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增加居民收入,把结余下来的劳动力吸纳到第三产业来,所以第二个转变也是不可缺少。第三个转变就是把经济增长由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劳动者素质来实现经济增长,这样就能够使我们的经济真正走上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所以今年我们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强化内生型增长机制的作用,要创造条件,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因此,财政政策的运用,应重在鼓励居民消费、鼓励民间投资、鼓励第三产业发展和引导贷款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去年以来我们实施的扩大内需特别是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应继续坚持下去,并根据新的情况,采取新的政策措施。

  2010-04-21 10:20:42

  郑新立:

  要继续防止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投资的过快增长,加快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去年在这方面结果可以说是弱化了,去年我们粗钢的产量达到5.6亿吨,钢材产量达到6.9亿吨,水泥的产量达到19亿吨,这个产量占到全世界的50%左右,我们把全世界高耗能类、高污染的东西都拿到中国来生产,我们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了,把污染都留在我们这儿了。所以我们要控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发展,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劳动密集,包括第三产业的发展,它们的发展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比较低。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