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会议实录(4)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1日 11:36  中国网

  张永军:

  几年期间,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用消费价格缩减之后,房地产价格上升了70%多,快一倍。但是德国当时在这种情况下,只上升了5%左右,一个是股市的泡沫,德国要比日本轻得多,另外房地产方面,德国没有泡沫,日本的泡沫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后来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实际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别,日本失去了十年,现在看不止失去了十年了。而德国,在两德统一之后,经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很快就缓过劲来了,走上了比较好的发展轨道,在这个过程中,两国货币政策上有一些差异。

  在八十年代,一直到2000年,不同阶段的平均增长率,我们能看到,破裂之后,1991到2000年的阶段,日本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好转,其他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从平均增长率都能看到。

  2010-04-21 09:56:27

  张永军:

  我们还想讲一点,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实际上从购买力评价的角度能看得出来,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应对货币政策上有差异之外,本身货币升值来讲,跟国内水平相适应的比较来看,我们能看得出来,日本的汇率,在1985年的时候,它的汇率和购买力平价决定的汇率,实际上已经有点高了,当然这个仅供参考。而德国稍稍低于购买力平价的汇率,可能德国本身有小幅的升值空间,而日本的升值空间本身就很小,或者说没有,这种情况下尽管升值幅度一样,因为基础条件不一样,造成后来的差异比较大,这是1985年的情况,我们看得出来,德国是在趋势线下面,而日本在趋势线上面。

  1990年的情况,经过大幅度升值之后,德国也到了趋势线上面,但是实际上偏差还不是很大。日本汇率升值之后,所处的位置已经远远要高于发展水平和购买力平价所决定的正常的汇率水平,我们能看到,在1990年的时候,当时的芬兰、瑞典也是远远高于趋势线的,这也是他们后来出现经济衰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0-04-21 09:57:48

  张永军:

  当然,关于购买力平价的研究,好多研究认为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问题,我们能得出来,这个线从5000美元之后,是比较好的,5000美元之前,人均收入水平更低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是太好,而且差别比较大,但是我们的研究里,这里没有图,但是我们看,把低收入国家都去掉,我们只看OECD国家,这个关系依然存在,日本的汇率本身就是在趋势水平之上的,实际上当时没有特别大幅度升值的空间,德国是在趋势线之下。

  另外,相关的一个成果,比如说搞世界经济史比较有名的欧洲经济家麦迪逊做的世界经济GDP统计数据和相关重要数据统计里面,有一个简要的结论,在1985年的时候,西方几个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按他的估计有小幅的升值空间,高的百分之十几,低的百分之十不到。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日本、德国升值一倍,其他国家少的也升值60%,当时他们普遍的升值幅度都太大,不光是日本,后来法国、意大利等等国家,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像英国,1992年之后也出现了问题等等,在那个阶段升值幅度较大应该说都是有关联的,那么当然这个图,我们刚才讲了,除了汇率水平之外,与英币升值政策有差异,这也是后来经济实际之间出现明显差距的真正原因。

  2010-04-21 10:02:09

  张永军:

  我们能看到,黄线是德国的,粉红线是日本的,可以看得出来,当时日本在超低利率的水平上停留的时间比德国长得多,这也是日本当时出现泡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当然这个图我们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所使用的利率,各国的指标不是同一个指标,各国的绝对值比较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各国的自身的时间比较是有意义的,能看得出来利率本身升降的变化。

  2010-04-21 10:03:29

  张永军:

  五、人民币汇率并未明显偏离合理的均衡水平

  我们刚才讲了,根据EP比例和人均购买力平价法GDP之间的关系,目前中国EP比率,实际上没有明显偏离这一趋势,应该说,跟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大体吻合的,这不像我们之前,如果把中国的数据划成一个时间序列的话,可以看得出来,中国在1994年那次汇率改革之前,从八十年代初一直到94年那一次,可以看得出来,这个比例是高于人均GDP决定的水平,我们当时的汇率不断贬值是有合理依据的。到了1994年,当时汇率大幅度贬值,是合理的一个选择。之后市场汇率出现了升值的过程,又慢慢地回到了人均GDP决定的趋势水平附近。

  我们根据这样一个比率,根据这样一个方法与模型,估算了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我们认为,目前人民币汇率没有明显低于合理均衡水平,人民币不需要升值,目前的情况跟中国目前经济各方面的情况是比较吻合的,如果升值的话,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2010-04-21 10:04:27

  张永军:

  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在危机后,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去年大国里是中国和印度,当然我们比印度的增长还要好得多,再加上我们的经济规模要比印度大得多,因此中国经济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说按照现在美国所要求的,我们人民币大幅升值,这种情况很可能会造成中国经济比较好的增长势头会被打断,不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我们能看到,2005年以来,实际上人民币无论对美元也好,另外根据实际有效汇率也好,名义有效汇率也好,无论哪个指标,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足够大了,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明显升值,未必能把中国的顺差调下来,因为我刚才讲了,这些顺差跟加工贸易、跟其他因素有关,而不是汇率造成的,反而有可能对中国的价格体系造成冲击。我们都知道,国际经济学上会讲到,汇率的变化对于贸易品的价格和非贸易品的价格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升值幅度比较大,造成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价格体系比较大的冲击,造成我们国内价格体系的扭曲的话,显然对我们经济发展产生明确的不利影响。

  2010-04-21 10:06:08

  张永军:

  另外,我们也可以讲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不利于中国,其实也不利于美国,一方面,在目前中国保持这么好的发展态势的情况下,像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进口大幅度增长,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已经大幅度减小,我们的不平衡状况实际上得到很大程度的校正了。如果我们继续升值的话,因为中国商品,一些日用品占的比重大,其他国家未必能替代中国的商品,这样就有可能损失美国广大中低消费者的利益,他们购买商品要花更多的钱。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这么多人在失业,如果人民币再升值,商品价格再上涨,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如果说升值的话,这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尤其是美国的公司,在中国投资规模也很大,这样对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利润也会产生明显的挤压作用,这也是不利于美国经济恢复的。

  综合这些方面,我们把一系列的成果做了一个简要性的介绍,我们认为,目前人民币如果像国外要求的那样,比较快地升值的话,对美国,对中国,对世界经济,都是不利的。

  2010-04-21 10:07:48

  主持人 王宪磊:

  谢谢张永军研究员代表CCIEE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人民币汇率问题也是当前国际经济、世界经济的焦点、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对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国家的博弈是中长期的过程,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这个问题。下面请CCIEE常务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新立教授就我国的经济形势作主题报告。大家欢迎。

  2010-04-21 10:08:58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