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衰退影响中国几何 国内外经济大师激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4:20 第一财经日报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走势已不仅仅是中国“自身”问题。国际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对中国经济增长联动的探究已经成为当下宏观学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似乎仍没有“见底”,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细心者也发现中国最高决策层开始多次表示,外部风险在不断增加,这给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尤其是短期政策实施形成了压力。温家宝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必须“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及时灵活地采取相应政策”。

  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由此将更加“灵活”、“机变”,官方与学界已密切关注来自大洋彼岸的情况,以“相机抉择”。美国能源部情报局3月11日曾表示,2008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收缩,这是政府指出经济衰退的第一份官方预测报告。

  来自美国的这份预测报告中称:“今年上半年,美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略有下降,2008年总的增长速度为1.3%,是自2001年以来增长率最低的一年。”能源部情报局经济学家纳西尔·希尔吉说,按年率计算,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将收缩0.5%,第二季度将收缩0.7%。

  此前,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都发表观点认为,美国经济衰退已是事实,他们认为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收缩就是衰退。

  如果美国经济进入长时间的衰退,那么中国经济所面临的也不会是一场短期“战役”。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明朗”,中国出口的削弱、“后次贷”时期美国持续减息的货币政策将牵制人民币升值空间,这些都有待观察。

  昨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围绕上述话题,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与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长史蒂芬·罗奇对此都发表了观点。

  “美国经济问题是当前世界经济的根源问题,全球都在受此影响。”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表示。他和罗奇都认为,全球其他经济体要与美国的衰退之间“脱钩”,似乎非常困难。罗奇尤其指出,美国的危机目前看似乎只是“开始”,严重性超出此前预期,中国难以“免疫”。但来自中国的两位演讲者的观点都比较乐观,对中国应对“风险”作了比较平衡的估计,他们指出美国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中国会采取不单一针对美国、多元化的贸易政策以及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身经济增长质量,推高内需来应对“外部”冲击。

  宋蕾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