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树清:对并购中的控制一词应再认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2日 15:38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专电 (人民网前方报道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今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2020:发展目标和政策取向”。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在发言中提出对并购中的“控制”一词应再认识,他认为,不管占有多大的股份,很多意义上是控制不了对方的。所以,并购中“控制”概念不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需要考虑因素。 以下是他的发言实录: 我想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的确需要一个完全认真研究和并购的时机,因为中国经济经过30年高速增长以后,我们积累了很多的金融资产。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我们至少有官方和民间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可是我们在海外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大概到去年年底也就一千亿美元,这显然是不成比例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国际化了、越来越全球化了。像我们的银行,刚才工商银行的姜董事长说到,他们收入利润的贡献是300%来自海外,这比我们水平还高,比我们高100%,我们比他们少一半。这多少还是在其次,主要是我们感觉到服务,我们的客户和获取海外的信息,培养我们的人才,分散我们的风险,这都需要我们走出去。 但是走出去又有很多的风险,我们确实是做了一单很成功的并购,在2006年,收购了美国银行(亚洲)。过去一年,我们大概专项的研究做了26项,但是一例也没成功。最主要原因是觉得风险太多,不是汇率的风险,是利率的风险,要不就是整合的风险。当然还有被收购对象所在国家不太友好,不给我们提供收购的便利条件,很多市场经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原则,涉及到外国公司并购时,就不讲市场经济原则,所以这些案例都没有成功。但是我们也不着急,我觉得更重要的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中国的公司要谨慎一些,更小心一些。因为我们在这些领域确实没有经验。 根据我们的体会,我想说几点需要大家来一起讨论的。 首先,关于海外并购,不管是中国的企业,还是外国的企业,最重要的要看是不是业务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是不是主营业务的需要,是能够带来核心竞争力的,能够给市场和消费者增加福利的,而不是为了简单的贪图规模扩大、制造市场影响、新闻媒体效果。我记得报纸上这么多年都改不了这个习惯,只要并购做得越大,大家愿意关心和炒作。至于是不是真正有多大效果,能不能像我前面说的,能不能给当事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增加,给消费者和市场能不能带来好处,为我们股东(我注意到现在我们有的大股东很关心我们的并购)能不能带来额外的收益,研究的不多。我说不光是中国的,国际上并购也有。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第二,大家可能谈论很多,无论是主张,还是反对,担心或者希望,所谓在国际跨国并购里“控制”这个概念,是不是有点过时了?实际上,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一个公司达到对另一个国家的企业,不管是占有多大的股份,真正控制了,我觉得这是很难说的,很多意义上你控制不了。所以我觉得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的,控制的概念不应该再去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并购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了。 像我们这样的银行,一开始我们就不主张去国外直接控制或者经营什么企业或者行业。我们肯定一开始就是地方化的,管理团队肯定是当地化的。这个公司,15%是建设银行持股,55%、65%,甚至100%,我觉得和现在没有任何区别,遵守当地国家的法律、尊重市场,我们控制不了什么。如果说进行破坏,那是完全另外一个问题。到现在为止,通过并购进行破坏,可能性很小。比方说我们在美国国债市场上有很大的比重,在期货市场有很大的比重,是数一数二的投资者,我们去破坏这个市场,那是不大可能的。所谓对控制的担心也好,支持也好,都是没有必要的。我觉得这个概念有点过时。不一定说得对。 第三,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相互的沟通和理解。正如前面两位讲到的,毕竟跨国有很多问题,比如政治的、文化的、法律的等等种种原因,我认为沟通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与外部审计给我们省了很多事,大家的担心和疑虑以及怀疑,就都不必要了。因为你不可能自己要做这个调查做得很细,只要有外部审计,有市场监督,有媒体的监督,我们就应该相信他们。说句老实话,你不相信也没有用。 最后一点,还是要提醒,能不能有关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待中国公司和中国银行在海外的并购活动态度更积极一点,或者说至少中立一点,这样对推动我们经济全球化,推动我们效率的提高,推动我们整个全球经济和社会的福利都有好处。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