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移动:责任与卓越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17:35  《国企》杂志

  中国移动:责任与卓越

  基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的认识,中国移动提出“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的社会责任观

  文|本刊实习记者 梁益畅

  2008年1月17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 “绿色行动计划”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力争到2010年中国移动每单位业务量耗电量较2005年下降40%,对比2005年能耗水平当年可节电80亿千瓦时。”

  根据能源专家测算,按1公斤标准煤发出3千瓦时电的标准,节约80亿千瓦时电等于减少27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0万吨,相当于140万辆轿车行驶1年的排放量。

  中国移动总经理王建宙曾在一次会议上说:“中国移动已经有二十八万个基站,每个基寨都需要电源和空调,即使对我们这样的行业来说,节约能源也变成很实际的问题。从我们成本构成来说,电力消耗成本越来越大。”

  关爱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力求以环保的方式提供服务是中国移动的理念。同时,作为向全球3亿多客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移动秉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价值观,努力建设日臻强大的信息社会,不仅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而且对国家、人类社会的进步负责。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以“正身之德”而“厚民之生”,成为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基于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的认识,中国移动提出“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 的社会责任观。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中国移动坚持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善尽经济责任 —— 尽已之性

  雷林是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应届毕业研究生。他说,自从开始找工作以后,手机从来不敢关机,怕漏掉用人单位通知面试的电话,自己似乎也犯了幻听的毛病,经常以为是自己的手机在响,结果拿起来看又不是。如果他是山东移动的用户,就不用为这个问题烦恼了。

  2006年,在广泛调研之后,山东移动根据客户在关机、通话中保证通信畅通的需求,推出了“全时通”(来电提醒)业务,让客户不用担心漏掉任何一个来电。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变化,投放市场后却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不到一年时间就发展客户1500万户,每年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新业务收入,山东公司实现了由单纯的语音销售向语音与数据融合的转变。

  尽己之性,是中国移动对经济责任的态度。

  在王建宙看来,中国移动只有坚持精益求精,追求高标准的公司管理与运营,以创新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与利益相关方共同成长,才能为顾客提供卓越服务, 为投资者创造最大价值,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002年,中国移动创造性地推出了“移动梦网”模式,有效整合了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等各方资源优势,形成了移动数据领域良性的生态环境,拉动我国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2005年,该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前的创新意识,也给中国移动带来了超级好成绩。中国移动通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服务于世界上最广的客户群体。截至2006年9月底,拥有基站218503个,交换机容量近4.3亿户,拥有3.04407亿客户。

  据专家测算,2003-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所创造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持续保持在1.1%以上,同期对国民经济总需求的拉动保持在2.2%以上,有效发挥了优质国有资产对宏观经济的推动作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累计上缴利税1670.08亿元,创造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超过230万个,更重要的是,作为核心环节拉动了产业链上其他各个节点的增长,提供了超过20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为社会整体的安定、繁荣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善尽社会责任 —— 尽人之性

  尽人之性,是中国移动对社会责任的态度。

  中国移动希望通过自身的执着追求和付出,助力利益相关方和社会整体发展的责任,以创建更加美好的信息社会为目标,努力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和谐成长。

  网络覆盖能力和网络运行的稳定性不仅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为社会发展承担的责任之一,也是考验移动通信运营商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标志之一。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区域地形差别大,如何达成广泛的网络覆盖、确保全程全网的良好通信质量,是我国通信行业面临的一项世界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移动承担了超常的重任。

  青藏铁路曾经是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2006年7月1日,随着首趟进藏列车从青海格尔木车站开出,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正式通车。与此同时,随着2006年6月28日长江北源楚玛尔河移动通信基站的开通,中国移动实现了对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80%以上的覆盖,开通了世界上连续海拔最高(连续350多公里,海拔4600米以上)的GSM 网络,为青藏铁路的运营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

  然而,在高原上每一个高高耸立的基站背后,都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施工困难。青藏铁路沿线自然环境恶劣,高寒缺氧,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在海拔4800米的高地,大雪、冰雹常常不期而至,中国移动的建设者在光秃秃的山包上无处躲避,只好用衣服蒙着头,避过一时。罡风不分阴晴雨雪,昼夜劲吹,徒步行走已属不易,扛着电线杆更是举步维艰,人的体力耐力几近极限。在无边无际的草原荒漠中,在车辆不能通行的地方,建设者只能靠人扛牛驮,把设备运送到目的地,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冻土地上,建起了一个个基站。

  背负着建设“无处不在”的优质移动通信网络的使命与责任的中国移动建设者,克服了异常艰苦的施工条件,用移动通信的“天网”覆盖了青藏铁路这条举世瞩目的“天路”。

  西起珠穆朗玛峰,东到黄海之滨,北至白山黑水,南到西沙群岛,都曾留下中国移动员工辛勤的汗水和足迹。到目前为止,中国移动的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华大地上97%的人口。在这样一张大网上,接通率达到95.60%,掉话率仅为0.74%,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优质网络。

  2006年“五一”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名游客,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库布其沙漠徒步探险。由于自然气候环境恶劣和探险者经验不足,途中遭遇险情。凭借中国移动通信出色的网络覆盖,遇险游客用手机报警后,得到了当地警方的及时救援。

  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闭塞一直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截至2003年底,我国未通电话的行政村比例为10.77%。7万个未通电话的行政村,90%以上集中在中、西部欠发达省份。为此,数以万计的“村村通电话工程”建设者,克服重重险阻,将移动通信基站修进了四川、青海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甚至没有通电、通路的偏远农村地区。

  2004年至今,在信息产业部的统一部署下,中国移动通信累计为“村村通电话工程”投资约13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6年9月30日,据信息产业部统计,中国移动通信为29773个行政村新开通了电话,直接将我国行政村通电话比例提高了4.3个百分点。

  “村村通电话工程”在全国各地广泛展开后,中国移动又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出发点,在全国建设了统一的“农村信息网”业务平台。该平台采用统一的语音、短信接入号12582和网站服务域名www.12582.com,提供了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农业科技、价格行情、市场动态、供求信息、农业气象、劳务信息、预警信息、生活保健等十大类涉农信息,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信通”服务。

  过去,农民常说“要致富,先修路”。现在农民们明白,致富不仅要靠修路,还要靠中国移动的“农信通”。通过“农信通”提供的信息,农民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了解最新信息,避免以往信息闭塞造成的损失。

  2006年7月,湖北农村“稻飞虱”虫灾大爆发,为近十年来所罕见。灾情发生后,中国移动通信立即行动,充分利用“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做好虫灾防治的信息支撑及服务工作。积极协助政府向乡镇客户群发100多万条短信,提示凡是有虫灾防治信息需求的客户均可拨打热线电话咨询,并免收信息费。在运作中,根据用户虫灾实际情况,话务员在接听农户呼入时做好记载,并及时进行跟踪回访。对有些仍不理解防治方法的客户,派人员与“农信通”专家亲临现场,为农民解难。每天电话咨询量达上万人次,发送防治措施短信50万条左右。

  这场“稻飞虱”歼灭战,挽救了湖北全省近30万亩受灾田地,每亩增收可达350斤左右,直接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

  重庆梁平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都有近20万人外出打工,但由于就业信息匮乏,外出务工缺少规模性和组织性,不少农民因虚假就业信息上当受骗。

  2006年,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大旱,农业严重歉收。梁平县通过“农信通”短信向全县6000多户农民发送了“到新疆摘棉花,务工时间8月底至10月底,政府补贴路费每人200元”的就业信息。短短半个月,就有2000多人打电话咨询。两个月内,近1000人赴新疆采棉,人均收入2500元,最高个人收入达 4000元。

  善尽环境责任——尽物之性

  尽物之性,是中国移动通信对环境责任的态度。

  中国移动力求以环保的方式提供服务,致力于减少企业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关爱环境、节约资源,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和可再生资源使用,以移动通信特有的方式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追求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

  目前,国内废弃手机数量巨大,并且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在国内没有健全的回收市场、没有良好处理模式的背景下,2005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联合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共同启动了“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

  “绿箱子环保计划”活动在全国40个重点城市中展开,约有1000家中国移动通信自办营业厅和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各约150家销售中心和维修服务中心设立了专用于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的“绿箱子”。

  “绿箱子环保计划”建立了开放的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平台,可以让更多的通信企业和用户参与到通信环保事业中来,提升了整个行业的环保水平。2006年4月,波导、LG、联想、NEC、松下、夏新等六家手机生产厂商加盟,“绿箱子环保计划”在全国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绿箱子环保计划”得到大众积极响应,山东移动在上千家自办营业厅和各手机卖场设立的“绿箱子”,不到两个月就回收废弃手机、电池及配件近2万件。

  在通信基站的建设上,中国移动不仅对其辐射指标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标准,而且在天线外形上也力求做到与环境相协调,有些设计还成为当地一景。中国移动在北京开展了基站天线美化工程,美化“两环三线”周边环境,以支持“绿色奥运”。在基站、光缆、汇聚点机房和管道的建设中,主动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市民提供便利。

  江苏移动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依据国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积极主动地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将所有已开通和当期待建基站全部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此后每期基站扩容工程也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日常经营中,中国积极移动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倡导员工提高节约意识,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中国移动不断创新,向个人、企业及行业提供丰富的移动通信应用,使之日益取代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由此推动办公资源、交通资源以及能源节约,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在上海,电子充值卡的发行获得了广泛赞许。当客户需要购卡时,POS终端自动将充值卡数据直接打印在纸面上。这一举措能够避免运营中传统充值卡仓储、物流必需的物质消耗,而且打印纸能够降解,比不可被降解PVC材质更环保。目前,上海公司每月发行充值卡5.5亿元,其中电子卡为3.5亿元,占发卡量的63%。

  江苏移动2006年开始推广“旧卡新用”业务,同时开展SIM卡“卡体回收”。仅到2006年9月30日,江苏使用旧卡新用业务的用户数就近3万个,有效节约了卡、号资源,同时,全省共回收SIM卡逾70万张。

  一点一滴的环保行动,不仅使我们的通信世界更加绿色环保,而且消费者也得到了更好的服务。

  在2007年1月9日的中国移动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上,王建宙曾分析指出,在2006年财富500强排名表上,中国移动在22家上榜的电信企业中,市值排名第一,利润排名第五,收入排名第11。但是,在《财富》最受尊敬的企业排名中,中国移动在电信企业中仅位列第15。现实让王建宙认识到中国移动在市值、利润、收入等硬实力方面已有巨大竞争力,而综合实力还有很大差距,其中社会责任是很重要的部分。

  王建宙当时表示:“以后我们每财政年度都会发布企业责任报告,这只是个开端,仅有经济效益是不够的,大型企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以“诚”为出发点的中国移动,社会责任的道路已经越走越宽。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