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香港接力棒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13:59 《华人世界》

  “大佬”霍英东已驾鹤西去, 邵逸夫、郑裕彤也早已耄耋老矣, 李嘉诚、李兆基虽壮心不已, 毕竟暮年。

  今天, 这些创造近代香港经济奇迹的人物, 不得不将权杖交给年轻的一代。

  事实上, 不但这些香港商业领袖的后代, 已接手或即将接手他们手中的权杖, 而且更多平民出身的新一代香港人, 也已凭个人奋斗和坚持,成为商业新秀逐渐“接力”老一辈,活跃在香港各行各业的舞台上。

  今天, 新一代香港人以惊人的速度在社会各个领域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江山代有才人出”是无法阻挡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的自然规律, 但这十年中香港人才的集中爆发, 并且频率如此之高、范围如此之广, 在令人惊喜之余, 更发人思考——是什么引发了香港的新一代的“接力”热潮?原因很多: 全球化经济、新技术年代、亚洲经济的复苏、香港企业家的断层……但所有这些原因都比不上——香港回归。

  就是在香港回归的这十年, 香港充裕的资本才更大规模地在内地寻找到机会, 香港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也因内地的支撑而获保在亚洲的地位, 而1997 年香港的金融危机和2003 年的非典危机更是因中央政府的大力扶持才使这座城市不至陷入困境之中。

  更重要的是,1997—2007 年这十年, 恰恰是中国内地经济高速发展、和平发展形象日渐清晰的十年;这十年, 香港各界人民加深了对祖国的认同, 这种身份的认同更激发了越来越多新生代香港人的创业激情和拼搏精神。

  1997—2007 年, 新一代香港人抓住了这十年的机遇, 他们是香港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的“接力棒”——他们承接了两个不同时代的过渡期,他们引领一个新香港走向未来!

    主题链接:

 新青年新香港 26日
 李泽钜:全面接班进行时 26日
 李家杰:生意慈善两边走 26日
 曾智明:金利来世界的成功男人 26日
 吕耀东:企业家族新赌王 26日
 蒋丽莉:香港应做组合人 26日
 凤凰涅槃曾子墨 26日
 闾丘露薇:玫瑰从战火中来 26日
 陶荣:传承香港精神 26日
 陈易希:香港摘星少年 26日
 陈艺贤:希望香港成为健康都市 26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