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闾丘露薇:玫瑰从战火中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6日 15:22 《华人世界》

  闾丘露薇, 上海出生,毕业于复旦大学, 后移居香港。1997 年加入凤凰卫视,任记者、主持人至今, 采访报道过许多世界政要和重大国际事件。2001 年“9·11”事件后, 她作为战地记者,深入阿富汗前线。2003 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巴格达遭到轰炸时, 她是在巴格达市区进行现场报道的惟一一位华人记者。

    本刊记者/ 黄庆时

  对于闾丘露薇来说, 没有在地球上飞来飞去已经有段时间了。6 月中旬, 在哈佛校园结束为期一年学习的闾丘露薇, 刚刚从美国飞回香港就接受了《华人世界》的约访。

  作为一个新闻人, 闾丘露薇自身也是新闻的焦点。由于经常要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地球上发生突发事件的各个角落, 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对她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一直以来,媒体想抓住闾丘露薇采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玫瑰从哈佛归来

    去年7 月22 日, 闾丘露薇在凤凰卫视完成了最后一次出镜, 之后收拾行囊, 与同事互道珍重, 起程远赴美国

哈佛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

  “我拿到了尼曼学者奖学金, 要在哈佛待到明年6 月底。”她这样和同事们道别。

  “放下手头的工作回到校园读书,对我的确是一种考验。因为每天都有太多的新闻事件, 太多的诱惑, 会让我产生质疑: 我为了读书放弃采访许多新闻的机会, 值得吗?”不过, 她告诉《华人世界》:“我需要知识和理论的积累, 也需要思考角度的多元化, 这些需要花时间静下心来, 用脑、用心吸收原本自己不懂的东西。有的时候需要慢下来, 蓄积体力, 这样接下来才有能力跑得比别人快。”

  “我从美国回来的第二天, 就到台里上班了。现在仍然是凤凰卫视的采访总监, 负责全球记者站的采访安排, 同时还做一个‘总编辑时间’的栏目, 这个栏目原来是别的同事在做,回来后领导觉得我可以做这个节目,我就接手做了。”

  “别人都说我是工作狂, 但是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既然回来了, 就可以上班了。当然, 我要是休息一段时间领导也不会说什么, 凤凰的领导对公司人员的管理很宽松, 我上班是因为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和理解不一样而已。”她这样表述她对工作的理解。

  玫瑰的成长历程

    “我喜欢我的工作, 不但可以接触不同的人事, 更重要的是, 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观的态度来对人和事。”她说。

  与闾丘露薇交谈, 是轻松和享受的过程。带有磁性的女中音传递的是智慧和祥和。

  “我出生在上海, 并且在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从小时候开始,我一直感到自傲的是, 中学和大学读的都是别人心目中的名牌, 回想起来,我要感谢这两所学校, 华东师大二附中和复旦大学。”

  工作方面还算顺利, 小时候的理想是当记者, 结果从初中开始, 就做起了上海《青年报》的学生记者, 十分有趣。大学毕业后, 因为当时外资企业吃香, 加上想提高英文水平, 还有就是工资高, 于是去了一家国际性的会计公司当起了会计员。后来因为一则广告, 我进入传媒这行。

  我真正做记者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来了香港。十几年前, 在内地要是想进入电视台和报纸是很困难的事情。香港相对比较自由, 更加注重竞争。

  移民香港后, 我原本打算在会计公司继续做下去, 但是一天看到报纸上传讯电视的招聘广告, 于是寄了一封应聘信, 结果不到两天就让我去面试, 不到一个小时, 就告诉我录取了,于是我成为电视台的编辑。不过国际台的工作并不能满足自己, 之后我转工, 在无线行星电视台任记者。由于电视台的观众以台湾为主, 常常会觉得在采访题材方面受到制约, 直至到了凤凰卫视中文台。

  我是在香港回归前两个月从香港一家最大的电视台进入凤凰卫视的,那时候的凤凰卫视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台, 我进去时凤凰卫视只有两名记者。

  当时中文台刚刚开始《时事直通车》这个新闻节目, 现在再回头看,当时真的很不容易。因为是新台, 所以在刚刚外出采访时, 经常会受到同行奇怪的眼光, 并不把我们归为新闻一类, 不过现在, 可以感受到来自同行的认同。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 除了负责每天的新闻采访工作, 我还和严力耕一起主持财经节目——《经贸周刊》。在这段时间内, 我参与了多项大型的采访工作, 包括克林顿访华、江泽民访日, 而朱镕基访美是最难忘的, 因为在十多天内, 走遍十多个城市。而在江西九江采访抗洪前线, 虽然辛苦,但是值得。闾丘露薇这样告诉记者。

  玫瑰盛开得益回归的香港

    阿富汗战争打响后, 凤凰卫视决定派记者前往阿富汗去采访。闾丘露薇率先报了名, 并成为第一个进入阿富汗的战地女记者。

  在

伊拉克形势日益紧张之时, 凤凰卫视准备派记者去伊拉克采访。闾丘露薇再次主动请缨, 尽管亲朋好友纷纷劝阻她, 她却异常坚定:“生命是非常宝贵的, 但作为一名记者, 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我热爱记者这个职业, 所以, 我要为它负责。”

  随后, 闾丘露薇告别家人和同事,来到了前线, 成为了伊拉克战场上一朵耀眼的“战地玫瑰”。从此,“战地玫瑰”是成了闾丘露薇的一个代号。

  谈到这些, 闾丘露薇表示, 她的这些经历是得益香港的回归。

  “回归对香港人、凤凰卫视和我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香港是个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潮思想的地方。香港回归后, 香港人明白今后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香港, 还可以依托、依靠内地的巨大空间和市场。所以香港人就迫切需要了解内地的资讯, 这就给凤凰的发展带来机遇。如果没有回归, 凤凰卫视也不可能有现在的发展, 而凤凰的强大也给我们凤凰人创造了机会, 凤凰其实是个平台,一个让人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闾丘露薇这样评价香港的回归。

  对于香港今后的发展, 她这样认为,“只要新一代的香港人能传承法制精神, 平等自由竞争的精神, 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先进文明的思想和理念, 香港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我很珍惜现在的这个平台, 没有想过离开香港和凤凰, 我会继续在凤凰卫视这个人才济济的大家庭里不断完善自我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