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金融机构仍存结构失衡矛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03:21 中华工商时报

  央行上海总部报告认为应防范股市可能引发的负面连锁反应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近日发布的《上海金融稳定报告(2007)》指出,上海经济金融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如投融资结构不够协调、经济增长对间接融资依赖度过高、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结构失衡等矛盾依然存在。该《报告》同时披露,2006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量达到60.95万亿,同比增长76.26%。

  据统计,2006年,上海企业融资总额中,股权融资的比重为8.4%,债券融资的比例为13.9%,企业融资绝大部分仍依靠传统的银行信贷方式。商业银行负债短期化,资产长期化、集中化的矛盾加剧。

  《报告》指出,从全国范围看,流动性过剩是经济失衡的具体表现。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下,尽管央行施行一系列紧缩性政策,但仍然难以完全消除流动性过剩的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在上海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在人民币升值及宏观经济局面带来的普遍乐观态度的综合影响下,资产价格上涨是2006年突出的现象。

  这份《报告》认为,2006年上海证券市场的大幅上涨,资金驱动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作用因素。快速上涨的股指和巨大的市场交易量,容易掩盖资本市场的深层次矛盾。一旦预期发生改变,资产价格的波动与震荡,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个人资产大幅缩水、金融机构的呆坏账增多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影响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对此需予以防范。

  2006年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是国民生产总值的1.81倍,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风险仍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尽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正逐步恢复,但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方式仍较为滞后。所以要关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的变化。

  一些外资银行已经获准在上海成立外资法人银行,并将全面开展人民币业务。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外资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或分支机构将进一步增加,市场份额也将进一步提升。对此,这份《报告》提示称:“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进入上海的外资金融机构,通过不同的子公司分别在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取得经营许可,这些在外国已经采取综合经营的金融集团,实际上在上海已经开始取得综合经营的优势,并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对中资银行构成一定压力。”(20C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