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消协声明称自己是法定组织 应当得到政府支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7日 14:58  新浪财经

    4月13日,中国经营报发表题为“收编中消协”的文章。文中提到“从2007财政年度开始,中消协全年所有的运营费用将全部从中央财政拨付的750万元资金中支取”。对此,4月17日,中消协给新浪财经发来中国消费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母建华答记者问一文,回答关于国家财政750万收编中消协相关事宜,文章称中国消费者协会是法定组织,有法定职能,应当得到政府支持。以下为此文全部内容: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法定组织 有法定职能 应当得到政府支持

  ——中国消费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母建华答记者问

  记者:“近日媒体的有关报道中,对中国消费者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有不同的说法,请您就这个问题详细谈谈”。

  母建华:

  一、中国消费者协会是政府部门主导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1981年,联合国亚太经社组织在泰国曼谷召开保护消费者问题磋商会,国家商检总局的领导同志参加会议后向国务院呈送报告,建议成立消费者协会组织,由“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协调,对外挂保护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的牌子,由有关部门参加。”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主任的江泽民同志亲自签报了这个报告,国务院六位副总理——谷牧、薄一波、方毅、余秋里、陈慕华、姬鹏飞等圈阅并同意了报告内容。其后,国家工商局、国家标准局、国家商检局两次联名给国家经委写报告,提出成立全国消费者协会的意见,国家经委于1984年批复同意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并“要协会挂靠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业务上接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标准局和国家商检局的指导。”此后,三家发起单位又联名向国务院呈送了“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报告”。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成立。

  二、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国家法律授权、承担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职能的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职能:(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二)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三)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四)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五)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可以提请鉴定部门鉴定,鉴定部门应当告知鉴定结论;(六)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七)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这些全部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职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定向授予消费者协会七项职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消费者协会的重视、肯定和支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协组织全面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积极开展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安定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履行七项职能,努力构筑消费者教育和咨询服务、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救助等“三大体系”,从消费维权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做好各项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

  三、中国消费者协会是国家法律规定对其履行职能政府应当予以支持的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在赋予消费者协会“七项职能”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应当予以支持”。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法定职责和义务,也是消费者协会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经咨询全国人大法工委答复: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给予支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支持消协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听取和了解其工作情况以及意见、要求;二是帮助解决消费者协会的机构定位、编制、经费、办公条件等实际问题,为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能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政府给消费者协会以经费上的支持责无旁贷。多年来,政府一直在经费方面给消费者协会以支持。今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加重,我们相信,政府对消费者协会的经费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只有这样,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协组织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能,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中国消费者协会是国家法律规定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向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这是对消费者协会行为的法定规范,消费者协会必须遵守。这就决定了消费者协会不可能通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来获得经费,消费者协会的经费应由政府财政拨款解决。从国际上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都十分重视保证消费者组织的经费。荷兰、以色列、英国、韩国等国消费者组织的经费全部由政府拨款;德国、芬兰、丹麦等国消费者组织的经费75%——95%由政府拨款;日本政府每年拨给日本国民生活中心(属公共事业型团体)26.55亿日元,相当于人民币1.9亿元;我国香港特区政府2000年为香港消费者委员会拨款6700万港币,以香港670万人口计算,政府通过消费者委员会用于保护消费者的费用是每人港币10元/年。这两年,香港消费者委员会获得的拨款数额又有上升,2005年达到8000多万港币。

  五、中国消费者协会是不同于民间社团的社会组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虽名为“社会团体”,但却与其他民间社团有着重要的区别。1998年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种“社会团体”实际上是一种为特定会员服务的组织,消费者协会与其有着重要的不同:(一)中国消费者协会不是消费者自发组成,而是由国家工商、技监、商检等政府部门发起、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二)中国消费者协会不是为特定的会员服务的,而是为国内不特定的广大消费者服务的;(三)中国消费者协会实行的不是会员制,而是单位理事制,既没有会员费,也没有来自理事单位的经费支持。理事成员大多来自政府部门,体现着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保护的意志。(四)从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的初衷看,当时六位副总理批的是“中国保护消费者利益委员会”的名称,也不是民间社团的概念。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一如既往地依法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反映消费者的呼声,依靠消费者的力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将一如既往继续地加强与社会各有关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完)

    相关策划:

    收编中消协

    相关报道:

    国家财政750万收编中消协 变身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透视:中消协从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警

    专家称应当谨防中消协被消费者否定

    中消协23年欣慰与无奈

    中消协变身事业单位背景:公信力被质疑

    相关报道:

    事后维权转向事前预警 消费者为何养不活中消协

    十三亿消费者为何养不活中消协?

    中消协改吃皇粮是真正的依法达标

    舒圣祥:中国十三亿消费者为何养不活中消协

    中消协改吃皇粮后职能不变 否认因欧典事件得福

    吃皇粮的中消协角色依然尴尬

    中消协23年欣慰与无奈

    中消协被收编享受财政拨款

    戴冬晖:吃皇粮的中消协还能有多少底气

    开吃皇粮一年750万 中消协维权职责谋变

    王建芹:中消协享受财政拨款后的难题

    邹云翔:中消协变身关键是规范政府拨款

    中消协该不该吃皇粮

    吃皇粮的中消协角色依旧尴尬 定位模糊没有实权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