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央行今年第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9:29 天府早报

  上调0.5个百分点,4月16日起金融机构将执行10.5%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5日宣布,决定从2007年4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这将是央行今年第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自2006年以来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0.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

  央行此举旨在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目前已成中国经济中一个突出问题。除了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外,央行还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调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原因揭秘 居民认为物价偏高

  “频频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说明央行对银行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保持高度警惕。”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所谓银行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银行资金充裕,信贷投放的冲动较强。

  根据央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近九成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或偏高”,有44.3%的居民预期未来物价上升。

  从国家统计局数据看,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上扬0.5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2%平台上。

  宏观调控政策出台频率罕见

  银行流动性过剩依然是当前宏观经济的突出问题,从今年前两个月的形势看,问题还在发展。专家认为,流动性过剩会使国内资金面偏多、投资和信贷持续上扬势头难以控制,并会导致经济失衡等潜在后果。

  “2007年以来,央行已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利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出台的频率为近年来罕见。”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分析说,“央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收缩银根,破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蔡志洲说,国外对金融市场的调节以利率为主要手段,但国内的实际情况是,企业有较强的贷款冲动,银行有较强的放贷冲动,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能直接从银行手中收回资金,限制银行放贷能力,效果比较明显。

  “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当前货币金融形势有关,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仍然比较快。央行为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正不断做工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评价说。

  股市反应

  有利市场健康发展

  对于股市的反应,一些专家表示,简单来看央行这一举措为收缩银根,对股市有利空影响,但影响不会太大。不过,国内股市自近段时间以来持续上扬,“财富效应”也在加剧着市场的流动性。面对股价等资产类价格的高涨,小幅频繁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利于灵活对当前资金面进行调控,有利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央行5日表示,今后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保持流动性水平基本适度,防止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据新华社)

  名词解释

  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

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