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华平衡广东:产业大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11:29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营报记者 姜蓉北京报道

  资源矛盾尖锐,发展不平衡,正在考验这个中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但是以改革促发展已经成为广东省的习惯性思路,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无疑正在尝试改变这种思路。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的集约转航

  《中国经营报》:广东经济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广东在资源与发展形成尖锐矛盾的现实下,在“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命题下,广东如何能仍然做好排头兵?

  黄华华:关键是经济增长方式如何转变的问题。我们知道,广东改革开放的28年以来,经济平均增长保持在13.7%的速度,但这个高增长,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都是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来支撑,效益并不高,实际上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近年来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广东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的“四高一低”向集约型的“三低两高一增长”转变。

  我们去年的GDP去年增长14.1%,财政收入增长20%。但这种高增长,并不是依靠我们以前的“三高”,而是“三低”。一是能耗降低,2005年广东万元GDP的能耗0.79吨标准煤,相当于全国65.8%的平均水平,全国最低,去年我们的能耗又下降3%,年初政府提出的计划完成;二是污染在降低;三是我们投入增长的幅度在降低,低于以前的平均水平,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6%,整个投资率在28%左右,投入还是合理的。

  《中国经营报》:那么下一步主要的产业调整思路和措施是什么?

  黄华华: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高科技竞争力方面下工夫,一个软体创新,集成创新。广东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比重比较大的省份,如何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个重点。

  另外,对于节能的技术、环保的技术要大力推广,通过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管理经验等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通过调整结构,来构建高增长、高效益、节能型的产业结构。如高新技术产业,它的能耗比较低、污染比较少,所以我们要大抓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再比如第三产业,它的能耗只有第二产业的1/4,所以我们也要大抓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中既有生产型服务业,也有生活型服务业,由于广东是制造业发达的省份,生产型服务业有很大的前景,我们要推动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比如现代物流,里面的潜力很大。

  产业转移平衡广东经济

  《中国经营报》:广东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广东的西部、北部地区差距仍然比较大,广东省政府计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黄华华: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最大的问题。现在广东经济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很发达,但是山区和东西两翼比较滞后,珠江三角洲的GDP总量是山区的5倍左右,是东西两翼的4倍左右,不平衡性很明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东省下了很大的决心来鼓励山区、东西两翼的发展。我们这几年主要的是采取产业转移,要求山区东西两翼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比如共建产业园区等。

  这几年取得很大的成效。过去山区、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财政收入都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近年来连续几年都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于珠三角的平均水平,这是可喜的。

  经济增长的力量来源于民生问题的解决

  《中国经营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据了解,去年广东城乡储蓄存款达22000亿元,请问如何鼓励消费的增长?

  黄华华:扩大内需是我们的一个国策,处理好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对我们经济增长很重要,过去经济增长主要是以投资拉动为主,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要靠投资拉动和消费增长共同实现。适度地保持投资增长速度,更重要的是扩大内需,通过消费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增长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如何解决好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问题,另一个就是解决好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即民生问题,包括养老保险、住房问题、读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没有解决,老百姓就不敢拿更多的钱来消费。要留下钱来解决后顾之忧。因此,我们要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刺激消费。

  《中国经营报》:解决民生问题,有哪些实质性的举措?

  黄华华:广东去年已有170多万人实行低保制度。今年我们将扩大低保的范围。原来农村人均收入1000元以下纳入低保范围,2007年将扩大到1200元以下。这200元的调整使低保人数增加了190万人。

  在教育问题上,广东已率先对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今年准备对1000多万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在免收学杂费的基础上再免收课本费,实行完全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按照初中人平均180元、小学生人平均100元的标准免收课本费。

  医疗问题主要集中在农村。去年广东已经实现了一个村一个卫生站,省财政直接补贴。今年一是合作医疗扩大范围、增加补贴,由原来的50元增加到60元,增加的10元由省里直接增加;参加率去年61%,今年提到你能搞多高就搞多高。广东乡镇一级卫生院,以前很大的问题是这些卫生院完全按市场经济的方法运作,所以留不住人,乡镇一级医疗条件弱,农民有病就跑到县城、市以上大

医院,乡镇一级卫生院门可罗雀,县市大医院门庭若市。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准备把乡镇一级卫生院变成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解决乡镇卫生院的体制问题,做到“农民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