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猜想第四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2日 02:03 第一财经日报

  张馨月

  编者按

  何谓竞合?

  中国的标杆企业海尔集团这样定义竞合:“竞合是21世纪企业国际化战略的趋势。竞合的基础是优势互补;竞合的方式是资源互换;竞合的结果是双赢发展。”

  把目光从企业移开,投向更广阔的经济环境,海尔集团的竞合观同样具有价值。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过去各地粗放的、以投资拉动增长的模式已经困难重重。不但如此,这种模式还加剧了各地对于投资和资源的争夺。作为这一争夺的后果,原本较为落后的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从原有的模式中挣脱出来,经由竞合,寻求共赢。

  古女娲炼五石补苍天,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今东中西格局已成,第四极呼之欲出。

  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成渝经济圈、环北部湾经济区纷纷希望先声夺人,畅想新的机会。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下,新一轮的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中,谁将成为驱动

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

  目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顺序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从存量GDP上看,目前四大经济区域实力大小的先后顺序是:东部6.25万亿元、中部2.25万亿元、西部1.83万亿元和东北1.16万亿元。

  在差距依然存在的现实下,单打独斗已经难成气候,组合拳渐成流行。

  南昌-武汉-长沙大都市圈逐步成形的同时,川渝两地终于携手,希望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环北部湾区域也希望加快开发,扩展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搭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长效平台,明确提出打造经济增长第四极。

  后二者身份已经得到确认,成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率先发展的重点经济区。各个区域在政策上都希望能得到更加优厚的待遇。

  打破区域界限规划,东中西协作将升级,如何在不同定位前提下实现协调发展成为新的挑战。

  专家亦发出警示,在竞相发展热潮中,要谨防各地不够条件,争先恐后将自己定位为区域发展的“龙头”,造成重复建设。

  资源税改革迫近,在新的利益调节机制下,中央企业、地方企业如何更合理地分配利益,都将成为新的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