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天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9日 17:22  新浪财经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天实录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两会热点和青岛港情况与网友展开交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月9日(周五)下午4时30分,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两会热点和青岛港情况与网友展开交流。本场聊天主持人为《国企》杂志社执行主编杜亮。

  除了通过电脑访问新浪网,各位网友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进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视频: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两会热点话题

    精彩观点:不让一个职工下岗  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根本

               企业国际化实际是本土化 怎样才能使企业文化长盛不衰

  以下为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首先欢迎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做客新浪,常总将和我们聊一聊青岛港改革发展的经验,和他对当前国企改革的看法。下面先请常总跟各位网友打个招呼?

  常德传: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下午非常荣幸得到了国企杂志和新浪网的邀请,特地到这儿来做客,也利用这个机会和各位网友们交流一下工作,以及我们在参加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当中的一些体会。

  主持人:您这次带来什么样的一些提案呢?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

  常德传:这次参加五次会议的时候,我通过搜集带了各个方面的一些议案,比如涉及到民生和民计的问题。现在普遍议论的很多,你比如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医疗问题,以及上学问题,大家都很关心。再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等等,再就是我们关系到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些,怎么样禁止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境内的问题等等。总之我想把当前我所了解到的热点和一些大家关注的问题,我都写成议案带到会议上来,以便引起我们政府的高度重视。

  主持人:常总的这个提案特别多,您最看重的提案是什么?最想推出的提案是什么呢?

  常德传:我最想推出的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和一些就医问题,因为这是当前涉及到老百姓非常难办的、议论纷纷的事情。所以我想这两个提案一定能够提到高层,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主持人:我们知道青岛港是一家非常优秀、也是在国有企业非常特殊的一个企业,常总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不让一个职工下岗,这也是他刚刚所说的民生问题。您提出这样一个观念,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呢?

  常德传:青岛港也和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都面临着一个“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路往哪里走”这样几个具体问题。所以我们面对这种实际情况,首先考虑人怎么安置好,也就是我们首先要把员工安置好。

  青岛港的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是16000多人,人很多,劳动生产力很低,人浮于事,要是按照当时情况,确实是企业的发展养活不了这么多员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各种各样思想上的交锋。你比如有的就提出来,说职工不下岗,他们的单位就维系不下去。但是我们考虑如果是让职工下岗,一个职工涉及到三个家庭,他自己有小家庭,两边还有老人的家庭,所以一个人下岗,涉及到三个家庭。另外一个人下了岗,他将来的个人前途就非常渺茫。所以从这种角度出发,我们想无论如何不能让职工下岗,就是要咬住牙关,堵住这个后路,要把职工的生活先安排好,让职工和家庭有个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进一步发展。如果连老百姓,连我们职工的生活都安排不好,那么肯定不能谈到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就下定决心,我就讲了,哪个单位的一把手如果让职工下岗,我就先让他一把手下岗。所以我们就把下岗的后路堵住了,堵住了以后也不是一个完全之计,只是堵住了后路,但是另外一条必须有一个出路。这个出路就是要想法设法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他安排一些新的出路。

  你比如我们当时新办了一些第三产业,就是搞港口的延伸服务,另外搞一些合资企业,扩大新就业,再就是我们港口不断地建设发展,扩大一些新的空间,通过这几条出路把职工的富余劳力都给安排。另外我们还加大了员工的培训力度,让他从事新的工作他有一个承受能力问题,还有一个适应能力,那就需要我们的培训。所以我们加大了培训,这样一来通过培训,通过寻找新的出路,我们改革的15年当中没有把一名职工推向社会,现在我们人人都有岗位,而且人人都创效益,人人在岗位上都能够成才,成为了我们的港口生产的主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天实录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左)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两会热点和青岛港情况与网友展开交流。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九十年代从政策上,很多企业都提出减员增效,常总非常不容易,在不减员的情况下做到了增效。咱们从企业整个的战略来讲,我们是怎么考虑青岛港的整体发展战略的?

  常德传:企业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根本,我们也经常讲:决策失误,全盘皆输。这时候企业怎么定位,怎么发展,我们在港口改革发展将近20年的过程当中,我们先后确定了这么几步走,第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们确定了航迹战略,首先要把企业的基础做好,就是做好我们的翻机工作,使我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转换的需求。像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的机体不健康,他无法迎接大风大浪,所以我们实行了五年的航迹战略,所以在96年就成为了交通部、山东省共同肯定我们是苦练内功的一个窗口和一个先进单位。

  在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又在96年到2000年实施了中心战略,这个中心战略干什么?就是我们要把企业做成北方国际的航运建设,就是建设一等大港,把我们港口要做大,能够在上海以北为我们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外贸进出口更好的发展,适应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我们着重瞄准世界航运市场的最前端,就是世界上有多大的船,我们就建多大的码头,所以从开始30万吨的油,30万吨的矿,这样特大型的集装箱的船舶,为我们创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条件。

  第三个,我们实施了强港战略,就是我们不仅要做大,关键是要做强,做强了就是能够在加入WTO以后,我们的港口能够迎接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和我们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这样一个趋势,所以我们这时候实行了强港战略。我们在这里集中的采取措施,在这时候我们通过挖潜革新改造以及创新,使我们能够拿出来用一亿吨的能力去年干到2.24亿吨,同时我们去年给国家上交了17个亿的各种税费,这五年间为海关创造了830多个亿的税源,所以在这个阶段为社会,为国家都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进入十一五以后,这个五年我们开始实施创新战略,就是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实施创新型的战略发展,着重建设一个创新型的港口,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着重要很好的打造我们新的竞争优势,使港口从第二代港口向第三代港口去迈进。

  现在世界港口不单纯就是装装卸卸,搬搬运运了,已经是第二代向第三代提升了。所以第三代港口的特征是什么?一个是要有物流中心,一个是信息中心。所以我们就是要努力打造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切实能够使我们青岛港在国际的港口的发展当中始终站在前列,而且能够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外贸进出口,为事业经济的发展做出我们新的贡献。所以我们实施这一系列的战略,就是从青岛港的实际出发,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我们怎么能发展我们就发展什么,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尽力而为,来创造我们新的业绩。

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聊天实录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青岛港务局局长常德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两会热点和青岛港情况与网友展开交流。图为聊天主持人《国企》杂志社执行主编杜亮。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主持人: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您怎么理解国际化?是我们去海外进行一些收购还是我们和一些国际跨国公司合作?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

  常德传:国际化是大家议论的一个热门,我个人理解国际化实际是本土化,就是你国际化再先进再好,到中国来必须要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按照中国的经济状况、思想状况,我们的基础设施情况等等,按照我们中国实际情况出发,那样的话你就做到本土化。

  如果我们到外国去投资,到美国去,你得适应美国的本土化;到东南亚去得适应东南亚的国情。所以我总的理解,国际化就是要本土化,就是一切要从国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能够把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那才能够使我们的经济,你所创办的企业,你所干的事情才能够成功。

  作为港口来讲,我们现在一方面在国内要实施更好的合作,双赢,你比如我们青岛港现在正在和山东沿海的一些港口实行合资合作,和威海、和日照等等合资合作。在我们国际上引进一些大的公司,譬如马诗基,原来一些铁航,以及现在地贝等等,这样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和一些大的跨国集团来合作。合作以后引进大量的外资,引资不是目的,我关键是引进他们的技术,引进他们的理念,另外引进他们的货源,也就是引进他们的大型船舶能够到青岛港来。所以这样一来他们这些合资合作的外方,他们也非常认同我们这种管理理念,因为他们也确实感到如果他们那套管理方法不和我们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不和青岛港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他们是一事无成,很多事情,理念都是相通的,但是操作起来有它的实际情况,所以必须要和中国的国情,和青岛港的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双赢,才能够发展。所以现在我们这些合资合作的伙伴,我们有20家境外国外大的合资公司来合作,他们每年收益都很多,股东也都分红分了很多,他们都非常高兴,在国内和一些港口合作,他们发展也比较快,效益也比较好。所以我的体会就是要本土化,就是要把先进的理念和我们中国的国情,和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做到国际化。

  主持人:您这里所说的合作,是不是主要和船公司进行合作?

  常德传:船公司合作,还有一些码头公司也合作。

  主持人:现在船公司在全国各地收购一些码头,你跟船公司港口和船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比较微妙?

  常德传:船港分不了家,你这个船没有码头靠不了岸,卸不了货,码头离开了船就晒太阳,没活干。因此船港本身就是一个紧密合作的伙伴。所以现在各大船公司也都纷纷登陆,他们实施的登陆政策就是要买码头,要到岸上来,要到码头上。所以这种情况下我是非常赞成他们这种登陆政策的,就是大船公司和码头公司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双赢。我想我们也欢迎大的船公司和我们港口结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样才能双赢,共赢发展。

  主持人:船公司和港口它之间的盈利模式,您分析一下有一些什么样的区别?随着互相的渗透,但是可能盈利模式上还是有些差别的。

  常德传:船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它的运输,从某一个港口起运,然后到一个目的地港口来卸货,中间它是以运输来获取他的利润。码头主要通过装卸,把他的货卸下来,然后运出去,这个环节。实际上是物流的一个整体的分段,各个阶段,只不过是在物流的各个过程当中,船公司和我们码头公司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现在如果这两项结合好,使货主运输也更加方便,物流也更加通常,不至于人为的把它割断。所以整体的从发展方向来看我认为这是一个趋势,今后把它的利益处理好,利益分配好,船、港之间它对整个物流的发展合作将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