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乡医改调查:冲动的资本(7)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03:29 21世纪经济报道

  就在记者离开新乡当晚,新乡市市长李庆贵视察中心医院外科楼后,再次向医院职工承诺:“五家医院保持非营利性不变、事业单位性质不变、职工身份不变。”

  外科大楼矗立在夜空,楼顶的霓虹大字“新乡市中心医院”熠熠闪烁,但并没有依并购后的惯例在前面冠上“华源”两字……

  ·记者手记·

  当资本“绑架”公益

  医改“新乡模式”再次证明:让具有逐利本能的企业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围绕医疗事业进行的改革就成了一个颇为复杂和令人困惑的事情。

  很多人反对医改走市场化的道路,但

医院的运作却不可能离开市场。药品、设备都要从市场中来,市场的作用就是可以使这些医用产品的价格降下来。

  所以说,大部分人反对的应该是“股份制”医改。“股份制”是个炫目的金冠,但戴在“公益事业”的头上,却让人嗅出了“铜臭”的味道。股东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最基本标准就是能否为其带来最大的回报。一个本来承载“公共利益”的载体,再被加上“股东利益”,是不是会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因这两个利益的冲突而引起的纷争我们已见得不少。

  如果华源的投资到位的话,那么将拥有中原医院管理公司的70%股份。但五家医院的性质又是非营利的。非营利性质的医院,作为一个经营主体,当然也可以赢利。但赢利只能投入到再发展,而不能按股份进行分红。那就意味着华源并不能够依股本参与分红。这实在是一个悖论,任何一个法律专家都难以破解。

  实际上华源眼中的赢利来源是药品、设备的统一采购和医院的后勤服务。而且华源也基本做到了垄断了新乡市五家医院的采购渠道。但这恰恰就违背了市场原则。渠道的垄断,能带来竞争的价格吗?

  由于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资产重组的华源,最近又丑闻不断,安徽欣弗医药案,会计记账造假等接踵而来。华源的一系列问题,暴露了企业作为一个逐利的主体,本身就因有罔顾“社会责任”的谋利动机,而应该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而政府又怎么能放心将“公益事业”交到以赢利为首要目标的“华源”们的手中?

  资本消涨,商海浮沉。华源遭遇资本崩盘,我们并不吃惊。但当资本“绑架”了公益,公益是否还是救世的诺亚方舟?公益是否要随着资本的触礁而一起沉没?

  幸运的是,即使华源的投资没有到位,也并没有影响到新乡市中心医院外科大楼的建成。医院作为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即使是非营利性质的,在社会上独立融资的能力仍是很强的。这个案子也证明了这一点。医院筹资是否一定要搞产权改革,搞“股份制”,值得商榷。

  “新乡模式”带来的种种复杂问题,不禁让人们扪心自问:这件事情原来是这么复杂的吗?我们能不能回到简单?

  (文/陈中)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