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乡医改调查:冲动的资本(4)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8日 03:29 21世纪经济报道

  这套涉及各医院间科室调整、利益重新分配的整合方案,刚拿出讨论稿,就在5家医科室主任的联合抗议中“流产”了。

  更重要的因素是,2005年以来,“市场化不是医改方向”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医改方向不明确,使华源更加放慢了投资的脚步。

  对于这场政府牵线、资本介入的医院重组改革,新乡五家医院反对亦有他们的理由。

  “既然5家医院仍是非营利、事业性质不变,为什么政府取消了给医院的差额补助?”市二医院一位管理人员反问。据这位人士介绍,市政府给5家医院每年财政差额补助共约200多万,2004年改制后,政府彻底取消了这笔投入。

  “华源不投钱,政府又‘断钱’,

医院就无法进行长远发展规划。”谢振斌也显得颇为无奈。

  华源的重组改革也改变了很多的利益格局。虽然改制协议中规定,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之前,职工身份不变。“当时说是3年,明年已经马上满3年了。我们身份到底是企业人还是事业人?”这让多年享有事业单位待遇的普通员工充满担心。特别是40多岁的医务骨干,有些已经开始转向附近军队所属的371医院。

  “如果置换身份,华源得拿出更多的钱交社保呀。”市二医院一位医生表示。

  华源的重组方案涉及五家医院,如何在五家医院之间一碗水端平,以及如何获得医院对华源管理身份的认同,更折射出目前阶段资本介入医院的诸多难题。

  新乡市中心医院是当地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医院。2004年业务总收入达1.7亿,超过了其他七家市属医院的业务收入总和。由于其余四家医院效益比较差,华源就将中心医院的营利补贴给了这些医院,而没有动用自己的资金予以扶持。

  “我们的利润凭什么分给其他医院?”中心医院一位科室主任颇为不满,“我一个科室一年门诊量收入就有500多万,比其他一个医院总体相加都多。为什么我的工资要低于其他医院管理层的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华源非医院起家,入主管理,呈现出来的资本面目,获得标称技术立业的医院认同,个中困难重重。

  “华源(华源中原医院管理公司)员工有40多人,比新乡市卫生局人都多,凭什么靠我们养着?”采访之中,医院员工之中随处蔓延着这种不满和轻屑,尽管很多医院员工并不能确定华源员工精确人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