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点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0:17 新浪财经 | |||||||||
并购是市场竞争的利器,是续写辉煌的法宝。每一位尽为人知,名声显赫的企业家,在其成长的历程中都可以发现并购的影子,正是并购的成功运作给予了他们辉煌的成就。独到的眼光、高超的财技、精心的组织以及过人的胆识是他们成功的因素,而兢兢业业的悉心调整、充分准备,更是他们在并购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核心所在。 2005年,在中国并购的舞台上,高手如云,英雄辈出。他们凭借敏锐的嗅觉和过人的
纵观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2005年度中国十大并购人物榜单,可以发现在中国企业家已经开始出海博弈,图谋是海外资源、技术和品牌和市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宙携中国移动收购华润万众,首次涉足内地以外的电信市场,就是走出去寻找“市场”的有益尝试;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傅成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陈耕前仆后继瞄准的是“资源”。上面这三位都是国有金牌企业的当家人,他们除了具有一般企业家拥有的敏锐眼光、过人胆识和高超管理能力外,还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的前途,肩挑了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和迎接全球化竞争的挑战。明基集团董事长李焜耀对西门子的收购,不仅赢得了心仪已久的“技术”还“倒贴”到部分现金,充分的体现了其并购谈判的素质和财技运用的能力。任何一宗并购关键是谈判,而谈判的核心不外乎两个问题:一是利益取舍和处理问题,二是有关人的问题。李焜耀对西门子的收购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两个关键问题,最终依靠5000万欧元的对价取得交易的平衡。 纵观每一起并购,其过程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从每一起并购中都能感觉到企业家散发的独特魅力,而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手笔更是洋溢出企业家强者的气息。然而在这之下更多的是并购者劳动的艰辛和智慧的付出。一桩并购案例的完成基本上包括策划、谈判、操作及整合等一系列的过程。并购的成功与否始于并购策划的质量高低,并购决策者在并购策划中的详细安排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标公司的意向、管理层沟通、价值判断和法律事项等等的预先安排,并购策略的初步拟定等都是需要系统的筹划。“十大并购”中万科郁亮的入选绝非运气和偶然,万科在收购方面的严谨、决策程序严格,笔者就有深刻的体会。我清楚的记得其北京公司在对一家民企并购之前,就对其进行了“魔鬼式”考察。甚至,在其收购项目上面的天空中,每年有多少个雨天、多少个风沙天气都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而涉及法律、财务等方面的核心问题更是几番详尽了解研究之后,才将方案提交决策审议。 并购的成功始于企业家独到的眼光。有的企业可能并不起眼,但它蕴涵着潜在的价值和未来的趋势。机会、市场和价值在并购中通常会有多项选择,这就需要企业的决策者审时度势,做出正确的判断。特别是高利润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风险。2005年度“十大并购人物”榜单中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先生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分众传媒单纯的液晶屏广告业务一直被业内评价为是在“走钢丝”,但江南春却成功的率领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并创下9亿美元的市值。2005年7月江南春又以巨资1.83亿美元收购框架媒介从而跨入公寓电梯平面广告领域,创下迄今为止国内间交易额最大的媒体并购案。 2005年度十大并购人物榜单中不难发现,民营企业少了,行业整合者也少了。并购是公司实现快速扩张的有效途径之一,很多企业家为了快速成长而选择了并购。然而这只是漫漫征途的开始,其整合的成功才是并购成功的关键。汽车行业的仰融、红色农业的唐万新、白色家电业的顾雏军等等都是急功近利的前车之鉴。所以围绕市场需求,彼此的商业文化融合的并购才是正确的并购之道。总结联想集团收购IBMPC业务的整合成功,其在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合将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2006年,并购大潮将迅速在中国的本土展开,中国企业家群体正面临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洗礼,希望更多的榜下英雄能够更加熟练的运用并购手段,更多地关注社会责任,关注公司治理……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出现一大批的世界级的跨国企业家。 (文/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李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