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价格运行基本稳定 经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2:05 每日经济新闻 | |||||||||
2005年度经济、价格形势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之一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 近期,中国价格协会和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联合邀请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农业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国家信息中心以及钢铁、煤炭、
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增速放缓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今年1-10月份,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企业效益明显,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特征。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以及贸易顺差过多等新问题,特别是上半年居民消费物价和零售物价涨幅逐月降低,进入下半年后,工业品出厂价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也日趋低落。 物价涨幅的持续降低引起了部分专家对经济运行中出现通货紧缩的担心。对此,与会的专家认为,当前物价走低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有一些是短期因素所致。从第四季度价格走势看,短期因素将明显减弱,同比CPI将止跌回升,年底会继续平稳上升;如果各地没有集中出台水、电、交通、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调价措施,同比CPI也不会出现大幅反弹。因此,短期内我国既不会发生明显的通货紧缩,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2005年全年GDP增长预计将超过9%,CPI在2%左右,宏观经济运行已从2003年四季度的增长高峰回落,进入了相对平稳增长阶段。 但要看到,今年以来,导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正在逐步显现:一是进口增幅下降,净出口和贸易顺差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需求的减弱;二是人民币信贷增幅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明显,将对下半年经济走势产生后续影响;三是工业增长景气稳中趋降,景气回落的行业范围扩大,钢铁、建材、化工、机械加工等行业的增幅回落相当明显;四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工业企业库存增加,效益增幅下滑,企业投资意愿趋于平缓。 专家们建议,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注意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要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来处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搞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一方面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层次的短期问题,及时采取相应调节措施熨平经济短期波动;另一方面,更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大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力度,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克服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使这一轮稳定增长期尽可能延长。 价格运行:基本稳定明年可能小幅上涨 1-11月份累计,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了1.8%,除2月份因春节季节因素导致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8%、同比上涨3.9%外,其余多数月份呈小幅下降的态势。 对此,专家们认为,今年党中央、国务院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成功地控制了去年以来的物价上涨过快势头,使经济运行总体上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特征。今后两个月,粮食市场价格可望继续保持平稳,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市场竞争格局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有一定程度上涨,但其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相对有限,全年价格总水平将保持基本稳定,物价调控预期目标将能较好地实现。 虽然全年价格涨幅将比年初的调控目标低,但专家指出,还需要密切关注我国宏观经济和价格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如城乡价格涨幅差距较大;不同收入阶层对价格变动的反映不一;房地产、医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认识价格总水平调控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继续做好价格工作,不断完善粮价补贴机制,对低保户、困难职工家庭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维护社会稳定。 在分析影响2006年价格走势的因素时,专家们认为,2006年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步伐有可能减慢,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会进一步暴露,价格下降的压力将增强。但要看到也存在促进价格上涨的因素,如2006年一些重要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趋势;上年积累的价格矛盾会继续促使服务价格上调等,将可能使2006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出现较为平稳的小幅上涨局面。(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