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官员谈十一五 投入指标首次列入五年规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4:14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0月31日电 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建议》的红线,是整个《建议》的指导思想。 《建议》中的“六个必须”是按问题导向原则提出的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具体途径。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是简单的追求较快的增长速度,而是更要注重
针对《建议》中大家关心的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司长杨伟民在接受《光明日报》的采访时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指出,《建议》首次把投入指标列入国家五年规划。 在过去的五年计划中,作为产出指标的GDP一直占据重要位置,而创造相应的GDP花费了多少能源和资源,似乎并不受重视。 杨伟民说,中央提出的“十一五”《建议》目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从产出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人均GDP翻一番,同时也从投入的角度提出另外一个约束性非常强的指标,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他说:“过去我们制定计划更多的是从产出的角度提出目标和要求,比如GDP增加多少。但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不能再用过去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方式,来实现人均GDP翻番。既有产出的导向,同时又有投入的导向,这使五年规划的目标体系更加完整。” 杨伟民分析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期降低20%意味着今后5年能耗年均下降4.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降低4.1%。由此推算,只要我们强化节能的政策导向,加大工作力度,“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4%、5年下降20%,是可以实现的。 他指出,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一是结构节能。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耗较低的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同时降低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二是推进技术节能。通过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使单位产品的能耗降下来。三是管理节能。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从人们的日常消费、企业管理、行业管理、机关管理中节能,这方面潜力很大。(冯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