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一五:宽裕小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0:38 南方都市报 | |||||||||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提出以十大举措实现目标 提要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九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广东省委关
1.【关键词】产业素质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优化经济结构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根本途径。要以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支柱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工业九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汽车、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产业。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临港工业,重点建设一批支柱产业基地和重要产业项目,提升发展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发展汽车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基地,打造沿海石化产业带和沿海钢铁工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相结合,加快环珠三角产业转移带发展,推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推动一批企业创造世界名牌。 2.【关键词】自主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增强综合竞争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我省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抢占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制高点,争当自主创新排头后兵。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各种形式的研发机构,使之成为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力度,优化创新环境。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扶持企业创建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集团)。 走开放型自主创新之路。强化区域与国际合作,注重消化吸收,鼓励开展合作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示范基地。积极鼓励企业到省外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大力吸引外资企业和省外大企业来粤设立研发机构。加强泛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合作,加快实施科技资源共享、合作组建科技组群、联合科技创新、科技人才等四大科技行动。 3.【关键词】内外协调 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必由之路困加大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力度,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内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要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优化引资和投向结构,把吸收外资与促进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结合起来,大力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跨国公世界500强企业的投资。 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要重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其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领域。办好各类民营经济园区,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做大做强,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鼓励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开展国际化经营。 提高区域合作水平。继续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安排,加强大珠三角合作发展,提高新一轮粤港澳合作水平。积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上新水平。 4.【关键词】统筹城乡 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省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壮大镇村集体经济实力,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规划建设与管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推进有广东特色的新农村建设。 5.【关键词】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事关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要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分类指导,统筹协调,加强区域间资源整合、产业互动,促进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业化为龙头,以产业集群和专业镇为载体,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从实际出发,选准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 推进区域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强化广州、深圳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其成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经济特区要继续增创新优势,走出新路子,办出新特色,实现新发展。珠三角要提升发展层次,继续做优做强,实现“品牌输出,产业转移,拓宽空间;高新引进,优化结构,再上台阶”,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东西两翼要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发挥临海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特色产业和配套产业,成为我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6.【关键词】体制创新 加大改革攻坚和体制创新力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条件和环境,增强发展新动力。 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社会领域的管办分离。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权责统一、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重点加强企业财力监管,建立科学的考核分配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收益制度,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规范国有产权交易行为。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7.【关键词】文化大省 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文化正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涵。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文化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树立现代开放的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逐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起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切实加强人才工作。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设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环境。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主体,以高层次、复合型、高技能等紧缺人才为重点,切实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 8.【关键词】绿色广东 加快建设绿色广东,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可持续发展事关我省未来长远发展。要实施绿色广东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推进资源节约和合理高效利用。大力节约能源和优化能源结构,组织实施一批重大节能工程抓好重点耗能行业、企业的节能,推进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加快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大力节约用水,建立统一直辖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强耕地和林地保护,实行更加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大力节约原材料,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的法规和标准,强化资源节约的监督管理,建立节约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9.【关键词】和谐广东 切实关心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努力构建和谐广东 维护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建立健全全民共享现代化成果的社会发展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团结,构建“富裕、公平、活力、安康”的和谐广东。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加强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大力实施劳动力技能提升工程,重点抓好“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和创业培训工程,提高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继续落实再就业政策,全面推进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地方补充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关键词】文明法治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构建文明法治社会 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和发展“敢为人先、务实进取、开放兼容、敬业奉献”的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 继续推进依法治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总体目标 经济要增 能耗要降 “十一五”时期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生产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六项工作“必须加快” 第一,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我省所处发展阶段的迫切要求。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建设节约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必须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长盛不衰的关键环节。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更加重要的公交车,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广东。 第三,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国际化和体制创新。这是我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和继续当好排头兵的必然选择。 第四,必须加快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重大任务。 第五,必须加快建设绿色广东。这是关系我省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 第六,必须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进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广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