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老工业基地从挣扎到争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1:21 红网-三湘都市报 | |||||||||
湖南与湖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这6个毗邻省份,地处中国内陆腹地,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及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从7月3日起,新华社再次推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部崛起”大型系列报道,反映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为推进改革开放、加速崛起而出现的新变化。 ——编者
据新华社郑州7月3日电(记者 顾立林 张先国 胡靖国)始建于“一五”期间的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硬质合金生产、出口基地。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改革、改组和技术改造,企业销售收入成倍翻番,2004年突破24亿元。 记者在中部六省采访时发现,像株洲这样的传统老工业城市,不等不靠,通过自身努力,正探索出一条自我拯救与改造创新的发展之路,从前些年的“工业挣扎”逐步再次迈上“工业强市”。 以株洲硬质合金集团为例,企业投资4亿多元建了钻石工业园,过去钻石切削刀片是按公斤卖,一片合3元钱,现在按片卖,价格上翻了十几倍。这家刀具公司以占集团公司1/8的销售收入,创造了1/2的利润。 株洲市发改委负责人说,株洲的老工业基地振兴突出了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就业创新和环境创新,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66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四成以上,其城市竞争力在全国数百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57位,省内仅次于长沙。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改革的深化,中部许多工业企业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机制不活、结构不合理……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在洛阳、武汉、株洲等工业城市里,没有几家国企有好日子过,破产、兼并、分流、下岗成了社会矛盾的代名词。 但中部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并没有在困难中沉沦,而是奋起自救,国有企业也没有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爆发点。经过数年的努力,中部不少老工业基地呈现出亮色,工业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仍是中坚力量。 中部工业城市的一些政府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称,中部的老工业基地迫切地希望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以现有的工业基础、发展势头和不等不靠的精神状态,轻装上阵的中部老工业基地必将在中部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