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江 通讯员 朱乐) 本月,18吨功成身退的催化剂成了上海石化的“明星”。缘何?这种通常“寿命”只有12个月的催化剂在上海石化一套装置里连续工作了40个月,改写国内纪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种钯碳催化剂是生产PTA(精对苯二甲酸,涤纶纤维的上游原料)产品的一种触媒,属于贵金属催化剂,每吨单价高达万元美金,单批使用量大,在生产中所占成本较大。通常国
内PTA生产厂家这种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约6—12个月,每吨钯碳催化剂可处理PTA两万吨。而在国外大公司里,这种催化剂能使用36个月,每吨可处理PTA6万吨。
因为PTA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多年来从没有哪个国内厂家在不起眼的催化剂上动过脑筋。上海石化偏偏动了:国外公司能做到6万倍的处理能力,为什么我们只能做到2万倍?3年前,上海石化涤纶部2号氧化联合装置专门成立了QC课题小组,经过上千次试验上万次摸索,逐步创新出一套独特的工艺方法:定期对使用中的催化剂进行清垢、碱洗,以恢复其活性;生产中严格控制相关原料的质量,以避免催化剂中毒失效;根据催化剂使用的时段、装置生产中不同的负荷,随时调整不同的工艺参数,使催化剂的处理能力始终维持在最佳水平。
通过一系列“吃干榨尽”手段,18吨3年前进入装置开始工作的钯碳催化剂,一直到本月才完全失效,功成身退。算下来,它们整整工作了40个月,期间共处理108万吨PTA,达到了6万倍处理能力这一国际领先水平。据测算,这一我国PTA生产史上的新纪录,3年多来至少为上海石化节约生产成本1600多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