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谈自主创新:十一五期间三项能力应突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1:0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孙杰 贺劲松 刘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浓墨重彩的篇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近日就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举
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话题已经谈了多年,为什么当前又重新提出并进一步强调? 答:党中央、国务院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历来高度重视。最近,中央领导同志进一步强调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建议》又明确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的基础上,作出的重要判断和科学决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解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跃上1000美元的台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出现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资源、淡水资源,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不允许我们继续走那种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了,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也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许多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目前我国仍有70%的数控机床、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都要依赖进口。原始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已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们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就难以突破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技术垄断,也难以获得有利的贸易地位。 科技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能力又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只有在引进先进科技成果的同时,着力推进自主创新,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减少对技术、装备引进的过度依赖,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才能享有受人尊重的国际地位和尊严。 三项能力应取得突破性进展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什么? 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重、牵涉面广,必须把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突出重点,着力攻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尤其是在“十一五”期间,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当前我国在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等关系未来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中,许多核心技术仍依赖追踪、模仿和引进国外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围绕学科发展、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重点基础科学研究;加快关键领域高技术研究,在信息、生物、海洋、空天、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高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 要增强集成创新能力。进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时期,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技术的相互依存度增强,单项技术的突破需要相关配套技术的创新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集成创新能力。要采取有效措施,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实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在信息、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等关键领域,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要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一方面,继续做好消化吸收工作,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点建设项目,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加快国产化步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重大装备和技术支撑。 改造传统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 问:“十一五”期间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改造我国传统产业,尤其是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 答: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批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整体竞争力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就装备制造业而言,虽有较好基础,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系统性、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很少,大多数关键技术受制于人,难以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为进一步提升装备制造业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产业重组和市场竞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二是依托重点建设项目,研制一批对国家经济安全有重要影响、对可持续发展有显著效果、对产业升级有重要带动作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三是根据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继续选择国内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技术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前景广阔、投资强度高的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技术作为重点突破口,特别是在造船、大型高效发电、高压输变电、冶金、石化、航空、航天、机床、采掘等领域,加强对外合作和消化吸收,提高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四是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逐步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分工合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问:高技术产业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当今世界,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科技发展迅猛,交叉融合,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势头日益强劲,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加快做强、继续做大高技术产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先导产业。比如说,虽然目前我国信息制造业总体规模已居世界前三位,但大多数核心技术并不掌握在我们手中。因此,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要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软件、关键元器件等基础性核心产业,重点培育下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等增长性战略产业。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民用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形成增长极和产业链。 二是加速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要从倡导、激励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开展高技术产业化入手,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推进产业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要重点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生物、农业、资源、能源、环保等战略领域,实施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培育若干千亿元规模的新兴高技术产业群体,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局部优势和在部分领域的主导地位。 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积极培育信息技术服务业,推动宽带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优化通信基础设施,构筑适应未来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实现语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融合,大力发展电信增值业务。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提升邮政、金融、物流、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传统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大力推进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 问:发展改革委在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发挥怎样的作用? 答:一是搞好规划。要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编制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以及能源等相关产业专项规划中,研究确定提高产业、行业、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重点、实现途径和具体政策措施,强化对创新能力建设的引导。 二是提升能力。要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散裂中子源、新一代天文望远镜、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等若干重大科学工程,继续支持中科院加快推进知识创新工程,为基础性创新研究提供可靠的支撑条件。以现有99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332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基础,加大对生物、水资源、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的发展,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围绕节能与新能源、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十大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在核电、先进船舶、高速轨道交通等方面组织实施十大重大装备研制,努力突破产业技术与装备的瓶颈制约。 三是创新机制。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社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