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抗战史词牌:盐业专卖与田赋征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 15:1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抗战词牌]盐业专卖与田赋征实 盐业专卖 1942年1月1日,国民党政府首先实行盐业专卖,紧接着在1942年2月15日,5月1日和7月1日分别对食糖、火柴、卷烟实行专卖。专卖机关以廉价取之于生产者,而以高价卖给消费 1943年6月,川康区的白糖,专卖局的收购价仅及成本的77%,而同期的糖专卖价格却上涨60%。1943年3月,专卖局在四川自流井盐的收购价格仅及成本的40%~45%,1944年仅及成本的30%,而市场价格则节节上升。 由于国民党政府贪污成风,专卖物品常常流入黑市,更带动了物价上升,这既严重打击了生产者,又残酷剥削了消费者。 田赋征实 从1941年下半年起,国民党政府实行田赋征实政策。当局在“得粮第一”的口号下,布谷公平原则,任意加重人民负担。据1942年的调查反映,四川省稻田平均每市亩所负担的征实、征购、县公粮附加、地方积谷和收粮时规定溢收15%的折耗等项,占每亩收获的59.1%。除此之外,农民还有众多的额外负担,残酷的掠夺造成抗战后大后方良田丢荒达840余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