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升值 > 正文
 

周小川:改变人民币盯住美元政策时机尚不成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3: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李涛 发自北京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前日(25日)在瑞士巴塞尔表示,放弃人民币与美元联系的现有汇率制度的时机尚未成熟,他也不打算在此间召开的国际清算银行的会议上,再去讨论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议题。

  美国财政部发言人弗拉托曾表示,在说服中国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上取得了进展。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赞同周小川“时机不成熟”的观点,并且认为弗拉托并不代表美国货币当局的本意。

  左小蕾告诉本报记者,如果改变盯住美元而建立“一揽子”货币机制,只会促使中方减持美元资产,只会使美国面临的“双赤字”——经常项目和财政赤字更为雪上加霜。

  左小蕾认为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改变盯住美元货币机制,只会引发进一步的投机,应该“慎重选择时间和环境”:人民币在当前的升值压力下,汇率机制的任何变动可能都传出错误信号,而与原挂钩货币的大幅度变化正是当前之大忌,为了打击更大的投机行为,中央银行可能不得不实施更高水平、更频繁、更大规模的外部和内部的干预,结果事实上并未增加“灵活性”。

  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左小蕾认为在银行体系得以完善、且对美元形成稳定升值预期的前提下,才会改变盯住美元而建立“一揽子”货币机制,否则只会导致热钱的“大进”与“大出”,因为当热钱“大进”投机获利后,看到银行坏账滋生、内控不力,只会迅速撤离,然后引发大规模挤兑。

  金融学家钟伟也认为人民币改盯一揽子货币不符合中国现状。他曾从“国际收支”角度向本报记者论证了这一看法,“我国无论是经常项目还是资本项目的顺差都来自美国,都以美元形态呈现。如果改变盯住美元为主的汇率政策,改为盯住美元、日元、欧元等一揽子货币,而现实中的国际收支顺差并没有以这两种货币呈现,这样就会形成‘错配’,不确定性反而大大增加。”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汇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