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升值 > 正文
 

温家宝重申: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我为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2:26 第一财经日报

  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聚焦人民币汇率改革

  本报记者 陈黛 禹刚 综合新华社

  “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原则。”在昨天的第六届亚欧财长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这一明确表示,让全世界的眼球再次聚焦在人
民币汇率改革上。

  温总理表示,人民币汇率改革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是主动性,就是根据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决定汇率改革的方式、内容和时机,要充分考虑对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考虑金融体系状况和金融监管水平,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对外贸易等因素以及对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

  可控性,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要在宏观管理上能够控制得住,既要推进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现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大的波动。渐进性,就是有步骤地推进改革,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远的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有利于国际金融稳定和贸易发展。”温总理表示,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确定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正是人民币汇率的保持稳定,使周边国家和地区减少了损失,也对亚洲和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温总理的表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回应。欧盟财经事务委员JoaquinAl-munia在会后表示,他希望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向更灵活的汇率制度迈进,但他也强调:如何改革、何时实施“取决于这些国家自身”,而国际上过大的压力反而会影响这方面的改革。

  同样,比利时副首相兼财政部长Di-dierReynders也对中国的汇率改革表示乐观,他认为,随着这项改革的发展,外界将会看到人民币更加市场化的汇率模型。

  对于温家宝总理的三个原则,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授刘澜飙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一个合适的场合,表达出了一个明确的立场。”他说:“财长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各个国家的财政部对于本国的经济支持和影响力都是很大的,美国和中国都是如此。所以,在亚欧财长会议这个场合来谈这个问题,比较恰当。因为汇率本身是个重大的财经问题,不是单纯的涉及央行或者财政部的问题。”

  “近来美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施压,以及中国和欧盟的贸易争端和磋商,其背后都显示了人民币汇率这个很重要的问题。”刘澜飙表示,主动性主要是明确了中国在人民币汇率上的独立自主的态度:中国不会简单地屈服于来自个别国家的压力,而是会从比较全面合理的角度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我们承认人民币汇率需要改革,但改革的权利必须在我们自己手里。”

  刘澜飙认为这种表态也是经济博弈时的一个手段。“这种信号有利于减轻投机给自己造成的压力,毕竟投机资金会对政府要员察言观色,从官方的态度上嗅出可能出台的政策,从而作出自己的选择。温总理的明确表示,会让投机资金无功而返,也会为未来某个时期人民币汇率调整创造一个合适的空间。”

  刘澜飙说,汇率改革必定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并且目前国际上还存在着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力量。如果在别的国家的压力下被迫改变汇率,货币比价发生扭曲,对本国和相关国家带来的不良影响都会很大。所以,自主调整汇率是一个科学的解决方式,这正是温总理提出“可控性”的本意。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室研究员易宪容表示:“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几大改革都处于关键时期,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果此时贸然改变汇率以及汇率政策,风险太大,反而增加了难度和成本。”

  对于渐进性原则,刘澜飙说:“这表明了我们并不是不调整,死保我们的汇率机制,而是在寻找一个有着较低的成本、合理的次序和节奏安排的机会,这也是政府负责任的一种做法。”在这个时机解决汇率水平和形成机制问题,这也正符合温总理所言的,汇率改革要考虑到当前需要和长远发展。

  “可控性和渐进性是这项改革的重点要求,对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政府和监管部门看得最清楚。”易宪容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汇率政策的改革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问题有轻有重,解决起来需要有先有后。”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汇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