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有助扑灭需求旺火 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4日 11:0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 覃东海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要远远低于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周边国家。特别是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弹性(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长期小于1,远低于上述能源消费迅速增长的亚洲国家。表面上看,似乎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高于其他亚洲国家,至少在增量上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
一方面,能源需求越烧越旺,特别是巨量新增石油需求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以至经济安全形成挑战,不断上涨的能源价格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带来冲击;另一方面,能源利用上的低效率普遍存在,环境压力日益严重。能否找到一种方案,既有助于扑灭中国的能源需求旺火,又有助于解决能源利用的低效问题?可行的办法是借鉴国际经验,对能源产品征税。从各国实践看,能源产品征税至少可以实现三个政策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获取稳定的财政收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能源产品征税已经成为通用的做法。发达国家中,日本和欧洲国家普遍对能源产品征收重税,美国的能源税负担在发达国家中相对较轻。英国、法国、德国对柴油和汽油的税率(税收占税前价格的比率)甚至接近200%。能源政策上的差异造成各国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上的差异。其中,美国的GDP大约占全球GDP的26%,消耗的能源大约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4%,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占全球排放的23%,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只是略优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四国的GDP总量大约占全球GDP的35%,消耗的能源仅占全球能源消耗的14%,二氧化碳排放仅占全球排放的12%。日本和欧洲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远远走在了美国的前面,能源使用的重税政策无疑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能源税的意外之喜是给政府提供了稳定的财政收入,比如德国税收收入的10%来自燃料税,日本、英国、法国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1%、12%和8%,韩国高达19%的税收收入来自于燃料税,保加利亚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6%。 中国的能源消费剧增,除了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真实需求外,更主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控制性定价带来的能源低价。特别是与能源消费相关的各种税收政策迟迟不能推出,消费者没有动力采取各种节能措施。能源税不仅有助于扑灭当前的能源需求旺火,更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等长远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