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企业国际化征程论坛上对嘉宾的提问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4日 15:36 中国经济周刊 | ||||||||
4月24日,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政界、工商界人士和专家学者就亚洲的新角色和亚欧合作的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展望、汇率政策和经济增长等议题展开讨论。以下是亚全体会议亚洲企业国际化征程论坛上对嘉宾的提问。 提问:杨元庆先生你谈到了发展的瓶颈一个是多元化,一个是国际化。目前为什么在
张瑞敏先生海尔更多是依靠自身的道路和自身的努力,你怎么看待国际化并购这个话题。 杨元庆:你提到的房地产和汽车业都不是我所负责的联想集团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是我们从事的投资,而是我们的母公司,联想控股他们正在试图进行的投资,这是一个资本家的事情,跟我们专注在IT行业的联想集团没有多大关系。 张瑞敏:海尔自己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通过在国际市场的运作,打造海尔这个品牌。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海尔成为中国的世界名牌。当然在国际化运作过程当中,并购应该是一条很好的路子,联想也做了,TCL也做了,我们没有做,因为我们要做自己的品牌,如果要并购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卖给你的价值最重的是他的品牌,我买以后是用我自己的品牌还是他的品牌,显然是一个矛盾,如果不用它的品牌无形资产的钱就浪费了。我们就希望通过努力最终达到一个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 提问:刚才几位谈国际化的时候都没有谈到国际化的时候遇到的法律问题如何处理,比如联想收购IBM在美国因为涉及到过程安全还有其他问题受到了调查。请问各位如何看待法律事务部在国际化过程中在公司中的地位。 还要请问杨元庆是否确定了联想的法律顾问由谁担任?海尔集团是不是已经有了总法律顾问,你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杨元庆:这的确是中国企业做国际化的时候比较容易忽视的问题。我们现在也认识到要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必须去了解,而且要遵守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的要求,而且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能一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想是人家怎么为难我们,如果有这样一些态度,我们应该是可以很好的适应做一个国际化的企业。联想目前很明确有一个总法律顾问的职位,但是现在只是一个代理,还不是最终确定的人选,是由IBM方面目前负责PC业务的法律专家代理这样的职位。我们也很清楚这个职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必须符合国际化,目前我们只是了解中国法律规则的人员还是很难适应。 张瑞敏:我们也遇到了很多这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总结两条,第一条所有法律问题都应该解决在事情发生以前,发生以后再聘请法律顾问非常麻烦。像松下在美国销售的微波炉,有一个女士把她的宠物洗完后放到微波炉里烘干,结果宠物死了,结果就打官司,官司输了是因为说明书里面没有写这一条不能这样做。 李奕贤:一般我们企业到发展中国家去,凡是遇到法律不太清楚,如何实行的问题总是裹足不前。总的来说还是要认识,在有适当的咨询过程中了解法律的运行,先做好准备,才把企业设计起来。 提问:请问张瑞敏先生,刚才你说到一个企业在国际化过程越做碰到的问题越多,你在海尔国际化过程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请问三星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你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请问李润雨先生,新加坡公司在国际化过程碰到了什么样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张瑞敏:我们走到现在感到最大的问题,或者最大的困惑就是人才问题,我说的人才不仅仅是指能够使用国际化的环境或者做国际化的人才。就主要我们在全世界有很多的公司和工厂聘请的人都是当地人,这里面有一个很大问题就是怎么样使我们的文化融合到一起去,我们企业自己的文化和当地文化的融合是非常大的问题。比如我前一段到意大利去,我们聘的经理人,我们要求他在这儿的发展速度他就不认可,我们要求他用创新的方式来做,这种沟通是非常困难的。 李奕贤:在国际化过程中我们的确面临了很多很严峻的挑战,我们用了很长时间发展我们的国际业务,很多的障碍、壁垒,非常困难。90年代我们意识到要成为一个全球新的企业,我们必须提高我们产品的质量,所以我们从93年开始质量管理战略,我们改变了整个系统,我们做了很多改革,在价格方面、股价方面、这样才提升了我们在国际上的份额。所以对于质量管理的战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创新的东西,有了这个战略我们才成为全球企业的几个领先者之一。我们在过程当中遇到了很多法律挑战和其他问题,反倾销的问题,因为我们在海外的制造业方面都有问题,最后我们都意识到我们唯一的解决方面就是提高我们的质量,进行质量管理,所以我们是通过这样一个战略来解决了我们这些问题。 李润雨:企业国际化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新加坡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问题因为新加坡是一个很小的市场,所以我们对全球经济的敏感度非常高,我们的贸易量是我们GDP的3倍,很多企业有在海外工作投资的经验。我想归纳为三点,第一点企业本身的战略和实力。为什么企业都觉得应该走出去,其实还是针对比较大,运转机制比较成熟的企业,协助他们寻找投资的机会。第二我们帮这些企业,让他们了解当地运作的情况,把企业联络起来,让他们互相学习、互相认识。第三点比较难解决的,也是全球性的就是人才的问题。新加坡有一个经济开放的城市,吸引国际人才还是多年来主要的工作,我们420万人口大概有80万都是外来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