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探索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 正文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人民币汇率改革再度升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3日 10: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件“出其不意”的事情。近来,钢材、原油等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通过价格传导效应,中国电力、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建材等行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各行业提价压力骤增。

  人民币升值问题再次升温。有观点认为,应该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轻原材料价格上涨
对中国物价的压力。对此,申银万国研究员陆文磊认为,在目前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国内原材料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一种利益再分配手段罢了,进口成本并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不能仅仅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就得出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论调。

  在谈到从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来看,保持什么样的汇率目标是最理想的状态时,涂永红表示,根据中国国情,理想的汇率水平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均衡汇率,人民币汇率不取决于国际收支平衡。

  进入三月,中国外汇政策开始外紧内松,外汇交易币种的范围也相应放宽,5月即将实施美元做市商制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涂永红指出,增加外汇交易币种的范围,实施美元做市商制度,只是为人民币有管理地浮动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是它们还不是充分条件。今后,还需要在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改变我国企业长期以来以美元计价结算的习惯。对于形成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而言,仅仅增加交易货币品种是不够的,各种货币的交易量必须增大到能与我国的贸易与投资所需货币相比配的程度并能反映国际金融市场对这些货币币值变化的预期。第二,加速QDII的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强化市场调节资本流动的力度,缓解资本收支顺差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市场上辅助美元做市商,密切我国外汇市场与国际外汇市场之间的联系,增强央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龚刚认为,对目前的中国来说,由中央银行干预或管理的浮动汇率形成机制比较适合中国。这意味着会有一个目标汇率区间。而中国政府要进行汇率体制改革,最好慢慢进行,无需宣布,不进行宣传。我们完全可以花一年的时间实现从8.25到8.15的升值过程,在此过程中甚至可以让汇率在短期内有所上升。这种波动式的缓慢的升值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热钱套利。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汇率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