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走上经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6:1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4月12日电 题:黑龙江走上经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访团记者孙英威、储叶来、任鹏飞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片黑土地承载了我国最大的“粮仓”,孕育了中国一重、三大动力等大型装备工业基地,但同时又将森林旅游胜地、绿色食品之最等一批生态
黑龙江省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19.6亿元,同比增长15.3%,是1998年开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以来的最高增幅;绿色食品种植面积2380万亩,同比增长31.5%,居全国之首;旅游收入实现250.3亿元,同比增长12.6%。 发展经济绝不“牺牲”生态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黑龙江省相对原始的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此后经过10多年的建设,这里成为了新中国能源、原材料和粮食的生产基地。在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生态问题也变得日渐突出。 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也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进入新世纪以来,黑龙江省结合生态省建设,改变过去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念和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建立起新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模式。2001年10月,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将生态省建设正式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地处小兴安岭林区的伊春市素有“中国红松故乡”的美誉,面对天然红松林因大量采伐而濒临绝迹的现状,伊春市政府于2004年果断做出了全面禁伐天然红松林的决定。伊春市市长许兆君说:“这一决定将使全市每年减少约6000万元收入。虽然牺牲了一些眼前利益,但却保护了生态环境,换来了林区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据专家预测,禁伐50年后小兴安岭林区将重现红松遍山的风貌。 几年来,黑龙江省在经济发展不减速的情况下,坚持严肃查处毁林毁草开荒、占用湿地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事件,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公开处理。通过加强退耕还林、开展森林效益补助试点、治理水土流失等一系列举措,黑龙江省部分区域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4年,黑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303亿元,同比增长11.7%,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增幅。 良好生态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相对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北大荒”的优势资源,也是其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如今,黑龙江省的生态农业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开发、生态旅游等项目已在全国甚至国际上叫响,成为牵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结合自身资源和环境的优势,这个省确立了“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了农村经济的“新支柱”。据黑龙江省农委统计,2004年全省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2380万亩,认证产品787个,共实现产值195亿元,约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0%;农民绿色食品人均收入达866元,占年人均纯收入的28%。 生态旅游产业更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以保护促发展”的原则下,黑龙江省初步形成了以冰雪、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旅游为主导,边境旅游、城市风光游、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游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出了滑雪游乐、狩猎探险、漂流观光、疗养休闲、避暑保健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目前,中国黑龙江国际滑雪节、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伊春森林生态旅游节、五大连池火山旅游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已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黑龙江省旅游局的负责人说,去年全省共接待国内游客4002万人次,接待国际游客73.3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11.4%和2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5.2亿元,创汇3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5%和24.8%。目前,“黑龙江--中国旅游COOL(酷)省”的形象已经在国内外基本确立。 以人为本推进资源型城市“快转型” 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一度成为部分城市的“顽疾”。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黑龙江省近年来强力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工业污染治理,为当地百姓谋求经济富足、生活舒适的良好人居环境。 因煤而兴的鹤岗市长期依靠资源生存,煤炭采掘等初级产业一度占到了国民经济的70%,长期的采掘还造成了部分地区地面沉陷,严重威胁群众的生活。近年来,鹤岗市跳出就煤抓煤的传统思维,坚持科学发展观,构筑了以能源基地、食品基地为代表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经济格局,使煤炭开采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同时,他们加快沉陷区的搬迁、治理,首批告别沉陷区的7000多户居民有望今年夏天喜迁新居。 大庆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近年来面对原油产量递减的巨大压力,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产业、科技、环境等方面抢占战略制高点,努力改变油经济“一柱擎天”的局面,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大庆非油经济占全市经济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2.9%上升至35.3%。同时,由于环保成绩显著,大庆市还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据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监测,2004年全省工业废水、烟尘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分别达到92%、90%、72%。哈尔滨市区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95天,比“九五”末期增加了53天。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等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在稳步提高。 昔日的“北大荒”,因资源富饶而令人神往;如今的“北大荒”,因生态优良、经济繁荣而使人陶醉。(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