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南风窗:最后的中部 开发梦解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7:43 《南风窗》杂志

  □本刊记者 章敬平

  2005年3月3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鲜花和掌声,作例行的政府工作报告。“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国家要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当他以惯常的抑扬顿挫,向5000余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以及可能正在收看电视直播的3.6亿
中部民众,再度吹响“中部崛起”的号角时,列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涛说了4个字:很受鼓舞。

  此前一年,温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度提出“中部崛起”的概念。彼时的表述是:“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国家支持中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

  对照文字表达上的悄然变化,观察家于细微处察觉:中部崛起,已成中国新战略。

  中部:17年一觉崛起梦

  综观2005年全国“两会”,“中部崛起”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热点。作为一个17年前的老话题,“中部崛起”经历一年的预热,升温,终于在当下热到沸点。

  据悉,“中部崛起”最早见于中共湖北省委的党代会决议,是一个局限于湖北的省级方略。遗憾的是,直到2004年全国人代会上温总理提出“中部崛起”,湖北非但没有崛起,反而落入塌陷的窘境。

  窘境中自叹塌陷的岂止湖北,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在内的中部六省,差不多全军覆没,整体性地凸显出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中部塌陷”。中国媒体广为援引的权威统计称,2003年,中部6个省的GDP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比西部低将近1个百分点,比东部低2.5个百分点。

  一年前,当中国领导人正式提出“中部地区崛起”,在“塌陷”中感受煎熬的中部6省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群体性地发出崛起的呼声。安徽省政府当即指示官方智囊机构拿出中部崛起的对策。

  其实,早在几年前西部大开发战略出台的时候,中部部分省份就开始为“中部崛起”作理论上的准备,只是碍于时局,没有大张旗鼓地宣扬而已。1999年,本刊记者就曾采访过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起的、以“全国中部发展问题”为主题的研讨会。记忆中,主政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王梦奎也应邀到会并发言。

  尽管“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语出国家领导人,北京方面对中部崛起的认识依旧不太一致,甚至有人认为这个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故而,2004年3月之后的大半年,中部崛起还只是中部6省,有时候还是中部5省自己在热闹。

  2004年5月下旬,武汉举办了“中部崛起创新论坛”。虽是一场由“近200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共襄大计的盛会,与会的政府官员其实不多,主体还是学术界。武汉方面的消息说,所谓论坛,并没有华山论剑式的影响,舆论氛围亦未波及全国。《决策》杂志副总编辑张道刚说,“与其说这是中部首次坐到一起谋划自身崛起方略的盛会,还不如说中部正在发出一种共同的声音。”

  如中部人士自己形容的那样,中部6省是一条藤上的6只苦瓜,但这6只苦瓜并不总是自觉地系在一条藤上。其实,“中部崛起创新论坛”的参与者只有5个省。半年后,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发起的“聚焦中部话崛起”行动中,最后派出记者参与报道的也只有5个省。缺席,一方面表明中部省份还是一盘散沙,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中部崛起”还没有成为国家意义上的战略。

  逆转发生在2004年底。是年12月初,执政党用以指导来年经济发展方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言之凿凿地指示,“抓紧研究制定支持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基于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考虑,中共中央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中部崛起”始为国家战略。

  在此前后,观察家发现,各种研讨会不再片面地冠以学术会议的名头,政府部门开始成为会议的牵头人。在北京,国家发改委召开了“中部崛起政策”研讨会,来自安徽、河南、湖北3省和国家部委的官员学者们集中探讨这样的问题:中部需要中央给予什么样的政策支持?此前的11月20日,国家发改委还召集了中部6省的常务副省长和各省发改委主任、副主任齐聚郑州,集中讨论中部地区“十一五”规划。

  有意思的是,由国家发改委主持的这两次会议,都秉承了一个原则:只听不说。

  高频度地召集政策讨论会却又不发表任何意见,国家发改委的作派让人联想到往常的惯例,且让人困惑。过去,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战略的实施,都是在第一年提出,第二年就要给予实际政策。然而,截至2005年初,仍没有具体的政策和资金与中部崛起相联系。

  见北京方面没有动静,中部六省的学者或者学者型官员迫不及待地提了出来。如果说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河南省财政厅厅长李有志,公开在《中国经济时报》上阐述的中部崛起的财政对策,还有些表面上的客套的话,湖北省人大常委、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大胆向媒体宣称的“10条建议”,差不多将“要政策”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他在建议中央设立“中部发展办公室”之后,紧跟着提出“武汉直辖”。

  个人色彩浓郁的“民间奏章”,当然不可能赢得政府的正面回应。但当“民间奏章”以全国政协委员提案的方式,在200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时,官方公开答复就是不可避免的。

  与此同时,中国的读者、观众和网民们,从报章、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中部崛起”4个字高频度地在媒体上闪现。“中部崛起”渐渐成为一段时间内挂在公众口头的流行词汇。中部省份的宣传官员们期待已久的呼喊“中部崛起”的舆论氛围,已然形成。

 [1] [2] [3] [下一页]

  《南风窗》封面策划:

  25年开放史

  筚路蓝缕第一步

  走出洋务运动的阴影 中国观念层次的对外开放

  后特区时代 非均衡战略的终结

  中部崛起 没有终点的末班车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部崛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