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东北税改开始正式操作 作为试点牵引全国税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5:17 经济参考报

  东北税改已开始正式操作。税改效应显现,东北“投资洼地”逐渐形成。东北在推进税改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最新的思考:增值税转型的行业需要进一步细分,建立制度减轻税改带来的财政压力,增值税转型要与企业原有税收优惠政策相衔接,等等。这些思考和体会,也许会给将来的全国增值税改革带来新鲜的经验。

  东北税改“甜蜜”进行

  11月1日,沈阳下着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场雨,预报当天夜里就要迎来今年的第一场瑞雪。

  不过,沈阳化工公司员工们的心情似乎并没有被寒冷天气所影响,半个月前的增值税改革给公司带来的实惠一直让他们沉浸在喜悦之中。公司财务处处长范国燕对记者说:“我们是沈阳首家退税企业,也是退税最多的企业,退税金额为140万元。”

  10月中旬,在沈阳市国税局落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优惠政策启动仪式上,70户企业当场办理了退税手续。据范国燕介绍,东北增值税改革使企业减少项目支出17%,增加了企业自筹资本金来源,使资金更加集中,这将极大地促进沈阳化工的发展。她说,这仅仅是沈阳化工第三季度获得的退税,而在今年年底前,公司还能拿到1500万元的退税。根据企业发展规划,今后,沈阳化工每年可获得1000多万元的退税。这样算来仅仅增值税返还一项,就足以令公司业绩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据记者了解,沈阳市共有6692户企业经申请后认定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沈阳市率先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标志着东北税改在东北全面展开。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改的规定,此次沈阳实施的税改的主要是: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即八大产业企业交纳增值税时,允许其将购进生产用固定资产抵扣17%的进项税金,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缩小税基,成为直接受益者。增值税抵扣范围主要是以下八大行业企业:装备制造业(4113户,占整个增值税抵扣范围的61.46%)、石油化工业(1123户,占16.78%)、冶金业(269户,占4.02%)、汽车制造业(264户,占3.95%)、船舶制造业(2户,占0.03%)、农产品加工业(885户,占13.23%)、军品企业(5户,占0.07%)、高新技术企业(31户,占0.47%)。

  据了解,此次沈阳应抵扣税金是5.8亿元。按照国家规定,今年有3.5亿元可退还给企业,其中历年的陈欠抵扣税金1亿元,可退税2.5亿元,其余2.3亿元税金明年将继续抵扣。

  在沈阳采访时,许多企业和政府人士都向记者表示,由于允许固定资产增值税抵扣,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增强了东北企业对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的积极性。1到10月,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3%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

  另外,增值税改革也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客商把投资目光投向东北。随着外来资金的不断注入,当地的民间投资日趋活跃,东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投资“洼地”效应逐渐显露。据统计,上半年东北三省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2%,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幅。民营投资也逐渐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流。上半年,黑龙江吉林、辽宁民营经济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28.7%和41.5%。

  税改实验区的新感受

  “东北增值税改革政策出台几经反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考虑如何不给宏观调控产生负面影响。”一位知情专家对本报记者说。

  1999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提出增值税改革的思路,但一直未见有行动。去年举行的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2003年10月底出台的《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东北优先推行从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令不少东北企业对税改热烈期盼。然后东北税改实施时间几次反复,一直推迟到9月才正式启动。

  按照上述专家的说法,这期间,国税总局流转税司曾专门向国务院汇报情况,国务院的考虑是最早应该1月1日实行,后来推迟到7月1日,主要原因就是经济过热,需要宏观调控,怕再刺激投资。税改通知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大连市实行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调整资源税税额标准和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收政策。

  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的政策内容是:对东北地区从事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生产为主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固定资产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和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等所含进项税金,准予用当年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抵扣。当年没有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或新增加的增值税税额不足抵扣的,未抵扣的进项税额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继续抵扣。

  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是一位学者型的财政官员,曾对增值税改革进行过长时间的思考。近几个月来,他密切关注辽宁实施增值税改革的进展。邴志刚与记者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需要明确的有两点,一是东北增值税转型由于在行业、范围、抵扣方法等方面作了恰当的规定,不会带来有关行业投资过热;二是增值税转型促进了企业技术改造,吸引外来投资,形成东北老工业再造的重要动力。”

  邴志刚说,其实,从目前的实施的情况和对政策的推理来看,由于政策对许多方面作了具体的界定,所以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投资是理性的。比如,在冶金行业,规定普通钢只有达到200万吨的投资规模才能抵扣,特钢达到50万吨才能抵扣,而电解铝完全不实行抵扣。所以,有了这些规定,就防止了冶金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东北增值税转型形成了一个政策洼地,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预期,所以最近到辽宁来谈项目和投资的外地企业非常多。1到10月,辽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6.3%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邴志刚断言,增值税转型的效应在明年和后年将会进一步放大。

  邴志刚向记者表示,对东北增值税改革需要认真观察,逐步总结。他风趣地表示,对东北和全国的增值税改革有三条建议,希望记者带回北京

  他说,总的来看,增值税转型对东北很实用,范围确定在8大行业也很恰当。他建议,中央以后在全国在实施增值税改革,还需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对行业和产品、规模等做出更细更具体的界定。这样既有利于操作,也有利于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增值税转型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衔接。

  邴志刚说,明年东北地区将大规模地进行抵扣,辽宁一省将达到50亿左右,这给地方财政带来压力。所以,建议中央对地方给予一定的补助。

  他还建议,增值税改革应与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相衔接。比如,原来对企业在技术改造方面就有所得税优惠,应该继续实行。他认为税改虽然会减少财政即期收入,但税改使企业产生更大发展后劲,必然会增加预期的财政收入。

  离全国增值税改革有多远

  有关专家对东北财政官员和企业人士关于完善东北税改和推动全国税改的看法相当感兴趣。一位税务专家表示,东北增值税改革所以引人注目,并不仅仅在于它对有意投资东北的资金可能带来的可观效益,更大程度上,这是一个牵动全国的改革。与也许在试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终止的试点不同,东北税改实际上宣布了整个中国增值税改革的开始。

  对于全国推开增值税改革的时间,专家们给出了不同的推定。中央财经大学一位教授表示,“本届政府已经把税改作为一个任务定下来,肯定要做。现在距本届政府任期结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这意味着,中国增值税改革将在不过三四年的时间里完成。东北之后,其他地区和行业的试点将陆续启动。”

  另外有关专家则表示,东北税改推出一年至一年半以后在全国推开,是个“比较合理的周期”。不过,财政部财科所的有关专家并不认为明年在全国推开增值税改革是个“最好的选择”。他认为到2006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后,或许更合适。他说,既然是税改试点,有些问题恐怕就要在试点的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现在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需要总结一下,如果匆忙推开的话,恐怕以后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

  全国推开增值税改革的模式,有关人士也提出了多种设计。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的一位专家说,根据国家财政部当初对增值税改革的设想,应该按照产业序列来推进,即先从产业链条的最上游——高新技术上推开,然后是产业链的中游——加工业、能源和技术材料等内容,最后,才是在上述内容之外的产业的最下游推开。这样做,旨在引导大量资金先向产业链的上游集中,从而促进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最终推动整个产业链在科技水平和竞争力方面的提升,是本着长远的眼光,打破了地域界限、从整个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考虑的。

  实际上,目前对东北实行的方案,是在综合了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几个部门方案基础上出台的,且更多引入了发改委对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安排。这个方案在考虑产业序列的同时,更多显然是从地区序列的角度考虑。

  这位专家表示,从全国产业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来看,东北税改第一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具有在整个中国推行的普遍意义和示范效应。但是,由于东北税改兼顾了产业序列和地区序列两个因素,所以,只要东北税改能顺利进行,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就将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一种是按产业序列进行,即选择有关产业在全国实施改革;第二种是按地区序列进行,即选择有关地区对所有产业实施改革;第三种是像东北一样兼顾产业序列和地区序列,即选择部分地区部分产业实施改革。

  对于在全国推开增值税改革,普遍存在的一种担心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承受力。在中国各税种中,增值税一税独大,占到了50%左右。中国一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大概有6000亿至7000亿元。如果实施增值税改革,每年就要减少财政收入800亿至1000亿元。按照人们较为一致的看法,此次东北税改的成本为100亿-150亿元。在东北试点,减收不太多,影响不算大。但是,如果全国推行,影响就比较大了,成本要1000亿元。

  而另一方面,中国已经连续3年财政赤字超过3000亿元,距国际警戒线已经不远。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

  对于以上的担忧,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财政增长稳定,可以承受增值税改革带来的压力。特别是随着税改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后劲的显现,财政将得到进一步增长,推进税改和增加财政也必然形成良性循环。

  邴志刚同时表示,我国几年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积累了一定的财政风险,所以不能再靠赤字来发展经济。另外,国债投资也就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效率较低,所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该逐步退出,跟进税改,以增强企业的投资热情,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税改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