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注重权威性 首批整改名单披露审计风暴隐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6日 09:45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李靖 编辑:唐清建 9月23日,审计署公布了首批被审计单位整改名单,这距离审计总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23日做出上年度审计报告后整三个月。而事先有审计署官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审计意见下达后,按照规定被审计单位应在90日之内反馈整改结果。 从审计署公布的这份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到,上年度审计报告中点出的国家单位中已有11个部门单位和4个地方政府整改工作基本到位,其中包括曾一度备受诘问的国家电网公司。“这些是基本上整改完的名单”,至于第二批调查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审计署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第二批多长时间能出不好说,有些问题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而在6月份李金华审计长作的报告中几乎所有的中央部委都被点到,这些单位在报告出台90日之际的不同表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审计整改情况好于往年 比照新出台的整改情况和6月份的审计报告可以看出,整改完毕的基本上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案件,比如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国家电网公司案件,以及连续两年被审计出较大问题的国家林业局的案件等等,审计总署办公厅对今年整改情况的评价是“效果好于往年”,在谈及去年的情况时李金华说:“所有的案子我们都依法进行了移交,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已经结束审计程序了。据我所知,对去年反映的重大问题的责任人都追究了。” 但是人们注意到,这些解决得较好的往往是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且基本都是在审计报告中用了大量笔墨揭露的问题,无论是效果较好的今年还是去年,这些问题的解决大都是效率比较高的。 而没有及时得出结果的主要是什么案件呢?根据李金华今年的审计报告,55个被审查的部门有41个的主要问题是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拨款,这些钱的去向又主要是“用于建设职工住宅、办公楼和发放各类补贴”,可以说从数量上看,大多数问题与机关的福利公共设施有关,按人们通常的判断,只要钱不是进了个人口袋就不是腐败,也就很难构成“重大问题”,相应地在解决的效率上也会低很多,这一点在国家体育总局身上表现得颇为明显。 在审计署公布首批审计报告整改情况后,记者采访了体育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澄清这件事情了,国家体育总局不存在动用奥运资金的问题,体育总局已经登过报纸,‘结论’已经有了”。 在几个月来体育总局一再的申辩中,新建住宅入住职工的身份不断被提起,绝大部分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老体育工作者和目前在为国争光第一线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协会官员,也有部分具有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双重身份的工作人员。 针对体育总局的“结论”,国家审计总署的一位处长对记者讲:“它不整改就不整改吧,我们也没有办法”,“今天公布的是首批整改结果,对审计部门来讲,审计结果出来后,怎么整改是被审计单位的事情,审计部门的权限到此为止了”。 人们注意到,在首批整改名单中没有国家发改委的身影,它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也和福利公共设施有关,1994年宏观经济研究院等7个单位联建科研办公楼,办公楼建成后其中部分面积用于出租,2001年至2003年共收取租金3285万元,用于机关离退休干部医疗费超支等。 专家评点审计权威 被审计部门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是今年审计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李金华审计长曾就此表示:“审计与被审计、监督与被监督者之间有不同看法很正常。我讲了那么多,有几家不服,这没什么。大家都是公平的,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要求审计机关将审计结果进一步落实,如果是我们审错了或说得不准确,我们要向社会公开作出检讨。这一点应该是光明磊落的”。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竹立家教授对此有进一步的看法,竹教授对记者表示,人们应该尊重审计结果的权威性,“审计署的审计结果从我国宪法角度讲应该是最高权威的”。从国外的法治实践来讲,审计结论是第一权威的,像美国审计公报出来的结果对社会的影响相当大。审计部门的地位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国家它都是政府的重要支柱,因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在于花钱要受到监督,同时必须接受监督。 竹教授强调,在内部整改的过程中谈人情,说明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是不强。在加强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上,竹教授认为,下一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应该提高审计署的地位,加强审计的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