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市场经济地位”发难中国 经贸蜜月打乱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03日 11:30 《财经时报》 | ||||||||||
钮键军 相对于美国对中国“强硬”的经贸政策,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一般被认为一直要和缓得多。特别是在欧盟东扩之后,欧盟更超过美日,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但本周发生的两件事情,或许使中欧双方颇为默契的经贸关系蒙上了阴影。
本周一,6月28日,欧盟有关人士宣布,鉴于中国政府依然在干预中国的微观经济运行,欧盟将不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之后,又传出了一则消息:欧盟的部分进口商要求政府取消中国贸易最惠国待遇。 欧盟委员会贸易部发言人在周一的讲话中指出,国家不再微观干预经济,才能给予市场经济地位。同时他还提出,中国建立和遵守企业治理规范和会计准则,这样在遭到违反贸易协议的指控时,就可以提供足够可靠的会计信息作为参考;中国还需建立和实施有关破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法律;中国的银行业必须脱离政府的控制。 周三,6月30日,欧盟行业协会的代表和一些政治家则提出,要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地位。这些人士认为,中国目前利用对“贫穷国”的优惠待遇,大量向欧盟出口廉价商品。其中,中国的纺织品最让这些人士担心。 他们进而建议,在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同时,对中国的纺织品实施新的进口限制,用以防止在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之后,有更多的中国纺织品涌入欧盟地区。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协议,世界各国实行的纺织品配额限制将在2004年底全部取消。按照欧盟方面的统计,中国目前每年向欧盟出口的纺织品达到了20亿欧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贸易量的增大,中欧双方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增多,“就像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一样”。因此,那些认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将是一条坦途的观点,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据观察,鉴于中欧目前在经贸关系上的互补性,以及欧盟在国际中的地位,欧盟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断然不会采取两败俱伤的做法,损害中欧贸易发展的前景。 就像欧盟此前和中国就炼焦煤问题发生的贸易争端一样,中欧双方可能会在最后关头达成协议,避免爆发贸易战。 欧盟东扩之后,一举超过日本和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5个月,两国的贸易总量达到657.2亿美元,增长了35.9%,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