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宪容:信贷紧缩政策真的生效了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1月27日 08:30 新京报 | ||
□易宪容 近两年来,国内银行信贷一直超高速增长。为什么国内的商业银行会从“惜贷”瞬间转变为“大举贷款”呢? 在早几年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真实利率高于长期平均资本生产率,企业不愿意借款(信 更为严重的是,今年的信贷超高速增长,源于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的超常增长。到今年9月末,中国票据市场融资余额为一万多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多,占新增贷款20%。也就是说,新增贷款中的20%是靠票据融资拉动的。票据融资超高速的增长又是票据业务的空转对倒的结果。这种票据空转对倒一旦出现问题,票据泡沫立即会吹破,空转链条中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可能陷入风险,甚至会危及整个金融体系。 也就是说,今年前三季度的信贷高速增长不仅是国内经济过热的结果,也是与国内银行及地方政府有关的一些非市场因素的结果。对于这种非市场因素,政府只要改变某种规则,银行的行为立即就会改变。比如央行如果不把降低不良贷款作为惟一的考核指标,不把票据融资计入信贷,那么信贷增速就会放缓。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10月份的信贷增幅放缓,一方面固然与央行调整准备金率政策效果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商业银行利润指标考核压力有关。由于从今年起四大国有银行增加了利润考核指标,如果下半年放贷,多数会转到明年还款,这样在年底银行就得提取1%的呆账准备,在账面就无法反映出利润,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上半年的集中放贷和下半年的信贷放缓。 未来人民银行在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应对一些制度安排作适当调整,以减少非市场化因素对银行信贷的影响。下一阶段继续保持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没有什么不可,这样随时可以对经济过热趋势有所警惕。但就目前情况来说,国内可贸易品部门通货紧缩仍然比较严重,而非贸易品部门则呈现出通货膨胀倾向。针对这种情况,现在的货币政策需要非常谨慎,应该有更为灵活的方式,注重信贷结构的调整,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政策。 同时,要对国内商业银行的考核指标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便引导国内商业银行转换机制,朝市场化方向走。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一次又一次的信贷超高速增长随时都可能发生。国内信贷运作也难以走出紧缩、放松、又紧缩、又放松的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