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做多期货无功而返 人民币汇率机制未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09:4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评论员 周迪伦 2003年下半年,在“300亿美元国际热钱投机人民币升值”的热浪中,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没有机制,投机热钱无功而返。 2004年下半年,在“千亿美元国际热钱投机人民币升值”的喧嚣声中,人民币汇率的
但进入2005年之后,尤其是进入3月,国际剩余资本介入“人民币升值话题”的角度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他们不再采用传统的直接进入中国,推动投资和消费上涨,从而引导人民币加息和升值的路径。也许,他们正在找一条对他们而言更便捷也更安全的介入方式。最近发生的两件事便可初见端倪。 第一件事,以新日铁为代表的日本钢铁企业“爽快”地接受了全球最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将铁矿石出口价格提高71.5%的要求,把这个大胆的“玩笑”变成了现实。其后,韩国浦项制铁也答应了淡水河谷公司的开价。随后,宝钢也宣布接受这一“新日铁——淡水河谷”价格。这是日本钢厂继2004年进口铁矿石合同价格上涨18.6%后,亚洲铁矿石史上最大的涨幅。对于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中国来说,这个价格令人惊讶。 第二件事是美国原油4月合约创出历史新高,上周四达到每桶57.60美元,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国际做多势力并未止步,NYMEX的发言人奥露瓦莉亚表示,一笔2005年6月期合约的原油选择权履约价曾创出每桶100美元的天价,多方投石问路的意图明显(详见本报3月18日B1版)。 日本钢铁企业为何要接受淡水河谷的非理性要价?理性的解释是:日本钢铁企业拥有大量的铁矿公司股份,铁矿石价格的抬升幅度会被股份分红削薄;日本的铁矿石进口量远低于中国——中国的铁矿石进口量几乎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日元的汇率形成机制比人民币灵活,这意味着在美元大幅贬值的背景下,日本钢铁企业会获得相对比中国企业高的竞争力。 原油涨价也是如此。这些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在美元相对欧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对欧元区国家影响有限。但对中国来说,因为人民币采取了事实上钉住美元的政策,这个“攀升幅度”就是实在的。此外,由于中国进口原油的定价为短期合约定价,更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中国更容易成为“价格攀升”的受害者。 原油和铁矿石并非偶然现象,国际资本同时在做多期铜(资讯 论坛)、锌等有色金属,上周,LME3月期铜创出历史最高价3307.5美元/吨。 随着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于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有限,中国需求某种程度的刚性,在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整的背景下,某些国际资本利用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对中国需要大宗进口的原材料价格的操纵、推高就不奇怪了。 国际剩余资本之所以胆敢如此妄为,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经济成长已经不再依赖制造业。如此,国际剩余资本才有可能借助国际金融市场,通过掌控大宗基础性原材料的定价权,用抬高价格的方式“分享”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 现在的问题在于,即使我们清楚地判断出这些投机热钱的意图和逻辑,因其远在海外,我们的宏观调控手段难以对其奏效。化解这一被动局面,有三个办法:一,大力发展中国期货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掌控国际大宗商品定价能力;二,转变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三,适度采取对市场更富于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也不失为一种增加国际调控能力的手段。当然,这样做将意味着中国金融,尤其是银行业更为紧迫的改革时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