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首先试点封转开 封闭基金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15日 05:42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夏丽华 基金兴业(资讯 行情 论坛)的“封转开”计划能否成行,要等一个月后开完持有人大会才会有定论。但作为首家试点“封转开”的基金兴业如何“转身”,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标本”意义,因此肯定不仅仅是它自己的家务事了。
基金兴业“封转开”后,“封转开”会不会大规模推进?“封转开”以后会不会引发赎回大潮?这些话题成为市场人士近期关注的焦点。获得很多人认同的一种观点是,相对集中地、大规模推行“封转开”可能会对整个市场造成冲击,最终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因此,按照封闭式基金的期限,到期一家转一家,平稳过渡,不仅在程序上符合基金法规定,也是监管部门最愿意看到的。 封闭式基金到期面临转换运作模式,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今年11月开始到2008年,其中2007年有19只基金,2008年有6只基金,共约200亿份基金份额;第二个阶段是2013年至2014年,这期间虽然涉及的基金家数不多,但规模大,约400多亿份。如果这些基金都能到期顺利实施“封转开”,初期引发大规模赎回的风险不能小觑。 分析人士指出,从国际经验看,美国等发达市场在基金“封转开”过程中,曾因赎回导致基金净值下降较多,但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基金经营业绩较好,市场自然会有理性的选择。所以,最需要关注的不是赎回,而是短线资金在“封转开”过程中的套利行为。后者可能引发“羊群效应”,导致持有人争先恐后赎回,从而对基金运作造成影响,甚至可能会直接引起相关股票的大幅下跌。因此,封闭式基金到期一家转一家,或许是最稳妥的安排。 封闭式基金到期大致有三种选择:转为开放式基金、清盘或是继续扩募。从目前市场行情看来,最佳的甚至是唯一的选择无疑是“封转开”。从不少业界人士反馈的意见来看,多数持有人也都倾向于这一选择。那么,封闭式基金是否会逐渐退出市场并彻底消失? 其实不然。虽然开放式基金有一些优势,比如持有人可以随时赎回,没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透明度高,流动性强,基金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强,但是对基金资产流动性要求高,推广销售成本高,不利于做长期稳定的投资组合。相比之下,封闭式基金没有赎回压力,可以从容地做长期稳定的投资组合,运作成本较低。不过,它也存在基金管理层约束不够、基金折价等致命性缺点。正是由于这两类基金各有优势和劣势,才能适应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国际经验表明,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一直都是并存的,谁也不能完全替代另一方。随着国内市场金融创新的推进,不排除今后有更多新的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推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