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批判系列

——导言:市场上,本应充当“市场稳定器”的公募基金,随波逐流地傍着 “非理性”起舞。而在近期的市场调整中,基金又一次充当了 “大举减持在行情底部、重仓在行情头部”的角色。[发表评论] [上期回顾:我们不是价值发现者]

系列之九

>>8月26日,保险巨头中国人寿透露其下半年的投资策略——权益投资将顺应市场上涨走势,逐步提高配置比例,加强波段操作,有效控制投资成本。业内人士分析,资金量占比仅2%的保险资金正是通过对基金的“反绑”,放大了其对市场的影响力,赢得话语权。

>>8月27日,沪综指下跌21.19点,报收2946点,后市面临方向性选择,不少机构亦开始犹豫起来,而此刻的险资正在增加投资筹码。

险资反绑基金 阅读全文

  • 加大波段操作
  • “目前,我们加大了一些封闭式基金的配置。”当天,一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告诉本报。他透露,该公司对指数型基金较感兴趣,会拿出10%左右的资金进行“游击战”式的投资,快进快出。上述保险高管领导的险资队伍代表保险公司中的保守派与稳健派,即便如此,他仍不否认有激进的一面,何况是那些“敢作敢为”的险资大鳄?
  • “绑架”基金?
  • 业内人士分析,一个可能的路径是,险资借投资基金,以小博大。如险资在高仓位投资基金时集中大量赎回,基金被迫抛售,造成大盘快速下跌;而下跌至底部时,险资又大幅集中申购基金,导致基金仓位“吃紧”,基金做多,从而引领大盘反弹。如此,险资的规模被放大了,某种程度上,“绑架”了基金的险资掌握了话语权。
  • 险资策略解码
  • 深圳一家股票基金是保险资金申购的常客,该基金经理表示,险资虽然进出随意,但总体上2006年一直未赎回,2008年一会儿申购一会儿赎回,而2009年则主要赎回的是2008年投入运作的账户。一般来说险资倾向于赎回浮盈比较多的账户,而用新账户进行申购。该基金经理介绍,有的保险公司还会在中报或者一季度报告的前夕,通过赎回基金来兑现盈利,让公司业绩显得更好。在其看来,平安比较明显,其为了今年的中报数据,就赎回了部分基金。相对国寿,平安的波段操作更多一些,比如说3400点前后,国寿基本没有操作,而平安则进行了较大力度的减持。但最近跌至2800点时,平安又在进行申购,“光我所在的基金就申购了大概1个亿。”他说。

调查

您认为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
可以信赖
不值得信赖
说不清楚
您认为优秀公募基金经理是否该拿高薪?
应该
不应该
说不清楚
优秀基金经理流失后,你是否担心公募基金的回报?
担心
不担心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考虑私募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更加信任高薪经理管理的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一 更多>>

当李旭利们出走之后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从肖华、梁文涛、江晖、吕俊到何震、王宏远、李旭利等,离开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超过20位,而其中多数为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这意味着,三分之一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决策力量发生过变动。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都曾是基金公司招揽客户的黄金招牌,也是中国基金业能够大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现在,明星基金经理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三 更多>>

那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们

80后基金经理、“菜鸟级”:基金经理……这些调侃式的定语体现了诸多基民对于基金经理速成式火线上岗的不满。然而,在大量基金经理出走的背景下,这些“菜鸟级”基金经理正是这个两万多亿资产管理的主力军。 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基金经理之间交流会很频繁,比如一个买了,大家会跟着买;一个卖了,大家会跟着卖。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五 更多>>

除了名字 我们都一样

公募基金发展到了第11个年头,从瑞福优先进取到长盛同庆再到ETF联结基金,基金产品创新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面前。一端是监管层政策上鼓励基金产品的创新,而另一端的事实是基金公司创新乏力,甚至在创新是什么上都没有达成共识。“旧瓶装新药”,“不同零件分开装一装就叫创新了”,这已成了基金业内人士对创新的调侃。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七 更多>>

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

看着路边摇摇欲坠的公司广告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的一位员工笑称,“你看,连广告牌都不稳,公司成立两年了到现在内部仍然问题重重,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啊。” 风水一说当然是笑谈,不过,合资基金公司中的外资股东在我国水土不服则是行业不争现实。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二 更多>>

一个外资股东的超额回报

816亿元,这是银河证券统计的公募基金发展10年来的管理费收入。一位基金投资者的总结,多少反映了这笔巨额管理费的流向:“中国的公募基金的现状是:股东赚大钱,公司赚小钱,基民常割肉。”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中,去除托管行提取部分、房租、人工成本、办公设备成本和营销费用,在交完所得税,提取风险准备金及发展基金、福利基金等后,股东的股权收益依然相当可观。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四 更多>>

一切为了银行

即使到现在,这位从业10余年的基金市场总监,还是会忍不住回忆起基金公司那段短暂的美好时光。“8、9年前,我当时所在的基金公司刚刚成立,甚至一些电脑设备都是银行赞助的。因为最早发展封闭式基金的几年,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固定且主要靠券商发行,各银行托管部工作人员常常登门基金公司,为了争做托管行赚取托管费而主动示好。”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六 更多>>

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仅仅发售3天,造就了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的冠军——认购金额逾247亿元。不过,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夏基金从业人员认购金额仅为88.97万元,占比0.0036%。其实,在如此高的规模中这一“自购”比例处于中等水平。位列销售亚军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在147亿元规模中“自购”更是仅有9902元。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八 更多>>

我们不是价值发现者

“不要说我们是 ‘长期价值投资者’”上海一家以长期持股著称的基金公司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对这个本应充满理性光环的字眼表示胆怯。因为,在当前基金业,扮演价值发现者是吃不开的。 市场上,本应充当“市场稳定器”的公募基金,随波逐流地傍着 “非理性”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