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批判系列

——导言:市场上,本应充当“市场稳定器”的公募基金,随波逐流地傍着 “非理性”起舞。而在近期的市场调整中,基金又一次充当了 “大举减持在行情底部、重仓在行情头部”的角色。[发表评论] [上期回顾: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

系列之八

>>“不要说我们是 ‘长期价值投资者’”上海一家以长期持股著称的基金公司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对这个本应充满理性光环的字眼表示胆怯。因为,在当前基金业,扮演价值发现者是吃不开的。

>>择时”取代“价值发现”成为基金投资的法门。“频繁换仓”替代“长线持有”成为基金追逐业绩飙升的手段。市场上,本应充当“市场稳定器”的公募基金,随波逐流地傍着 “非理性”起舞。

公募私房话:我们不是价值发现者 阅读全文

  • 轮动的重仓股
  • 东吴基金季报显示,今年二季度23只重仓股中有17只为新进。从2008年初至今,东吴基金平均每个季度重仓股的数量在23只左右,但一年半来,其重仓过的股票共有78只之多,意味着平均每个季度都有一半以上的重仓股发生过变化。民族证券分析师刘佳章指出,基金重仓股是各基金的核心持仓,多数基金重仓股的调整并不明显,但东吴基金属于业内比较典型的短线风格。
  • 向“王亚伟”看齐
  • 基金经理的频繁操作增加了基金投资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但并不是没有“成功”案例。公募基金经理中公认的“旗帜”王亚伟就以换手率高而著称。他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2007年换手率为449.12%;2008年达到270%;今年二季报与一季报相比,10只重仓股中有7只为新面孔。而华夏大盘精选不但连续两年每年排名位列股票型基金前三甲,且三年来的累计净值增长率也为业内冠军。
  • 投资? 投机?
  • 不只一位基金经理曾经直言:我不用看自己的仓位,看同行的仓位就可以了。基金经理不随大流的做法结果是:要么很成功、要么很失败,但多数人无法承受失败的结果,而选择了跟随策略。行业内人士则认为,股票市场上“一切存在即为合理”,“监管层并没有对基金换手率有要求,只会在过高的时候进行提示,公募基金经理最担心的是自己的排名落后被老板骂,这样的现状下,投资上难免急功近利。”一位基金业人士称。此轮调整,公募基金只能做又一次做了一轮过山车,调整从8月4日开始,但是不少基金在8月14日才开始减仓,甚至参与杀跌,再度出现了散户化的倾向,对市场波动推波助澜。

调查

您认为公募基金还可以信赖吗?
可以信赖
不值得信赖
说不清楚
您认为优秀公募基金经理是否该拿高薪?
应该
不应该
说不清楚
优秀基金经理流失后,你是否担心公募基金的回报?
担心
不担心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考虑私募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您是否会更加信任高薪经理管理的基金?
不会
说不清楚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一 更多>>

当李旭利们出走之后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至今,从肖华、梁文涛、江晖、吕俊到何震、王宏远、李旭利等,离开公募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超过20位,而其中多数为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这意味着,三分之一基金公司的核心投资决策力量发生过变动。 这些明星基金经理们都曾是基金公司招揽客户的黄金招牌,也是中国基金业能够大发展的绝对中坚力量。现在,明星基金经理制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三 更多>>

那些年轻的基金经理们

80后基金经理、“菜鸟级”:基金经理……这些调侃式的定语体现了诸多基民对于基金经理速成式火线上岗的不满。然而,在大量基金经理出走的背景下,这些“菜鸟级”基金经理正是这个两万多亿资产管理的主力军。 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现在基金经理之间交流会很频繁,这样时时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个买了,大家会跟着买;一个卖了,大家会跟着卖。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五 更多>>

除了名字 我们都一样

公募基金发展到了第11个年头,从瑞福优先进取到长盛同庆再到ETF联结基金,基金产品创新再一次被推到了公众面前。一端是监管层政策上鼓励基金产品的创新,而另一端的事实是基金公司创新乏力,甚至在创新是什么上都没有达成共识。“旧瓶装新药”,“不同零件分开装一装就叫创新了”,这已成了基金业内人士对创新的调侃。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二 更多>>

一个外资股东的超额回报

816亿元,这是银河证券统计的公募基金发展10年来的管理费收入。一位基金投资者的总结,多少反映了这笔巨额管理费的流向:“中国的公募基金的现状是:股东赚大钱,公司赚小钱,基民常割肉。”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中,去除托管行提取部分、房租、人工成本、办公设备成本和营销费用,在交完所得税,提取风险准备金及发展基金、福利基金等后,股东的股权收益依然相当可观。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四 更多>>

一切为了银行

即使到现在,这位从业10余年的基金市场总监,还是会忍不住回忆起基金公司那段短暂的美好时光。“8、9年前,我当时所在的基金公司刚刚成立,甚至一些电脑设备都是银行赞助的。因为最早发展封闭式基金的几年,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固定且主要靠券商发行,各银行托管部工作人员常常登门基金公司,为了争做托管行赚取托管费而主动示好。”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六 更多>>

基金热销与自购尴尬

仅仅发售3天,造就了今年以来新基金发行规模的冠军——认购金额逾247亿元。不过,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华夏基金从业人员认购金额仅为88.97万元,占比0.0036%。其实,在如此高的规模中这一“自购”比例处于中等水平。位列销售亚军的长盛同庆可分离交易基金,在147亿元规模中“自购”更是仅有9902元。

公募基金批判系列七 更多>>

浦银安盛基金凄清现况

看着路边摇摇欲坠的公司广告牌,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浦银安盛)的一位员工笑称,“你看,连广告牌都不稳,公司成立两年了到现在内部仍然问题重重,不知道是不是风水不好啊。”风水一说当然是笑谈,不过,合资基金公司中的外资股东在我国水土不服则是行业不争现实。不可否认,外资给国内基金业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过总体而言,多数合资公司与当初双方设想的目标相去甚远。一位基金行业人士认为,股东方对基金公司经营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