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著名经济学家原中央农研室主任杜润生今晨逝世

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先生今晨6点20分于北京医院病逝,享年102岁。
新浪财经 | 2015年10月9日07:56

王岐山等领导都是杜润生门生

王岐山等中央领导都是杜老的门生,一些干部到县里工作,都需要天天面对农村的问题,希望得到杜老的支持,都需要到国家农委汇报工作,请杜老指点。“九号院真是一个传奇,杜老手下大批年轻人成长起来。”
财经网 | 2013年9月22日16:09

杜润生往事:神秘9号院走出的改革者

1982年,九号院立起了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的牌子,“九号院的灵魂是杜润生,九号院的色彩是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翁永曦说无论习近平、刘源或是他自己,每天直面三农现实问题,都盼望得到杜润生指点。这其中,安排送文件资料、组织会议座谈,“保持基层任职年轻人与中央农研室密切联系”的,是王岐山。
南方人物周刊 | 2013年8月27日12:23

杜润生和中国农民的一个世纪

早在30年前,杜润生就说:“农民不富,中国不会富;农民受苦,中国就受苦;农民还是古代化,中国就不会现代化!”他呼吁免农业税,呼吁破除制造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呼吁警惕因征地而造成农民流离失所,呼吁“农民有了经济上的自主权,政治上也应有相应的民主权利,要摒弃一切歧视农民的做法,使农民变成有完整权利的公民”,“给农民以国民待遇”
财经网 | 2012年8月8日18:55
载入中...

最新消息

  • 全部
  • 最新报道
  • 分析评论
专题内重要新闻

杜润生为钱学森喊冤:亩产万斤不是他放卫星

大洋网-广州日报 | 2015年10月16日 14:04

改革先锋杜润生:绕着绕着破了局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4日 04:24

杜润生简历

      杜润生1913年7月18日出生于山西太谷阳邑村。

      1927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

      1934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文史系。

      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被中共山西省委派到太行山地区打游击,建设抗日根据地。历任晋冀豫抗日义勇军三支队队长,太行区党委宣传科科长,太行区党委城市部太原城委书记等。

      1947年,在解放战争中随刘邓大军南下,参加“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领导所在的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农民运动,历任中共中央原局秘书长等。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被中共山西省委派到太行山地区打游击,建设抗日根据地。历任晋冀豫抗日义勇军三支队队长,太行区党委宣传科科长,太行区党委城市部太原城委书记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南区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1952年,调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任秘书长,兼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

      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历任副秘书长、秘书长,兼院党组副书记。

      1966年“文革”开始后,被停职检查,受到冲击迫害。 。

      1970年,到中国科学院在湖北潜江的五七干校监督劳动。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彻底平反。

      1979年,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负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政策研究。

      1980年,提出可在贫困地区全面推广土地家庭承包,其他地区也可以因地制宜。

      1981年,受中央委托支持起草《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包产到户的合法性,肯定了责任制长期不变,得到邓小平和陈云的高度肯定。

      1982年元旦,由杜润生起草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成为当年中央“一号文件”。

       1983年,任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89年后,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先后撤销。杜润生离职后,继续从事农村经济和政策研究。

杜润生资料

      杜润生,山西太谷人,出生于1913年,是中国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他十分关心农民的利益,重视保护农民的利益,而且特别善于在复杂的矛盾中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去实现农民的利益。他多次向中央谏言,主张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从1982年到1986年连续5年参与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个“中央一号文件”。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