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各项指标 全年 12月 11月 10月
增长指标 GDP 7.4%
PMI 50.1% 50.30% 50.80%
价格指标 CPI 2%
1.5%
1.4% 1.60%
PPI -1.9%
-3.3%
-2.7% -2.20%
房价(截至季末) 环比降幅继续收窄 1城环比上涨 无一上涨 仍无一上涨
外贸指标 进口 12.04万亿元 -1.6% -6.70% 4.60%
出口 14.39万亿元 8.7% 4.70% 11.60%
顺差 2.35万亿元 544.7亿美元 2787亿美元
金融指标 M2 12.2% 13.3% 12.3% 12.60%
新增信贷 9.78万亿 6973亿元 8527亿元 5483亿元
固定投资 15.7% 15.8% 18%
使用外资 7363.7亿元 818.7亿元 9953亿元 13280亿

数据解读

2014年GDP超63万亿 基尼系数0.469

2014年GDP为636463亿元,首次突破60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GDP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我国2014年基尼系数0.469,贫富差距现缩小趋势。

民生:2014年经济几乎是“平”的

2014年四个季度GDP累计增速全为7.4%,经济几乎是“平”的。2015年,房地产面临人口老龄化和高库存,制造业面临去产能,基建面临资金瓶颈,出口又稳而不强,经济下台阶几成定局,预计GDP增长7.1-7.2%。

经济学家: 今年房价还向下

贺铿认为,2014年GDP增速7.4%是不错的成绩,未来经济增长更多要看质量。2015年房地产或成中国经济最大风险,预计房价还是一个向下走的趋势。【解读汇总】

2014年全年新增贷款9.78万亿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

2014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1.69万亿

初步统计,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

机构解读:维持降息1次降准4次判断

M2增速低位渐稳。12月M2同比增速12.2%,较11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略低于我们预期的12.4%和市场预期的12.5%。从环比看,M2增速也低位趋稳。

去年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 增长2.3%

据海关统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比2013年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

海关总署:少数企业为套利虚构贸易

近年来确实发现有少数企业为了达到融资或者是套利的目的,虚构贸易现象,虚构贸易情况,这些贸易它还是有实物在进出境的。

中金:内需总体仍在低位

12月进口同比增速也止跌回升,但受国内投资需求仍弱和油价下跌拖累,仍保持负增长。2014全年外贸增速再度低于政府预期目标

12月份CPI同比上涨1.5% PPI同比降3.3%

201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2.9%。

解读:12月PPI下降受油价连跌影响大

本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连续大幅度下跌的影响。在30个主要工业行业中,7个行业产品价格环比上涨,4个行业持平,19个行业下降。

民生证券解读:今年CPI存下行压力

经济下行和油价下跌继续拖累物价,物价环比上涨的主因是降温影响食品供给的季节性因素,不具备可持续性。

12月汇丰服务业PMI扩张加大 汇丰PMI50

6日公布的2014年12月汇丰中国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服务业PMI)为53.4,高于前值53,且创下3个月来新高。

刘世锦:应该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内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改革措施既可能对短期增长带来冲击,也可能通过释放需求潜力,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所以2015年应该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内需。

屈宏斌:经济需求仍然疲软

汇丰服务业PMI去年12月稳步扩张至53.4。新业务分项指数由上月的54.2高位小幅回落至53.9,扩张势头仍然明显。就业指数亦有所上扬。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微幅抵消了经济下行压力,但是经济需求仍然疲软。

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 创22季度新低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3%。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199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统计局:国民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但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民生:经济最恶化的时刻远未过去

民生宏观对此评论称,从中长期看,经济最恶化的时刻远未过去。过去房地产繁荣留存的严重过剩的重工业产能将长期制约中国经济。只有等待产能逐渐出清、风险暴露干净之后,经济才有可能迎来长周期繁荣。

微博热议

最新报道 更多>>

分析评论 更多>>

专题内搜索

往期回顾